社会风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1&rec=201&run=13

【见义勇为】 5月24日下午3时许,葛家镇葛家村村民吕国胜给一村民打井时,因放炮炸土造成井内缺氧,在井下窒息。此时,同村村民吕彦君骑摩托车正路过村西北,听到呼救声后他急奔出事地点。他抓住已拴住的绳子迅速滑到8米多深的井底,把全身瘫软的吕国胜捆起来,并让井上的人们先把吕国胜拉上去。吕国胜经过及时抢救得救了。当人们再把井底的吕彦君救上来时,吕彦君却已经因长时间缺氧而窒息,光荣牺牲。7月1日,省政府批准吕彦君为革命烈士;文登市委、市政府授予其“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向吕彦君同志学习的活动。 (崔珉 林涛军强 马宁)
6月5日下午,城西小学四年级学生于东洋、丛路 路过抱龙河橡皮坝时,突然听见河里有呼救声,发现两名儿童正在河水里拚命挣扎。于东洋、从路 连忙大喊救人,可当时周围没有人。不会游泳的于东洋毫不犹豫地跳到河水中,向靠近岸边的1名儿童伸过手去,丛路 则抓住于东洋另1只胳膊,两名同学采取手拉手的办法,用尽力气才将1名儿童救上岸来。随后赶来的群众救起另1名儿童。 (丁淑松)
11月9日,市轻化工进出口公司的徐先生夫妇到外地出差,家中留下上中学的女儿。下午3时40分,徐先生的手机突然响了,一看上面显示的正是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可接通后却无人回答,再往家里回拨仍是占线的声音。徐先生预感事情不妙,遂打电话让家住文城的弟媳到其家看看。其弟媳到他家怎么敲门也没人回答,只好到附近的中信银行文登支行求助。当时在场的中信银行职工刘常青、孙晓峰、孙喜明毫不犹豫地随其弟媳赶往徐先生家。刚到门口就闻到呛人的液化石油气的味道,3名职工顾不上个人安危,用力把门撞开。这时屋里弥漫着浓重的液化气,稍有不慎,便会有爆炸的危险。孙喜明率先冲进去,迅速打开窗户透进新鲜空气;孙晓峰冲进厨房将已老化不能关闭的液化气罐扛下楼,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刘常青将已昏迷的女孩紧攥着的电话筒用力拿开,背起她下楼,搭乘出租车送往文登中心医院急诊室。到医院后,3名职工为女孩垫付医疗费,协助医护人员把女孩送到高压氧舱抢救,直至医生告知女孩已脱离危险才悄然离去。
(戚丽丽 王培胜 隋进凯)

【助人为乐】 5月23日晚9时半,查理汽车修理厂职工曲建光骑摩托车回家,行至环山路中段遭遇车祸,身上多处受伤,昏迷不醒。邮电大楼保安队员毕庆祝、隋兴华、衣成金3人闻讯赶来,一边叫人保护现场,一边叫来出租车,将曲建光迅速送往医院抢救。到医院后,他们找大夫,抬伤员,帮助挂号,办理住院手续,直到曲建光的家属赶到后,才安然离去。 (于海涛)
3月30日晚8时,泽头镇后岛村的侯顺芹在家看电视,突然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他用尽力气爬上平房的台阶向邻居求救。邻居王风全、马国亭、侯国模、王红等听到呼救后马上跑过来,这时侯顺芹已口吐白沫。王红急忙为侯顺芹做紧急抢救处理;其他邻居们有的去打急救电话,有的抱出被子为他取暖,有的准备去医院的用品,有的跑到村头等救护车,有的邻居想起侯顺芹患有心脏病,急忙找到几粒速效救心丸放进他嘴里。救护车驶来,邻居们又将其送往文登中心医院,使侯顺芹很快脱离危险。妻子在医院里照顾侯顺芹,家里承包的10亩菜园无人收获,邻居王风全的妻子姜焕双见此情形把自家的活扔下,帮助侯顺芹家收菜,并联系她的姐妹、朋友帮助卖菜,还让丈夫把菜送到码头卖给渔船和渔业公司食堂。侯顺芹住院40多天,菜园里上千斤菜全是邻居们帮着卖出去的。后岛村委会和邻居王文昌等人还帮他交上欠付的一大笔医药费。侯顺芹一家在乡亲们帮助下顺利渡过难关。 (蔄永芳)
6月29日早晨8时许,小观镇坦埠水泥厂1辆大头车行至泽头镇驻地时,因路面太滑,不慎撞上1辆货车,驾驶员腿部受伤。市地税局泽头分局局长刘广志、副局长杨明玉和职工孙树建驾车路过出事现场,他们连忙将伤者抬上车,迅速送往文登整骨医院,并替伤者交上3150元的住院押金,将伤者安顿好后,才离开医院。 (刘建虎 王旭光)
