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0&rec=153&run=13

【概况】 1999年,全市各级政府和各学校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争创教育示范镇和规范化学校,使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有教职工8252人,其中教委直属专任教师6409人;拥有各类学校175处,在校学生10.7万人;幼儿园297所,在园幼儿1.3万人。
年内,全市教育经费总额18077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46%,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20.57%,高于地方财政增长比例。全市生均教育经费1704.9元,比上年增长26.50%;生均公用经费664.75元,比上年增加209.75元。泽库、文城、蔄山、铺集、晒字、米山、口子、小观、泽头、宋村10个镇被评为文登市教育示范镇;实验中学、三中、十一中等16处学校通过地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张家产中学、宋村中心完小等13处学校被评为文登市规范化学校。年底统计,全市县级规范化学校增到59处,威海市级规范化学校34处,省级规范化学校3处。文登市被评为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市;市教委获全国青少年“五十年辉煌新世纪畅想”读书活动特别奖、全省“永林杯”中小学广播体操暨健力操大赛一等奖,获全省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育系统财务工作先进集体、基础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管理先进单位、教职工住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建设】 1999年,全市各学校继续开展“双文明”“双爱双评”和评选师德标兵活动,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改革人事制度,搞好岗位培训和教师进修,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市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7%和79.5%。9月10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教育工作总结表彰暨庆祝教师节大会,表彰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5个,尊师重教先进单位23个,先进教育工作者429人。年内,全市教师中有1人被评为全省师德标兵;2人被评为威海市首批学科带头人,31人被评为威海市教学能手。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年初,市教委组织全市高中、职业高中、初中校长和教委办正、副主任参加威海市教委举办的法律培训班,使干部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同时组织15名新上任的初中副校长参加威海市初中校长培训班。9月,在进修学校举办第三期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受训49人。10月,又组织全市近3年新上岗的小学校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岗位培训。年内全市245名中小学校长全部获得岗位证书。市教委还组织委属学校和部分镇属学校负责人到教育发展较快的省市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教育的紧迫感和积极性。同时组织力量全面考察各校执法水平、业务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民主作风,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一是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全市有4名教师因成绩太差从城里学校调往乡下学校,8名教师调离高职中,30多名待岗教师经过培训返岗。汪疃、铺集等镇还在教师中实行位次管理和末位淘汰制,从根本上打破工作岗位上的“铁饭碗”,使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二是改革职称评聘。年初,市教委制定《文登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竞争上岗实施意见》,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评聘分开,并与工资挂钩,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通过公开竞争,全市有592名教师取得相应的专业职务,并兑现工资;有98名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降聘或落聘。此项改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家公务员报》《领导科学报》《威海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三是改革教师录用制度。年内,市教委先后深入省内师范院校考察,择优录用16名外籍本科毕业生,通过考察、考试、试讲,对本籍439名毕业生实行择优分配,对上年因未能通过基本功考核的7名毕业生给予延缓转正时间。四是加强编制管理。严格按照省编委新的编制标准,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重新核定编制,合理配备教师,使教师队伍得到优化组合。
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和进修 为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市教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进修,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全市设8个函授点,由进修学校负责对教师进行长达一个月的辅导。先后对238名应届师范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对35名业务素质低的教师实行待岗培训;组织113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教委安排的助学自考,组织13个学科5223名初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全市各学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实验和科研,把课堂教学变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规范课堂教学 市教委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反思,从实际出发,经过科学论证,制定《文登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意见》,对学科教学指导思想、各类课型教学套路和模式等都作出具体要求。各科教研员根据“正向、引路、树标”的原则,将学科教学意见印发至全体教师,复制示范课录像带发至各学校,解决了教学方向不明,教学重点不清,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
改革考试方法 全面评价教学质量 为实现学科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市教委制订《关于全面评价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意见》,评价范围包括按国家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全部学科;评价方法由过去单一的笔试,改为笔试和非笔试(口试、表演、操作等)相结合,两类计绩比例为6:4。笔试成绩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评分,计分比为3:4:3;两类考试均为每学年两次。为统一全市非笔试考查的内容和标准,教研室同时印发《文登市中小学课程非笔试类考查评定办法》,在笔试命题上,加大对能力的测试,在重视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淡化纯知识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的理解、推理、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查分数不低于卷面分数的20%。部分学科考试尝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
开展教学实验 加强教育科研 市教委成立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制定《文登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对实验课题的审批立项、监督执行、成果鉴定、验收推广等做出详细规定,保证教学与科研有序进行。同时各镇、学校皆设立中心教研组,形成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副,教研和师资培养及培训相结合的市、镇、校三级教研网络。各教研组织,年初有工作计划和活动配当,年终有总结表彰。全市共开设实验课题1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项,县级6项。一实小承担的全国“九五”重点实验课题“合作学习”实验成果列山东省各实验学校前列。二实小的“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和“小语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经过5年的改革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已发展到1~4年级23个教学班,改通用教材为实验教材。文峰小学的“和谐教育实验”,在第十届全国和谐教育研讨会上交流经验。

【校舍改造与设施建设】
校舍改造 全市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28564平方米,改建5633平方米,大修18373平方米;新建教师住房98户,7742平方米。投资较大的有文登师范、威海卫校、文登一中。十一中新建学生公寓3100平方米,天福山中学新建学生餐厅1340平方米;泽头镇、大水泊镇各建镇中心幼儿园1处;苘山镇、泽库镇分别建起40户3200平方米和32户3000平方米的教职工宿舍。针对城区人口增多、校舍严重不足问题,市政府于10月召开市区校舍改扩建工程专题会议,就扩建任务、工程规模、质量、资金及完成时间都作出详细部署。文登市被授予山东省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内部教学设施建设 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投入1058万元,其中新增教学仪器9490件,电教设备9804件,图书16万册,文体设备20089件;新上多媒体教室18处,微机室23处、微机533台,语音室20处、931座;微机室总数达37处、微机3148台,语音室总数达62处3085座。威海卫校将原有计算机全部更新为美国康柏计算机;文登师范教学楼内配有国内最先进点播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全市学校内部设施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学校34处,达到二类标准81处;通过威海市教委验收的规范化中小学24处。
优化校园环境 全市校园新增绿化面积11.4万平方米,其中新增草坪7.5万平方米,新增景点49处;新增硬化面积7.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00多万元。投资力度和校园变化大的有文登师范、威海卫校、文登一中等。高村、小观、蔄山、铺集中学及哑校、三中、十一中还自己动手粉刷墙壁,平整球场,植树种花,既节约了资金,也改变了校园面貌。

【勤工俭学】 市教委辖校办企业192个,比上年增加25个,其中工业企业22个,商业、服务业170个,从业人员403人。全市中小学不断强化校办企业内部管理,拓展服务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使勤工俭学收益滑坡得到有效遏制,校园经济工作走在全省前列。5月21日,威海市教委在文登召开校园经济先进镇现场会,市教委和大水泊、葛家两镇的分管领导分别交流经验,与会人员还参观两镇9处学校的校办企业。到年底统计,全市校办工业产品达标率为85%。全市勤工俭学总收益811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校办工业总产值1358万元,比上年增长31%;利润122万元,比上年下降15%。校办第三产业营业额1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利润334万元,比上年下降13%。校办农业纯收入31万元,比上年下降64%。其它项目收入324万元,比上年增长73%。

【社会办学】 全市有社会力量开办的学校3所,其中大学1所,中小学校2所。山东威海外国语进修学院(见《高等教育》栏)被省教委确认为首批高等教育学历教育试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