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技 农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rec=194&run=13

耕作制度
建国前,农作物以春播、纯作、一年一作一收为主,兼有二年三作三收。1936
年,全县复种指数为128.6%。1949年,按现行区划,复种指数为130.2%。其中一年
一作一熟面积99.89万亩, 二年三作三熟面积59.79万亩,一年二作二熟面积15.82万
亩,分别占作物总面积的56.9%、34.1%和9.0%。
1950~1965年,压缩春播作物面积,扩大秋播和夏播作物面积;压缩纯播面积,
扩大间作面积。1960年8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发表“总结套种间作经验,合理
安排茬口, 提高复种指数文登县为扩大秋种面积早作准备”的长篇报道。1965年,
复种指数达到138.8%,比1949年增加8.6%。其中一年一作一熟、二年三作三熟、一
年二作二熟的面积分别占播种面积的43.1%、43.9%和和13%。
1966~1978年, 改夏玉米、夏花生、夏地瓜麦收后直播为麦收前套播;压缩春
播作物面积,扩大间套作和秋播作物面积,基本实现套作、间作化,使一年二作二
熟面积扩大, 二年三作三熟和一年一作一熟面积下降。 1978年, 复种指数达到
146.6%,比1965年增加7.8%。其中一年二作二熟、二年三作三熟、一年一作一熟面
积分别占播种面积的50.9%、 33.3%和15.8%。这次耕作制度改革,解决了以往直播
夏玉米易受芽涝和晚熟青枯以及影响小麦适时播种等问题,对调整作物布局,扩大
复种指数,提高产量,起到关键作用。1981年,麦田“二四”畦套种半夏玉米技术,
获省农业厅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改进二等奖。
1979年以后, 耕作制度改革深入。山 (正文第212页)薄地,一年一作;土
质一般,水利条件较差的地块,二年三作;土地比较肥沃,水利条件好的,实行一
年二作或一年三作。以大沟麦套作为主要形式,采用粮粮套作、粮油套作、粮油菜
间作和油类与瓜类间作等多种形式,使农作物种植向立体化发展。1990年,复种指
数达到184.4%。一年二作二熟、二年三作三熟、一年一作一熟的比例依次为77.4%、
14.5%和8.1%。
品种改良
清末民国年间,境内农民就注意在地方品种中选育优良品种。1928年,四区永
福村张日坤,在农家大豆品种中,选育出永福青新品种,传遍全县。1942年,高村
于青绶夫妇,在农家白秃头小麦品种中,选育出变异扁穗小麦新品种,受到民主政
府的重视,50年代初推广全胶东,成为当家品种。1943年,民主政府在林村、铺头
及高村建立农业试验场,推广新品种。1949年,松山区营南村丛树德,从高秸水晶
子水稻中,选育出紫皮旱稻,不仅传遍全县,还被国外引种。
建国初期,互助组和合作社推行穗选、块选和片选等留种方法。1956年后,文
登县种子站负责良种的引进和调配。人民公社化以后,大队建立种子田和技术队,
进行良种选育和示范。1967年,县泊岳家农场改为良种繁育场,公社相继建立良种
繁育场,较大的生产队设种子田,形成县、社、队三级良种繁育体系。1970年,全
县繁育良种单位发展到620多个, 种子田1.5万亩。60~70年代,20年间采用群选群
育、高倍繁育、提纯复壮、北种南育等方法,繁育品种,硕果累累。群选群育小麦、
玉米、地瓜、花生四大作物新品种40余个。其中,自选自育6个:营选1号、芒蚰包、
文岚7号、太选1号小麦品种,群选4号地瓜品种、群选5号花生品种;杂交育种36个:
玉米文育5号、 文育7号、文三4号等10个;花生群育161号、157号、135号、172号
等26个。文育157号花生被省统一命名为鲁花2号。高倍繁育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有30
多个。 其中小麦烟农15、济南13、泰山1等6个;地瓜丰收白、遗字138、烟薯1等6
个;玉米OH43、旅28、330、MO17等8个;花生白沙1016、杂选4、花17、杂选2、徐
州68~4等10余个。县种子站高倍繁育的烟农15小麦品种、口子公社山后张家大队高
倍繁育的白沙1016、花17等花生品种,满足全县需要且大批外调。提纯复壮玉米、