文城镇三里河中学初一(三)班学生董佩佩,父母都是聋哑人,且已下岗,生活困难。8月开学,董佩佩无法交上新学期的学杂费。班主任祝老师了解她家的情况后,主动替董佩佩交上学杂费。祝老师家庭并不富裕,可她仍不断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为董佩佩交付各种费用,见董佩佩衣服旧了,就带董佩佩到商场,为她选购衣服、鞋袜,将董佩佩上下打扮一新。秋去冬来,祝老师又为董佩佩准备好过冬的棉衣、棉鞋。有一天,董佩佩患感冒,高烧39度,祝老师便送她到医院治疗,又回家为她煎药喝,直至完全康复。董佩佩学习基础较差,祝老师便抽出时间替她补习功课,使董佩佩学习成绩迅速提高,期中考试取得班上第10名的好成绩。(于建霞 洪云)

【拾金不昧】 2月19日,市物价局职工张新虹搭乘出租车探望朋友,下车时将钱包丢在车里,包里装有4000元现金、存折和各种证件。因未记住车牌号码,她求助无门,正当张新虹沮丧不已时,鲁KT4400号出租车司机田竹光按照钱包内身份证提供的线索,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张新虹,并将钱物如数送还。 (鲁胜义)
9月10日上午,市工商银行职工王少炎在回家的路上拾到1个黑色手提包,内有现金2000余元、定期存单4张、活期存折4本,银行信用卡3张,另有驾驶证、身份证等物品,王少炎根据包内身份证提供的线索,经多方打听寻找,将钱物如数交还失主。
(曲壮志)
9月20日下午,市制革厂职工刘志传驾车回界石老家的途中,拾到1个黑色手提包,里面装有手机、传呼机、驾驶证、行驶证和身份证等物品。刘志传根据包内证件提供的线索,很快找到失主所在地汪疃镇政府,并将捡到物品如数交还失主。(张修永)

【捐钱捐物】 高村镇万家完小刘美君的母亲是外地人,生下美君和她妹妹后,生父弃她们而去。迫于生计,母亲带着她姐妹2人改嫁,不久又被继父赶出家门,母女3人举目无亲,生活十分艰难。万家完小得知情况后,主动为姐妹俩减免所有的学杂费,还送给姐妹俩衣服和学习、生活用品。姐姐刘美君升入高村一中后,一中的老师还捐赠500元钱给她作学费。(张玉敏)
4月,葛家镇中学初三学生吕鲲鹏患白血病,家里为给他治病债台高筑。吕鲲鹏所在葛家中学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其捐款3000多元,班主任于海亮老师特意送他1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镇中旺疃村村民为其捐款600多元,市民政局还一次性发给吕鲲鹏4000元救济款。 (林涛崔珉)
6月,泽头镇道口村28岁的青年于东青被确诊为尿毒症患者,为治病已花药费2万多元,血液透析费每次需要1000多元(每周要做一次),将要进行的换肾手术至少也需要10多万元。家里债台高筑,全家人一筹莫展。村党支部书记于国军闻讯后发动全村群众捐款献爱心,并带头捐款600元。几天时间,道口村村民、邻近村村民和驻道口的电工组员工就为于东青捐款5000多元。(董国强 王兆华)
7月6日,文登中心医院传染科收治1位来自浙江省的重症肝炎病人,病人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而且病人所带的钱已花完。为保证病人按计划治病,传染科职工在科主任和护士长带动下纷纷解囊相助,很快凑足所需的3000多元医疗费,使病人转危为安。
(李芳 贺业生 于兰萍)
1999年春,兰州市烟酒副食品公司退休职工杨文娥回到家乡泽头镇虎口山村投资建起一座长毛兔良种场。他看到村北一条宽120多米、深5米多的大河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便执意要为村建桥捐款。2000年7月15日,杨文娥将第一笔捐款2万元交给虎口山村委。(周激光 杨炳春 汤顺玲)
2000年,口子镇东方绣品厂厂长毕均序、东琦工具厂厂长邢占军、铸造厂厂长荣风良、养猪场场长丛栋滋共为口子镇校舍改造捐款累计达10万元。 (于明志 周佳)
