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0&rec=69&run=13

【农业管理机构】
文登市农业委员会 机关设4个科室,干部职工共15人;下辖股级事业单位农业综合服务站,干部职工4人。
文登市农业局 机关设4个科室。下辖1个正科级事业单位、2个副科级事业单位、18个股级事业单位、3个局属企业,干部职工241人。
文登市畜牧与乳品局 见《工业》栏。
文登市林业局 机关设3个科室、3个工作站,在编31人。下属单位有草场庵林场、天福山林场、林业苗圃和天福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共有人员40人。
文登市丝绸公司 机关设3个科室。年内撤销初村、草庙子、张家产、文城4个蚕茧站,分别并入汪疃、苘山、口子、北郊4个蚕茧站,基层站由21处调整为17处;下设6个经营实体;共有干部职工225人。
文登市农业机械服务总公司 机关设3个科室,下辖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农机化学校3个事业单位及农机合金铸造中心厂(原文登市拖拉机总站)、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个企业,全系统共58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9人。
文登市水利局 机关设4个科室,归口管理正科级单位1个,下辖1个副科级事业单位、6个股级事业单位、3个企业单位,全系统干部职工445人。拥有固定资产3.04亿元。
文登市海洋与水产局 机关设7个科室,辖渔政监督管理站、海洋监察大队、水产技术推广站(原水产研究所,1999年3月更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登渔港监督、渔船检验站(两个机构合署办公)5个全民事业单位;辖淡水养殖一场、二场、综合育苗试验基地和滩涂贝类开发公司4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辖市水产供销公司(托管市罐头厂)、市造船厂(托管市网厂)、市水产养殖公司、水产品经销处、海水养殖一场、二场、水产贸易中心等企业。全系统有干部职工216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1人。

【农业发展概况】 1999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遭到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仍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全市粮食总产达到31.75万吨,比上年减少27.8%,其中小麦总产23.4万吨,单产344公斤;花生总产4.22万吨。全市果品总产14.2万吨,蚕茧总产1307吨,水产品总量43万吨,蔬菜总产21万吨,肉、蛋、奶总量13.6万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6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6.9%和2.4%。

【农业改革】 见《经济体制改革》栏。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1999年,全市各级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指示精神,科学规划,狠抓落实,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新上经济作物670公顷,新上牧草670公顷,加快农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的速度。一是建起一批特色专业镇。宋村镇的蔬菜、张家产和汪疃镇的药材、口子镇的花香菇、侯家和泽库镇的特种养殖、铺集和文登营镇的干鲜杂果、天福山和晒字镇的奶畜养殖等,种养规模和效益均跃上新台阶,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宋村镇的大棚菜发展到1333公顷,口子镇的花香菇发展到200万段,铺集镇的干鲜杂果发展到1067公顷。二是建起一批高效示范园。汪疃镇的文峰高效示范园、泽库镇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大水泊镇的万亩日本丰水梨园、文城镇的芦荟生产示范园、宋村镇的高效蔬菜示范园、泽头镇和高村镇的优质葡萄示范园等,科技含量高,拉动作用大,为农业结构调整树起样板。三是建起一批高效经济带。初步形成以发展西洋参、黄芪、天麻等名贵药材为重点,以张家产镇为骨干,北起汪疃镇、文登营镇,南至高村镇、埠口镇,沿初张路两侧铺开万亩药材经济带,张家产镇药材发展到380多公顷,汪疃镇233公顷;初步形成以发展银杏为重点,以苘山、双龙、文城、宋村、泽头、小观等镇(办事处)为主体,沿青威汽车专用线两侧铺开的生态经济林带;初步形成以发展丰水梨为重点,以大水泊、铺集等镇为骨干,沿309国道两侧铺开的经济林带。葛家镇的农田林网、小观镇的优质牧草、米山镇的速生经济林、汪疃镇和葛家镇的各类花卉、埠口镇的南美白对虾、北郊镇的西瓜等,各具特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是国家财政部的农业开发项目。中央财政及各级配套资金80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575万元,财政周转金225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333公顷。第一期工程已通过检查验收。在葛家镇改造中低产田666.7公顷,共投资351万元,新建蓄水13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1座,拦河坝7处,排灌站14座,衬砌渠道2.8公里,修建桥涵闸6座,新建平塘4座,修复配套平塘16座,埋设地下管道3.5公里,实现管灌266.7公顷,喷灌66.7公顷,修机耕路21.8公里,整修河道1000米,挖排涝沟35公里,营造田间林网33.3公顷,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5台。项目区内实现沟、渠、路、林、桥、涵、闸相配套,提高生产能力,在春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小麦亩产提高到千斤左右,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第二期工程在米山镇与小观镇改造中低产田1000公顷,进入实施阶段。总投入劳力3.1万个,投入资金390万元,活动土石27.5万方,整平土地800公顷,整修道路40.8公里,修桥涵35座,修塘坝6座,打机电井179眼,配套出水井343个,埋设地下管道23.4公里,管灌工程200公顷。新建林网33公顷,植树3万株。各项工程建设预计2000年3月底前完工。项目建成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将带动全市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刘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