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节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rec=807&run=13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清末称为元旦、元日、新春、新年或三元。辛亥革命以
后, 开始采用公历纪年,称1月1日为新年。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年节,1949年9
月27日,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把公历1月1日称
为元旦。而群众习惯上仍称春节为“过年“或“过大年”。届时,家家户户置备年货,
器用必加碗筷,寓意增添人口;食物必有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
必蒸年糕,做豆腐,取谐音“年年高”、全家都幸福之意。
除夕,贴门神、桃符之俗虽于建国后除,但贴对联、挂年画之俗仍盛行。贴窗
花、裱糊灯笼,有意倒贴一个福字,取谐音“福到”之意。除夕还要打满一缸水,备
足3日柴(春节3日不扫舍,不打水)。傍晚,男人到祖茔请先辈亡灵回家过年,然
后在大门外放鞭炮,点香烧纸接灶神。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全家团聚,通
宵不眠,俗称“守岁”。80年代,时兴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午夜时分,鞭
炮大作,送旧迎新。于院中摆供品,燃香烧纸,大多由长辈带领子孙面南拜祖,赛
姓面北拜祖。然后,全家老少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午夜饭多为水饺,
初村、界石、晒字一带有吃米饭、莲子(面蒸)的。饭后晚辈向长辈问好拜年,长
辈要给晚辈“压岁”、“守岁”钱。建国前,“压岁”钱只有几角;时下,少者10元以里,
多者百元以外。
年初一,男女老少早起,穿新衣,晚辈分别到族中长辈家拜年。昔日叩头,建
国后拱手,道:“过年好!”“过年发财!”早饭必吃水饺,水饺中分别包铜钱(现为
硬币)、红枣。吃到钱,预兆今年发财;吃着红枣,象征时运红。过年要说吉利话,
如水饺煮破要说“挣”了;因“蒜”和“散”谐音,蒜泥要称“义和菜”;醋称“忌讳”,演
为“吉和”。饭后邻里串门,互相拜年,“过年好”、“恭喜发财”声不绝于耳。初二,
开始“出门”, 又称“串亲”。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又有“初三姥
娘初四姑, 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
进入80年代,串亲之风日盛,礼品益厚。初一开始,各种民间文艺节目如杂耍、秧
歌、小戏等开始演出。节日气氛直延续到正月底。
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带有封建色彩的习俗一度废除,节前地方政府和驻军互
相慰问,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团拜活动,为烈军属挑水、扫
院子、贴春联、送慰问信。节间村村召开烈军属、残废和复员退伍军人以及离退休
老干部“新春茶话会”。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军民联欢、干部看望值班工人等新风
进一步发展。但旧俗也逐渐恢复,封建迷信、铺排奢侈之风日甚,仅燃放鞭炮一项,
多者耗资数百元,少者数十元。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农家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
成“十二月灯”和家人生肖灯,东部天福山一带还做农具灯。届时插上灯芯,添进食
油,点燃后,先端到院中敬天地,再分放窗台、门砧、粮囤等处,俗称“散灯”。生
肖灯的灯花多,被视为时运好。以十二月灯燃时长短和灯花大小预测旱涝和五谷丰
歉。还有做萝卜灯的。而农村富户和城镇商号、店铺门前则多挂彩灯。50年代以前,
有傍晚到祖茔“送灯”的习俗。夜幕降临,满村灯火,大放异彩。随着锣鼓和鞭炮的
响声,人们走上街头观看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打花棍、扭秧歌、耍
毛驴等杂耍。 林村、葛家、坤龙邢家、文登营等大村,是日晚还组织传统游戏“串
黄河”。三家庄等村则燃放大型烟火架花,俗称“闹元宵”。
60年代后期, 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减少。 80年代初恢复,节日气氛较前更浓。
1983年元宵节,在县城举行首次灯展。各公社及县直机关、厂矿企业单位都选送优
质彩灯参加评比。参展110个单位,展出471盏彩灯。传统彩灯有六畜兴旺、五谷丰
登、八仙过海、唐僧取经、天女散花、亭阁走马等,还有机械灯、电动灯和霓虹灯,
形状各异, 五颜六色,时明时暗,交相辉映。赏灯者3万余人。此后,彩灯制作大
兴。
青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称青龙节。传说此日“龙抬头”。家家户户
用红纸剪成龙样图案,贴在门窗、箱柜上。用玉米花和剪成铜钱大的花布圆片相间
穿成串,名曰“小龙尾”,挂在室内和儿童胸前脑后,以祈全年平安。县人有打囤、
熏虫、炒蝎豆等风俗。打囤,又称“打灰囤”,用草木灰在场院或庭院划圈为“囤”,
囤内划十字,外画梯子,寓粮食满囤之意。此日打囤流行县北部地区,而南部则多
在年三十日。熏虫是在屋内外焚烧香、蒿、紫苏等,以避蛇咬、蜂螫之灾。炒蝎豆
之俗北境农村一直流行,又称炒老鼠眼,近年来又增加瓜子、花生豆和爆米花之类。