小麦、 花生三大作物近20个品种,共选择优良单株300万株。1978年,葛家公社赤
金泊大队引进烟农15号小麦良种, 连续3年提纯复壮,使全大队3000亩烟农15号小
麦, 实现品种原种化。同年,该大队提纯复壮的白沙1016、徐州68~4、群育161等
花生品种, 外调辽宁、河北、江苏等省。县种子站和农业技术部门,先后8次派出
制种队, 赴广西和海南岛繁育自交系、 配制玉米杂交种, 共繁育30多个品系、
21199公斤。
80年代,适应家庭承包责任制,调整良种繁育体系,除市良种繁育场外,还在
14处乡镇的40个村,建立总面积9000多亩的种子繁育基地,专人负责,专项育种,
政府在技术指导、物资供应、粮食征购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市(县)种子基地负责
繁育供给杂交种和常规品种的原种、新品种;乡镇建立一、二级种子田,负责繁育
常规品种。 这期间,繁育推广的主要良种有小麦烟农15、80139、8098、鲁麦13、
烟1604、 鲁麦4、鲁麦7等,玉米有文玉5、鲁玉2、烟单14、丹玉13、掖单4、1029
×林27、烟单17等;花生有白沙1016、白沙131~17、群育54、群育135、鲁花5、鲁
花10、 群育101、 花17等。 1986~1990年,全市每年繁育的主要良种,玉米46.5~
89.5万公斤,小麦6~21万公斤,花生29.2~54.5万公斤,大豆0.5万公斤,蔬菜1000
公斤。
1949~1990年, 作物品种多次更新换代。小麦更新6次,玉米4次,地瓜与花生
各3次。
栽培技术
小麦 建国初期仍以墩播为主, 垄距30~40厘米,墩距30厘米左右。1954年,
始推广条播,垄距25~35厘米,亩植株群体增加15%以上。1958年,开始推广宽幅畦
作,以利浇水保墒。一般畦宽2~3米,每畦播种10~14行。70年代,“小畦大背”取代
宽幅畦作。主要规格有“四·二”畦、“三·二”畦。“四·二”畦畦面宽4尺,播8~9行
小麦,背宽2尺,高3寸,为套作行。“三·二”畦畦面宽3尺,播6~7行小麦。1971年
首先在水利条件差的旱作区,推广大小沟种植。3年后,普及全县。大沟麦背宽67~
80厘米, 高10~13厘米,沟内播种两行小麦,行距20~33厘米;小沟麦背宽40~50厘
米。
50年代以前, 早茬麦每亩用种3~5公斤、中茬5~6公斤、晚茬6~7.5公斤。60年
代,亩播量增加1~2公斤。70年代以后,因地、因种、因时和产量水平确定播种量。
晚茬靠主茎群体优势, 亩播10~13公斤;中茬靠主茎和分蘖并重优势,亩播7~10公
斤;早茬靠分蘖优势,亩播5~7公斤。千斤以上高产田,实行精量播种,每亩3~5公
斤。 同时推广机播,播种均匀,消除拥挤成簇的“疙瘩苗”。50~60年代,因夏直播
作物倒茬迟, 地瓜改茬面积大,霜降前后播种的晚茬麦占30%以上,三类苗较多。
70年代后,套作大面积推广,倒茬早,晚茬麦面积逐年减少。至80年代,一般于国
庆节后10天,可全部播完,播期提前10~15天,三类苗减少。
玉米 50年代以前,春玉米为纯种。1958年以后,与春地瓜、春花生间作,发
挥“边行”优势。60年代,多采用平垄带式、隔行或“满天星”式间作。70年代后,以“
丰产沟”、 “金镶边”间作为主,纯作面积逐年减少。“丰产沟”是在春地瓜、春花生
田块里, 南北定向,每20~30米,开挖宽0.7米、深0.5米左右条形小沟,经冬季风
化, 施足土杂肥于沟内,回土填平。每条沟播种2行玉米。“金镶边”是每块田块只
挖一条“丰产沟”,南北地块东边挖,东西地块北边挖,以利通风透光。夏玉米于麦
收前20天左右在麦田套播,成熟期可提前10~15天。50~60年代,有少许平垄套播。
70年代, 以麦田小畦大背套播为主,每条“背”播种2行,行距30厘米左右。80年代
后, 以大沟麦垄套为主,每垄套种1行。因夏玉米高产,面积扩大,春种和纯种玉
米极少。建国前后,玉米播种垄大株稀,有“玉米地里卧倒牛,还嫌棒子稠”之说,
一般每亩1500~2000株。 60年代每亩增至2000~2800株。70年代后,达到3000~3500
株。 80年代,达到4500~5000株。建国后,玉米制种田开始人工授粉。70年代,大
田始行人工授粉。
地瓜 传统的瓜种储藏方法是室内棚藏和炕头藏。1964年,葛家公社赤金泊大
队率先修建地瓜种大屋窖,瓜种保鲜率达95%以上。1966年,普及全县。1983年后,