2000年,文登市农村信用合作社500多名干部职工共捐款5万多元,资助164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 (市教委)
2000年,米山镇机关事业单位和镇办企业的职工共捐献助学资金6400多元,使8名家庭生活贫困的高考录取生顺利走进大学的校门。(徐天君 周君文 张厚秀)
2000年,文登宾馆40多位工作人员选择口子镇初家村父母双亡的曲丽萍、曲富万姐弟俩,作为“社会妈妈结对扶贫活动”的帮扶对象,先后3次为姐弟俩捐款6000多元。
(周佳 正君 治萍)

【尊老爱幼】
爸爸的眼睛 葛家镇西于中学初三学生刘丽华3岁时,父亲因视网膜脱落导致双目失明。母亲既要下地干活,又要带丈夫四处求医看病,生活越来越艰难。丽华7岁时,她母亲改嫁离开这个家。爸爸双目失明,小丽华决定留在爸爸身边,她要做爸爸的眼晴。父母离婚后,年仅7岁甚至还够不着锅台的小丽华,踩着板凳向年迈的爷爷、奶奶学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务。在父母离异那年,年迈的爷爷撒手而去,第二年奶奶也去世了。爷爷奶奶的去世,使丽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还在幼儿园大班的小丽华每天为烧火做饭,数不清多少次切菜割破了手,油溅出来烫伤胳膊,然而坚强的小丽华始终咬牙坚持着,在父亲面前从来不说痛。上小学以后,丽华每天既要照顾父亲的衣食起居,又不能耽误读书,她常常是一路小跑上学,一路小跑回家。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做饭,做完饭安顿好父亲,顾不得吃一口饭又要往学校赶。中午的时间更加紧张,一放学就匆匆忙忙回家给爸爸做饭,然后跑回学校。晚上放学回来除了做饭,还要写作业、洗衣服,收拾家务,忙完这一切已是深夜。每一天都是如此,丽华在生活、学习中尽管很苦很累,治好父亲的病是她最大的心愿。这些年,由于父亲双目失明、行走不便,四处求医时都是由小丽华来照顾的,小丽华生在农村,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但为了治好父亲的眼睛,她带着双目失明的父亲走南闯北,最远到过济南,其中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有一次,小丽华带着父亲到乳山看病,黑心的司机竟骗走搭车钱,半路上将她们父女俩赶下车,小丽华领着父亲一路打听,步行10多里山路才到达目的地。面对这些,小丽华没有怨天尤人,而以超出常人的坚强一次次去战胜困难。在学校里,她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99年,她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千名好少年荣誉称号。(林涛 马宁)
为圆孤儿求学梦 赛建伟是文城镇西寨村人,在他7岁时患精神病的母亲离家出走,从此不见踪影。在家务农的父亲既当爹又当妈,靠种地和干小工挣得微薄收入拉扯儿子度日求学。1998年,父亲因胃癌撒手人寰,15岁的建伟成了孤儿。这年秋天,市城管委主任丛培英来西寨村听说此事,心生怜悯。回家后,她让女儿替建伟购置一套新铺盖,并发动本单位职工捐款为建伟买米面肉蛋等生活品。此后,城管委职工总是按期为建伟捐助生活费。西寨村党支部书记于政春为帮助建伟继续上学,除每月支付50元作为建伟的生活补助外,还亲自赶到建伟就读的七里中学,向校领导说明情况,使学校免收建伟的学杂费。原村党支部书记赛自模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凡周末或建伟平时回家,就叫他来家里吃饭,给他尽可能多的家庭温暖。于是,赛自模家的饭桌上,常常要多放1双碗筷,赛建伟成了赛自模家的第3个孩子。临近初中毕业时,赛建伟情绪陡然间一落千丈。原来他担心高中费用多,怕再连累资助他的好心人,于是产生辍学打工的念头。可按建伟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升入高中。于是,丛培英、于政春、赛自模商量除做好建伟思想工作外,还要千方百计资助他完成学业。他们找到一中校长刘旬增说明情况,刘校长被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情所感动,当即决定将赛建伟作为特殊扶助对象予以照顾,免去其学杂费和住宿费。丛培英亲自去学校开导建伟,鼓励他安心学习,自立自强,临走时,她又拿出100元钱塞给建伟。金秋9月,赛建伟拿到文登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孤儿赛建伟在好心人的支持下,继续着他来之不易的求学生涯。
