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军民联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rec=541&run=13

1958年秋,县内沿海各公社和内地重要地区,相继建立由驻军、人民武装部及
地方党政负责人组成的军民联防委员会,县、公社党委书记分别任主任。各级军民
联防委员会平时负责抓好民兵军事训练,制定联防预案,战时指挥战斗。同年9月,
县武委会在文城公社进行军民联防工作试点。1959年,根据县内驻军分布情况,采
取民兵编入部队战斗序列和挂勾两种形式,以便于生产、领导、训练和战时需要为
原则,在南黄(现属乳山县)、小观、侯家、高村等沿海公社一线的基干民兵中编
成7个连队, 1350人,采取编入部队战斗序列的形式,与沿海驻军建立联防组织;
在文城、大水泊等内陆公社有驻军地区的基干民兵中编成4个连队,400余人,与驻
军挂勾,建立联防组织。平时部队派员帮助民兵训练,军民一起巡逻、警戒,战时
民兵编入部队,一起作战。
1963年6月10日, 文登县军民联防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战备的工作意见》,
将沿海的浪暖口至万家寨、孙家寨至小汪子港口、五垒岛、港南、长会口一带,张
家埠港和荣成县的接合部,内地的大水泊机场、埠子厂至母猪河、母猪河两侧以及
坤龙水库,作为联防重点地区。此后,军民联防通过经常训练和演习,逐步得到加
强。 1985年,全县参加军民联防的民兵26个连队,驻军4个单位,分布在大水泊、
初村、小观、张家产、口子等乡镇。主要任务是:在重大节日和有战备情况时,协
同部队巡逻、警戒,战时参加部队扩编,进行要点守备。1988年,根据烟威军警民
海防警戒协作区联防方案,文登市与陆军守备第五团、第六团组成第四、五联防区
内的第28~35号警戒区, 警戒区为浪暖口、长会口、初村养殖场、双岛港。各警戒
区由所在乡镇武装部牵头组建,市成立联防指挥部,由9人组成,至1990年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