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学创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rec=710&run=13

清代,境内有文学著述近百部。“五四“运动后,新体诗歌、散文、白话小说相
继问世。30年代,文登人毕树棠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任馆员,翻译俄文作品和创作散
文、短篇小说多篇。抗日战争时期,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撰有大量抗日救国作品,
广为流传 。建国后,新人新作辈出。1962年,县文化馆在全面发动群众的基础上,
重点联系业余作者50多人,推动了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1965年11月,业余
作者于书恒,出席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
子大会。 1972~1976年,县文化馆多次举办文艺创作学习班,但发表的作品较少。
1978年4月, 县文化馆创办的四开铅印小报《群众文艺》,为业余作者提供了创作
园地。 至1985年底,《群众文艺》共出刊38期,刊登各类作品450件。1979年后,
全县开展年度性文艺作品评奖活动,文艺创作进入兴旺时期,涌现出一批艺术水平
较高的作品。 到1990年底,境内148名作者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和出版部门发表和出
版各类作品达585件;有省以上作家、书法家等协会会员30余人。
小说 50年代, 汤吉震创作的5篇新故事, 先后被省以上出版部门刊用。 如
《王德厚换树》(与田牧合作),1954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70年代,全县作
者在地区以上报刊发表小说4篇。 80年代, 全市专业作者和业余作者队伍形成。
1985~1989年, 姜宪章、张太连、徐承伦、丛培伦、于书淦和李忠良被中国作家协
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1980~1990年间,全市在地区以上出版部门发表小说76篇,
其中中、长篇9部。主要作品有姜宪章创作的连环画脚本《奇怪的101》,1982年由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篇童话《对虾小蹦蹦》,198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刘守镇的短篇小说《秕谷》,1984年被收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选》;
丛培伦和姜宪章合作的短篇小说《洞房花烛夜》,1986年在《当代小说》上发表;
王福海的中篇小说《风流姐的风流事》,1989年获乡土文学全国兴华小说佳作奖;
青年作者李忠良创作的长篇小说《黑幕》,1990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
以来,徐承伦先后创作短篇小说11篇,其代表作《老成、得壮、小青及豆角儿》,
由《小说选刊》刊载。
戏剧 境内戏剧创作盛于解放战争时期。仅1946年获胶东区戏剧创作奖的作品
就有6件。 其中草庙子俱乐部创作的小调剧《谁害了咱一家》获一等奖;套河区姜
福源创作的三幕话剧《结果》、管山区大产村刘森创作的杂耍《福无边》、邹山区
虎山村于大水创作的秧歌剧《三娘扯腿》获二等奖;侯家区上郭家初增珠创作的秧
歌《雨天》、邹山区妇女识字班创作的小调剧《拥军》获三等奖。建国后,境内作
者在报刊发表或由出版社出版的戏剧作品逐步增多。汤吉震创作的短剧《秋山风波》,
1956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月照东山》,1959年由《剧本》刊载;《一篮桑
叶》,1962年在《群众艺术》上发表;《卖薯苗》,1963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1958年,吴玉国、崔相令等创作的现代小京剧《除四害》,由《前哨》刊载。
同年,孙秀山、孙秀滋合作的现代吕剧《前进风波》在《前哨》上发表后,由山东
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60年,邵智玉、宋婉秋等创作的现代京剧《天福山的火
焰》,在山东省戏剧创作会演中获奖。1963年,孙秀山等创作的小戏曲《李小五卖
鱼》、《过端阳》,先后在《山东文艺》和《群众艺术》上发表。1978年,姜宪章、
安家正合作的现代京剧《烽火寨》,获山东省戏剧创作会演二等奖。1983年,蔡会
松创作的小戏曲《还是一家人》,由《戏剧丛刊》刊载。1986年、1987年张太连创
作的小戏曲《老戏迷看瓜》、八场戏曲《征袍怨》,先后在《群众艺术》和《戏剧
丛刊》增刊上发表。1988年、1989年,张太连和曹文光先后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
分会吸收为会员。
诗歌、散文、报告文学 建国后至1990年,境内作者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
散文、 报告文学等作品共计108件,其中诗歌76首、散文14篇、报告文学18篇。主
要作品诗歌有195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汤吉震、李继华的诗集《山山油绿处处
青》 ; 1962年张象吉在《山东文学》上发表诗歌《天福山颂》、《理琪印象》、
《落潮的时候》,1963年又在《山东文学》上发表诗歌《写在天福山上》;于书恒
1964年在山东《诗歌画》上发表《老饲养员》,同年在《山东文学》上发表《贫农
的女儿》,1965年在《人民日报》发表《夯头号子》;张象吉1973年在《山东文艺》
上发表《新河赞歌》;同年,姜宪章在《山东文艺》上发表《护林工人》;1974年
王福海在《山东文艺》上发表《毛主席定题我挥笔》;1979年吕彦斌在《山东文学》
上发表《桃花啊,桃花》。散文:顾本科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葫芦》,
姜宪章1982年在《儿童文学》上发表《虾池散记》,王永威1983年在《经济日报》
上发表《假如……》,孙念军1983年在《柳泉》上发表《月季村》,张太连1990年
在《威海日报》上发表的《昆嵛仙水名天下》,在全国十家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评
奖中获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张太连1956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九里
水头的青年扫盲队》、《在社会的课堂里》,1963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苦难
的童年》,同年在《山东文学》上发表《王玉山》,196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望饭台一家人》;徐承伦1985年在《山东青年》上发表《他从黄土地来》,被评
为一等奖,1987年由《齐鲁之光》报告文学集收录《女人的脊梁》;李忠良1988年
在《山东青年报》上发表《第四十一个》,获二等奖,同时由山东广播电台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