(于海丽 刁培玲)
上门女婿胜亲儿 马德言,原籍铺集镇院东村。1954年,24岁的马德言因工作关系结识葛家镇东旺疃村妇女主任李洪才,相互产生感情,但到了双方谈婚论嫁时,李洪才却有些犹豫。原来,李洪才出生6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孙荣礼没有再嫁,一直抚养着唯一的女儿。李洪才为照顾好母亲的后半生,便有招个上门女婿的想法。在当时,男方大多是因家庭、个人条件差才会“倒插门”做上门女婿。而马德言则不同,时任胶东昆嵛二区武装干事,家庭条件较好,是家中主劳力,亲戚朋友都极力反对他做上门女婿。马德言却认为自己和李洪才情投意合,应该与她共同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最后马德言的母亲终于同意这门亲事。1955年,马德言和李洪才喜结良缘。婚后,马德言调往威海兵役二区任参谋,28岁那年转业到文登县初村公社任武装部长。这期间,尽管工作很忙,他仍经常抽时回去看望岳母。家里的活儿从不让老人插手,喜得孙荣礼老人逢人就夸:“人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这个女婿比两个儿子都强。”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德言夫妇相继有了3个女儿,从3个女儿懂事起,马德言就经常教育她们要孝敬老人。1969年,受文革影响,马德言被停职回到东旺疃村当起生产队长。由于刚回村没有户口,马德言一家仅靠岳母和妻子的一点口粮维持生计,生活十分困难,但他宁可自己饿着,也要想方设法为家增加点收入,让老人、孩子吃好吃饱。他把自己在自留地种的菜拿到集上卖,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为了不让别人知道,马德言常常半夜1点钟偷偷地爬起来,连夜用自行车驮着菜,赶到几十里远的牟平集上卖,一卖完菜,他就跑到供销社,给岳母、妻子和3个孩子每人买一些吃的和穿的。自从马德言回家后,家里家外的活全包在他一个人身上。老人想帮忙时,他总让老人照看外孙女,其实,马德言最小的女儿都会背儿歌了。1979年,50岁的马德言办理退休手续,他把精力全部放在家庭上,女儿们也都有好的归宿,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3年,妻子因病去世。此后,马德言一如既往精心照顾岳母,从未让老人磕过碰过。岳母孙荣礼和许多人都曾劝马德言再找个老伴,可马德言担心后老伴不能善待老人,怕老人受委屈,所以一直没有续弦,一个人照顾着老人。1998年,已经69岁的马德言意识到自己的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又有哮喘病,需要找个人帮着照顾老人,于是便托人给自己找老伴,条件是女方必须孝敬老人。1998年底,马德言与小他4岁的王淑美成婚。王淑美是海阳人,晚年丧偶,家中也有年已90岁的老母亲。王淑美嫁给马德言后,揽下所有的家务活,对老人的照顾也无可挑剔。婚后,两人住西屋的小炕,把正房暧和的大炕让给老人。每天早晨,王淑美都亲自把洗脸水端到老人的炕前,对老人问寒问暧,陪老人说话聊天。已是88岁高龄的孙荣礼老人,身体非常健康。而已年过七旬的马德言,除了与王淑美一起照顾老人外,还经常抽空与王淑美一起去海阳看望他的又一个老岳母。马德言这一段人间真情被人们传为佳话。
(马宁 林涛 丛萍滋)

责任编辑 初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