恢复单户室内储藏。传统的室内火炕育苗方法,延续到50年代。60年代后,改为室
外回龙火炕温床和冷床阳畦育苗,培育无病壮苗。70年代后,在一级育苗的基础上,
推广塑料棚二级育苗,培育瓜蔓,剪蔓头栽植夏地瓜和半夏地瓜。50年代以前,一
般春地瓜于5月下旬栽培,6月中旬结束;夏地瓜从6月末栽培,至7月中旬结束;秋
地瓜于立秋前后栽培。 自60年代后,推广适期早栽。70年代,春地瓜于5月上旬抢
栽,半夏地瓜于5月下旬套栽,夏地瓜麦茬抢栽。地瓜生育期可延长20~30天。建国
前, 习惯大垄种植, 亩栽2000棵左右。50年代增加到2500株左右。60年代增加到
3000~3500株。 70年代,提倡小垄密植,亩栽4000~4500株,山 (正文第214页)
薄地达5000株左右。 60年代以前,长苗(7~8寸)浅栽拉钩。70年代,普遍采用壮
苗短苗(5~6寸),深插斜栽。1975年以后,瓜蔓封垄不再锄地,改翻蔓为提蔓。
花生 建国前后,以平垄种植为主,兼有少量麦田平垄套作。此后,春花生逐
步改为垄作为主,伏花生由直播改为套作为主。70年代以后,麦垄套作成为主要套
种形式。“大沟麦”每垄套作两行,“小沟麦”每垄套作1行,一般于麦收前20~30天套
种。播种量,建国前亩播4000墩左右;60年代,增加到5000墩左右。70年代,大花
生增加到6000~7000墩,早熟小花生达8000~9000墩。80年代,密度达万墩以上。同
时,推广“分级选种”和催芽播种方法。1964年,始推广清棵蹲苗技术,亩产增加10
~15%。1979年,小洛、大界石、山后张家等大队技术队,春播花生试行塑料薄膜覆
盖技术, 比露天种植亩产可增40~80公斤,增产幅度为20~40%。1985年,全县地膜
覆盖种植面积达1.3万亩。 1986年,大沟麦套播花生,开始推广带壳播种和地膜覆
盖。1990年,全市花生地膜覆盖面积达5万多亩,其中带壳播种2万余亩。
蔬菜 70年代后,广泛推广多种蔬菜间套作:耐寒蔬菜与喜温蔬菜间套作;地
下结果与地上结果间套作;矮秸与高秸间套作,年度内多作多收。1958年,高村公
社呼雷汤试用地热和玻璃温室冬季栽培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获得成功。70年代末,
兴起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栽培,是蔬菜栽培技术的重大改革,被称为“白色革命”。
1990年,全市保护地栽培蔬菜面积发展到6000多亩。宋村镇石羊村,采用保持地栽
培面积达300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施肥
清末至建国前,少数农民以农家肥铺施作基肥,多数将农家肥捣细,仅施种肥。
除小麦冬季用人粪尿追喂,一般作物不追肥。
英租威海卫后,曾引进“肥田粉”,未能推广。1942年,民主政府始引进少量硫
酸铵,肯用的农户很少。建国后,县政府大力倡导施用化肥,党员干部带头,增产
效果明显, 遂逐步推广。 1952年,平均亩施化肥仅半公斤。60年代后普及,亩均
15.7公斤, 连地瓜、花生地块也改变不施化肥的传统。80年代初,亩均高达80~90
公斤。80年代中期以后,因化肥涨价,粮价偏低,农民投入化肥总量减少。70年代
中期, 磷肥、钾肥和氮磷钾复合肥相继被重视。基肥、种肥占施肥量的70%,追肥
占30%, 追喂化肥注重穴施、条施覆土,减少化肥挥发。80年代兴起配方施肥,按
产量要求和土壤含氮、磷、钾状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1990年,配方施肥占小
麦面积的87.2%,占玉米面积的68%。
花生种植,自50年代起,施用农家肥与根瘤菌拌种。60年代始施化肥与菌肥。
麦套花生,结合改茬中耕,追喂炕土与氮素化肥。
1956年以前,农民重视粪肥质量,数量较少,亩施1000公斤左右。1958年以后,
农业社大积大造土杂肥,圈肥、堆肥、炕土、绿肥数量大增,质量稍差。1975年,
亩施量高达3000~4000公斤, 丰产田、高产田亩施5000公斤以上。1983年以后,农
家肥亩施2000公斤左右,数量逐年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尚未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