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1&rec=15&run=13

【概况】 文城镇位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政府驻西龙格村。辖73个行政村(居委会),4.78万户,人口13.68万人,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1393公顷。200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3亿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4.5亿元,财政收入3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4元,比上年增加254元。镇属万石山花岗石储量丰富,七里汤温泉远近闻名,小嵛岭风光旖旎。镇村工业初步形成以通信电缆、机械、化工、纺织、电子、塑料、建材、印刷、服装、制药等9大行业20多个门类为主的工业体系,光纤光缆、五类数据缆、中成药、电力变压器、微电机、农用机械、木工机械、高档木制地板块、振动夯实机、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等产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盛誉。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35.1亿元,利润2.78亿元。粮食总产量9030吨,果品总产量6013吨,蔬菜总产量2925吨,水产品产量326吨。中学2所,小学14所,在校生1.1万人。计划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1.59‰。2000年获山东省土地执法模范镇、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妇女工作先进单位,文登市先进集体、纳税先进单位等称号。

【农业结构逐步优化】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守城实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以“面向市场、紧盯效益、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富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建设了四大示范基地:200公顷的时鲜蔬菜种植基地,133.3公顷的芦荟、黄芪、西洋参、生地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基地,200公顷的酿酒葡萄、冬桃、雪枣时鲜水果种植基地,存养量达1万只的狐狸、獭兔、奶山羊等畜牧养殖基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的转变上,实施“三带三包”工程,对经济薄弱村分别由镇办企业、经济强村和双管单位对其进行经济帮带;对贫困户,分别由镇党委、政府成员,机关各部门、包片包村干部和农村党支部书记包其脱贫致富。全镇200多个贫困户全部摘掉贫困帽子,脱离吃救济的行列。

【民营经济日益壮大】 以市场建设为重点,结合旧城改造,采取联营、入股等形式,先后投资1.8亿元规划建设天福商贸城、河南水产品批发市场、三里河家具装饰材料市场、兴众商场、天福综合批发市场等10余处集贸市场和商贸中心。同时,制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职、辞职从事个体经济,鼓励企业职工、农村群众从事民营经济,并在办理证照、户口、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成立个体工商联合分会,为民营经济铺路搭桥,提供优质服务,保驾护航。成立100余人的安全卫生服务队,加强治安卫生管理,为广大经营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经商环境;建起6个资金互助组,筹集资金800多万元,帮助300多家民营经济业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投资150多万元建起招待所、诊所、幼儿园,优先为经商者解决住宿、治病、幼儿入托等实际问题。2000年,全镇有个体工商户8130户,新增1258户,民营企业318家,新增108家,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万多人,第三产业总收入突破20亿元。

【外经外贸成绩斐然】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各村、各企业大搞招商引资,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将可供招商的2万多平方米闲置厂房绘制成平面图,印制招商指南,并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同时规划一批有条件的村和企业,利用旧城改造的机会,新建一批标准厂房。2000年,全镇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3家,合同利用外资5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0万美元。全镇有36个村、48家企业直接或间接与美国、韩国、日本等1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加工贸易关系,出口生产企业发展到55家,其中年出口交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达到88家,从业人员1.4万人。全镇完成出口交货值4.5亿元,实现加工贸易额8600万美元,工缴费收入9800万元,完成出口创汇1380万美元。

【文城镇建设集团】 文城镇依托守城优势,积极发展房产建筑业。1999年4月15日组建文城镇建设集团,把原来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7个镇办建筑公司和17个村办建筑工区合并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资质等级为二级。镇办建设集团通过加大投入,广招贤才,提高专业化、综合性作业水平,在牢固抢占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大中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国外市场,投标承揽大型复杂建筑和高难险重工程。2000年,全镇投入资金2.2亿元,开发房产面积35万平方米,承揽中标工程19份,工程总额5650万元,全行业共实现利润2000万元。 (耿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