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学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rec=675&run=13

清未民初,私塾教学方法沿袭旧规:上午读课文、习字,下午背诵、作文章。
教师串讲课文,寻章摘句,空洞玄虚。学生违章违纪或完不成作业,施加体罚,如
打戒尺、罚站等。至学堂初办,无论内容与方法,虽加改进,仍免不了旧习。20年
代后,中小学校渐趋正规,设工艺和文体课,教学也开始讲民主。抗日和解放战争
时期,为战争需要强调军政训练,生活军事化。
50年代,教育局倡导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授讲演录》,学
用4类课型(新授课,综合课、复习课、练习课)和5大教学原则(直观性、自学性、
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提出“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纠正战争年代遗
留下的游击式教学倾向,努力改变旧学校遗留下来死记硬背、强迫命令、注入式、
填鸭式的方法,把教师按要求坐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为制度。1956年以后,
全县教师利用假期学习普通话和汉语拼音。至1960年统计,全县小学教师全部、中
学教师60%使用普通话教学。
1963年起,中小学教研员分别在文登二中和大众完小蹲点。各学校建立教研组,
在各公社完小建立中心教研组,形成全县教研网络,促进了教学改革。教研室组织
有经验的教师上示范课,各公社举行观摩教学和教研会。语文教学研究“讲读法”、“
一锅煮”、“文道统一”、“精讲多练”、“少而精”、“启发式”等方法,成果显著。
1966~1971年, 极左思潮泛滥,批判“师道尊严”,教学秩序被打乱,忽视乃至
取消课堂教学,取消基础知识教学体系,用测量、会计知识代替数学课,写通讯报
道和诗歌成为语文教学主要内容,化学课只学农药和化肥,物理课以“三机一泵”与
电工常识为主要内容,到校外支工支农劳动时间过长。1972年,抓了一下课堂教学,
被批判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回潮”。
1978年, 拨乱反正,各校普遍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全县教职员以极大热情,“
争时间, 补损失”,教学质量迅速提高。但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日益严重,教
学工作走入“拼、磨、靠”的死胡同,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重主科轻副科,重毕业
班轻非毕业班,整个普通教育成为“应试”教育。倒教育局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
促进教育改革,端正办学思想,改善教学管理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针对不同学段
提出教改的具体要求。向小学提出“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全面发展”的主导思想,
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理解智育教育,要求主科
与副科、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向初中提出“办正规化初中,要标准化质量”的战略
目标,相继颁发《文登县初级中学办学的基本要求》、《文登市初级中学教学基本
要求》和《文登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定标准》等文件,谋求全市初中建设标准化,
教学秩序正常化,教学工作规范化。高中,以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为中心,把
教学研究的重点由学生转向教师,把教学着力点由毕业班转向基础年级。至80年代
末,全市各类教育基本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国民素质教育的转变。
从1985年起, 中小学先后引进“引导发现教学法”、“探究一研讨法”、“注音识
字,提前读写”,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布鲁纳的“掌握学习策略”,“六步
单元教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
验引导”等教学实验, 都取得了成效。“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已经为多数
教师所接受,改进了课堂教学,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至1990年末,
全市评选教学能手多人:市(县)级402名,市(地)级50名,省级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