此日忌动刀剪针线,以避“弄瞎龙眼”之嫌。此俗,60年代一度废弃,80年代复兴,
特别是此日吃面条,人称吃“龙须面”的风俗很普遍。
龙母寿诞节 相传农历三月初二为秃尾巴李龙王母亲诞辰。1940年以前,是日,
村民自动出麦子蒸大饽饽,派代表挑到柘杨山、回龙山等寺庙,上供祭祀,举行盛
大庙会,祈求李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一般村民多在自家院中祭祀。
清明节 家家户户上坟祭祖,为坟墓添上新土。此俗1965年以后革除,1983年
后逐渐恢复。而清明踏清、打秋千、放风筝、蒸面燕的习俗仍相沿袭。建国后,学
校师生、机关干部和各界人士,是日必到烈士墓地敬献花圈,缅怀先烈,接受革命
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谷雨节 沿海渔民称此节为过年。是日凌晨,同船伙友抬着大枣饽饽、全猪、
香纸、鞭炮等,先到“海神娘娘庙”祭奠,再到海边祭船,磕头跪拜,烧香许愿,祈
求海神娘娘保佑船行万里, 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天将黎明,每条船留1人在岸上
操办中午宴席, 其余7人出海打鱼。中午各渔船满载鱼虾返回后,大摆宴席,酒醉
方休。此俗60年代末销声匿迹,80年代初恢复,且规模更大。届时鞭炮声大作,焚
烧纸锭、香札的火光冲天。同船伙友必须参加外,还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或好友同
庆。
境内多温泉。 谷雨这天,妇女结伴同浴于温泉,相传可去百病。各汤谷雨3天
向妇女开禁。呼雷汤等处村民,是日扮演杂剧,到温泉祭奠“汤神”。建国后,迷信
活动停止,但是妇女谷雨洗温泉澡之习仍存。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家家户户包粽子、煮鸡蛋,房
檐上插柳枝、桃枝和昌蒲,门窗内侧上方放一把艾蒿和新麦。清晨,到野外用手巾“
拉露水”擦脸,据说可以使眼睛明亮,免灾殃。儿童戴肚兜,手上、脚上缠五色线,
胸前戴用亚麻扎制染成黄绿二色的小炊帚、小笤帚,意为驱五毒,保安康。
建国后,端午节成为讲卫生、除四害的传统节日。是日晨仍插桃枝挂艾蒿。食
必有粽子、鸡蛋。60年代农村儿童戴“兜肚”、扎“五线”的时有所见。80年代,随着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拉露水”、“扎五线”、戴“肚兜”等旧俗已被摈
弃。
六月节 农历六月初六,晾晒书籍及衣物。农民习惯用新麦面蒸大饽饽敬天,
中午一般蒸饽饽和发面包子,民谣称“六月六,看谷秀,一口饽饽一口肉”。
农历六月初八日,相传是秃尾巴李龙王的诞辰。是日多雨,俗称雨节。南境农
村多以六月初八为节,东部多以六月初六为节,北部则二节兼有。农家六月节吃包
子,六月初八蒸饽饽为李龙过生日之习相沿至今。
七夕节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夜牛郎织女双星才能相会, 故称“情人节”、“七夕
节”、 “乞巧节”。农村有烙火食、巧果子(又称烙花)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
形式做成装饰品等风俗。民谣:“七月七,烙花吃。”“花”,又称“巧果子”,烙熟后
用线穿起来,给儿童挂在脖子上,既可食用,又可观赏,亲友之间也互相馈送。进
入80年代,烙花者少见,烙火食(小饼)之俗尚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1940年以前,“士大夫家用月饼馈送,庭院
设酒果, 对月饮之”,并以月明月暗,预测下年春节天气晴雨。是日受雇的伙计、
佃户多由“东家”犒赏一顿酒饭,名曰“请贱”。受雇的伙计每年应由东家犒赏两次,
一次是八月十五日,一次是种小麦时。吝啬的东家为节省,常在不到播种时间的八
月十五下少许麦种,将两次犒赏并作一次,故有“八月十五下麦种,两打一开”的俗
语。建国后,多数人吃上月饼。70年代末,生活改善,亲友间互赠月饼成风,未婚、
新婚女婿尤重此礼。是日夜,家家备月饼、水果、烟酒,团聚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赏菊节。是日有登高、赏菊和
喝菊花酒的习俗。传说头上插着菊花,登高眺望,可以“避恶除邪”。后来发展为观
赏秋色,寓意幸福。80年代,重阳登高成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月一节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月一”。1946年以前,农村地主,各店铺雇主多
于此日辞退伙计、学徒与“西席”。1965年以前,此日有上坟祭祖的习俗。至80年代,
此日农家改善一次伙食而已。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日”,早饭喝“腊八粥”。腊八粥以大黄米为
主,掺以枣、花生米等熬煮而成。素有“腊八扫灰”的习惯。即使此日不能全面打扫
的人家,也必动几下笤帚。民间有“过了腊八乱打扫”之说。建国后仍沿旧俗,家家
户户讲卫生,洗晒衣服,擦洗器皿,以示辞旧迎新。
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节,又称过小年。50年代以前各家灶壁上都
贴有灶神像, 俗称“灶马”。相传此日送灶神回“天宫”述职。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
事,下界保平安”,傍晚祭灶仪式十分隆重。届时摆上糖瓜及其他食品,燃香跪拜,
然后将贴了1年的灶神像揭下来火化。 此俗50年代以后废。但吃糖瓜、糖果之俗仍
存。此日起,开始杀年猪,备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