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1&A=3&rec=56&run=13

【概况】

2015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围绕“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突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年内引进各类人才1399人;加大创业平台载体建设,统筹推进就业工作协调发展,新增城镇就业6270人;加强维权执法,创新劳动监察和争议仲裁工作体制和服务机制,最大程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职称材料报送与评审 2015年,向威海市职称评审部门报送中、高级职称评审材料112份。为符合条件的205名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确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召开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26人。
继续教育 2015年,组织全区各行业398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所有参训人员全部通过考试。
博士后工作 积极协助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通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审。这是环翠区化工行业首次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标志着环翠区高层次人才工作和化工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金蓝领”培训 开展“金蓝领”培训项目,选择部分企业工种,依照国家标准制定培训大纲,依托技工学校,对经选拔的企业一线中级工进行为期4个月的集中培训,组织参加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考试,合格者由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年内培养“金蓝领”高级工500人。
技师、高级技师考评、评审 组织全区企业符合条件人员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评审工作,经严格审查,年内新增技师、高级技师63人。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5月6日,出台《关于实施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威环发〔2015〕8号),成功协助企业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科技创业类1人:王新刚,留学人员到鲁创业支持计划1人:刘镇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发展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个:电力变换技术在空港设备上的应用研究、鱿鱼类加工副产物提取DHA磷脂项目,威海市留学人员一次性创业补贴3人:王新刚、刘镇宁、蒋从辉。

【引进国外智力】

年内,组织全区17家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家、省、市级引智项目。4月,到深圳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宇王水产、威海口腔医院、威海卫人民医院4个单位引进外国专家。10月,为威海卫人民医院引进德国骨科专家冯克教授,助力威海骨科医院医学研究。

【人才引进】

年内,引进各类人才1399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92人,本科495人,专科及以下810人。组织区内56家企业参加就业招聘活动7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921个,达成就业意向1684个。

【高校毕业生就业】

2015年,接收环翠区籍应届毕业大中专生1054人。强化学生就业信息指导服务,建立见习毕业生信息库,根据未就业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设立见习岗位156个,组织40名毕业生上岗见习,被企业录用37人,全年回生源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组织招聘“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24人,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其中,7名“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就地转入事业编制。环翠区2013年招聘入职、2015年期满的6名“三支一扶”大学生,续签1年合同。

【就业服务】

2015年,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充分整合资源,全面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27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51人;城镇登记失业11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3%,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破解招工难题 组织6家企业携带3000份招工手册,800多个岗位到邯郸地区开展招聘活动5场次,引进外来劳动力228人。组织重点骨干企业等招聘活动5场次,累计提供岗位11344多个,达成招工意向2900余人。
就业专项活动 先后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联百乡包千村”“农民工恳谈日”“创业政策宣传”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22场次,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
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全年培训各类人员4169人:其中技能提升培训3497人次,创业培训672人次。全年发放补贴资金347.9万元,其中创业培训补贴发放60.5万元。
就业政策落实 年内,为197家企业吸纳的340名就业困难人员审核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728.85万元;为737人发放“4050”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78.2万元,为5家企业吸纳 31名农村劳动力发放就业岗位补贴6.2万元。
数字化就业社区创建 组织开展“省级数字化就业社区”创建活动,4月,翠竹社区、洪武社区、菊花顶社区被推荐为“省级数字化就业社区试点单位”。

【创业服务】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主动作为,加大扶持力度,打造立体式创业平台,强化创业服务指导,不断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助推全民创业。
创业资金扶持 年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7.4万元,场地租赁补贴63.2万元,创业岗位开发补贴2.3万元。畅通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渠道,新增200万元担保基金,将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提高到30万元,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40万元,扶持305人实现成功创业,带动就业900多人。
创业平台建设 2015年,着力加速主体培育,建成“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巨蟹云孵化器一期,入驻企业56家。建成“威海创业大学环翠实训基地”,主要针对环翠区大学生、创业者和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与实训。与威海创业大学等12个部门组织开展首届“创业环翠、放飞梦想”创业大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充分展示环翠创业者的激情活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创业指导服务 发挥区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创业指导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对全区创业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整体推进。加强与国外知名高等院校的合作,邀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专家、行业专家,对创业初期和成长期的创业者开展创业指导、培训。在街道和社区设立专门的“创业指导窗口”,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不断提高创业服务质量。

【劳动保障执法监察】

监察执法 全年接待群众来访6532人次,接听群众电话咨询5915人次,巡视检查用人单位1554家,查处劳动者投诉举报案件735件。其中,工资案件686起,为890名劳动者追回工资716.2万元;保险案件49起,为80名劳动者追缴社会保险费60万元。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案件8起,涉及劳动者309人,涉及工资、保险、经济补偿、高温费等总额388.7万元。
两网化建设 2015年,全区各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监察三级网格采集和录入用人单位信息3433条。
专项治理活动 全年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小砖窑”用工检查等专项整治活动7次,检查用工单位9671家,涉及劳动者36万人。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

年内,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68起,不予受理案件21起,涉及人员936人。受理的案件中,主要涉及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工伤待遇等劳动人事争议。审结案件368起,按期结案率100%,其中137起裁决,231起调解,为劳动者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300万元。
调解组织建设 年内,建立基层调解组织891家,其中大中型企业调解组织1家,覆盖率100%。依托工会在规模企业调解组织698家,覆盖率达到36%;私营企业调解组织16家;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168家,覆盖率98%;科教文卫调解组织51家,覆盖率100%;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8家,覆盖率100%;行业性调解组织2家。7月3日,采取与工商联合作的模式,在全省率先牵头为全区小微企业统一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预防 利用基层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先知优势”搭载仲裁调解职能,加强基层调解员业务能力,规范调解流程,促使劳动争议在发生初期得到有效妥善的处理。9月,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议室举办“环翠区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班”,邀请威海市劳动争议仲裁院院长邹德生授课,全区街道劳动保障中心人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112人参加。年内,环翠区基层劳动就业服务平台累计受理争议案件102起,调解86起,涉及劳动者193人,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裁审衔接制度 与环翠区法院多次开展交流研讨案例,相互通报案件处理情况,开展庭审观摩活动,对辖区内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处理中的突出问题统一认识和做法,努力达成裁审一致。
巡回仲裁庭 2015年,先后在张村镇、温泉镇、羊亭镇等镇(街道)开展巡回仲裁庭,巡回审理、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6起。
联合办案机制 与劳动监察部门开展联合办案,及时高效解决突发性劳动争议案件,现场处置劳动争议案件5起,涉及劳动者198人,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20余万元。
(项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