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建筑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2&A=1&rec=138&run=13

清末,昆嵛山中的无染寺、东华宫,宋村的回龙山庙,南境的枯杨寺及文城的
学宫等都是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宅院以高村镇万家庄梁氏庄园最为辉煌(参见第
二十七编第三章)。这些建筑大多毁于40年代初。古建筑均系石、砖、木结构,屋
架皆为木结构,民宅一般为草檐,寺庙、祠堂多重檐结构,房盖都是翘角凌空,凹
腰卷檐,山墙高耸,起鼓丢堂,龙背脊、山花脊、顺山脊,脊脊相别,各具一格,
造型庄重典雅。屋内装有隔扇、天花、栏杆等。一般居民住宅,质量较高的建有正
房、厢房,独成四合院;其他普通民宅外墙多为碎石到顶,木制屋架,草坯间壁,
构造简陋。
民国年间,屋架仍以梁、柱、椽、檀等为主要构件,部分构件已向砖木混合型
发展。 如城区建于20年代的 (正文第159页)字会建筑群、基督教堂、商会楼等
建筑的主要承重柱采用石柱和砖混水泥柱,代替大型木柱,墙面用水泥抹光。室内
墙壁采用水泥、白灰等罩面。30年代,城区楼房建筑大量采用石木砖结构,如山东
省立第七乡村师范2层教学楼。 墙面水泥勾缝,灰瓦覆顶,屋内白壁粉墙,水泥抹
光地面, 木制楼板。城区原署前街、北壕街两侧,较大商号多建有砖木石结构的2
层楼房。民宅建造变化不大。
建国后,建筑技术发展很快。50年代以石结构为主。1958年,县制革厂建成一
栋4层楼房, 为城区第一座采用纯石木结构的大型楼房。这一时期装修,内墙草泥
打底,白灰罩面,外墙用水泥勾缝。60年代,内墙用白灰沙浆打底,白灰膏麻刀涂
面,外墙用水泥装修。60年代末,楼房或较大跨度平房开始采用砖混结构。70年代
后,境内办公楼、宿舍楼、厂房、车间等大多为砖混正方形结构。1973年,人民剧
场建成,是境内特大砖混结构楼房。这时,室内门窗采用水泥套角,外墙干粘黄沙、
石子或饰以假砖。70年代末,随着高层厂房建设的需要,抗震、抗风、抗压等功能
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应运而生。1979年,文登农业机械厂翻砂车间建成,是县内
第一幢采用排架结构的建筑,设计跨度18米,为当时城区跨度最大的车间。1980年
设计的文登被服厂6层车间、 文登第二百货商店等均为框架结构的典型。其他如高
层办公楼、车间、教学楼群等均系混凝土排架或混凝土双跨、单跨结构。1985年,
兴起网架结构,文登一中实验楼、农业银行营业楼大厅为境内首批网架结构建筑。
1990年竣工的五交化商场,网架跨度达33米。这一时期房屋的装修,外墙采用各色
釉面砖贴面和彩色水泥弹涂以及水质涂料喷刷,或镶嵌瓷砖及马赛克等。商店门面
和门柱,还采用大理石贴面。1988年,始用乙稀喷涂材料装饰外墙。内壁使用涂料、
油漆,或贴墙布、彩色瓷砖等,高级宾馆多用壁纸装裱或锦缎粘贴。1990年,内壁
始用高级装饰布粘贴。
城镇职工住宅,在70年代以前,只分间,不成套,且多为平房,楼房也没有独
户使用的卫生设施。进入80年代,单元式楼房住宅相继建成,均设一厅数室,有阳
台和独户使用的卫生设施。农村住宅,70年代以前,多采用砖石结构,硬山式椽瓦
屋顶, 一般为3~4间。80年代后,农村住宅趋向砖混结构,有的檐廊改建为阳台。
少数农户建起单体小楼。釉面砖、马赛克等装潢材料已进入部分农家住宅。城乡房
屋的新颖、美观、实用及采光程度都远胜于旧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