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1&A=1&rec=6&run=13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面对宏观环境趋紧、金融危机冲击等严峻挑战,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积极作为、重点突破、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奋斗目标,为今后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6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3%(按可比口径,下同),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7.6亿元,年均增长22.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5亿元,年均增长13.3%,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1亿元,年均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52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1.1%。
(二)产业结构全面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区标准化基地面积3.4万亩,粮食总产量3.1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3.65万吨。工业调整振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所占比重达到42.1%。服务业的影响力和贡献力日益突出,增加值达到9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45∶50.85∶42.7调整为2010年的8.9∶43.4∶47.7。累
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3亿元,其中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分别达到42.7%和21.01%,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三)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企业改革快速推进,“十一五”期间,16家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全区镇以上企业改制面达到97.9%。企业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威海广泰、工友机械分别挂牌上市,结束了我区无上市企业的历史。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投资、金融、财税等改革迈出了新步伐,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
(四)对外开放明显提质增速。“十一五”期间,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达到102.6亿美元,年均增长17.2%;外贸出口69.5亿美元,年均增长20%。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与我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74个,比“十五”末增加了27个。“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企业利用境外资源方式多元化,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8家。
(五)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丰硕。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23家、14家,其中国家级3家;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建立各类研发机构37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6项,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
(六)城乡建设日益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投资29.3亿元,修改建道路254.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842.3万平方米,敷设各类管网697.9公里,水、电、热、气等基础设施得到扩容和升级,实现了各镇基础设施与市区大网的全面对接。37个村列入城中村和旧村改造计划,新增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65%。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城乡垃圾清运一体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七)生态建设成效累积显著。“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环保投入12亿元,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节能目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取水量比“十五”末分别下降22.1%和20.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消减了21.6%和8.7%,完成上级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八)社会事业逐步惠及全民。从新生到养老,从学习到就业,从城市到农村,惠及全民的民生工程全面开展。投入3.3亿元新改扩建学校17所,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98%,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中段升学率96%。投入1.9亿元,新增医疗业务用房3.2万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近一倍,基本实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半径1.5公里”及城市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标准。保障体系更加完善。7.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参保率95%;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救助体系的补助水平。居住工程惠及全民。在农村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和大龄青年居住工程,在城市实施了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工程。全面实施“惠农工程”,落实了家电汽车下乡、农村学校“食暖行”等政策,完成了34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
4条河道整治,全部实现村村通电视、电话、自来水及连村公路。文化、体育、电视、史志、档案、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面向未来,我区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够协调,一些集体组织经济比较薄弱,维稳基础需进一步巩固;产业层次偏低,城郊农业优势有待挖掘,新能源、新兴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快;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公共服务和民生建设需求庞大,产业对公共服务和民生建设的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瓶颈的制约比较突出,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广阔、动力充足,但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转变发展方式的外部压力加大、内在要求迫切。
从国际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回升乏力,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但经济全球化和格局多元化的趋势不会逆转。大国博弈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对我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但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范围、规模、层次不断拓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移及区域性研发中心增多等因素,将为我区经济转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服务业正步入快速成长期,以新能源等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动力。我区的区情特点及战略选择基本顺应了经济转型的大潮流,经济转型对我区意义非凡。
从区域环境看,作为威海市的唯一市辖区,我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区之一,但历经多次区划变动,主城区与郊区、郊区各镇已经出现“隔离”,协同发展的作用受到影响。从建成区面积看,环翠区所在的主城区面积34平方公里,仅为建成区面积的25%,若不能迅速拓展新城区,我区主城区效应将逐步弱化。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各市区对主导产业的选择趋同,新兴产业竞争更加激烈。拓展我区的城市面积,培育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提升我区经济规模、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从我区经济发展特征看,投资推动和出口拉动的经济仍是我区的基本经济特征,大项目仍是引领我区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外向带动强于消费拉动,“强二优三”,实施高端发展战略,是未来我区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富民强区为目标,坚定不移地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出发点,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强力推动大项目建设,全力改善城乡环境,扎实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环翠奠定坚实基础。
二、指导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强二优三”,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业并举、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坚持统筹兼顾。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统筹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城市与农村、海洋与陆地,加快实施重点区域隆起带动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及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源,以更大的魄力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向改革要发展的动力、优势和空间;以更多的投入提升科技和人才的作用,推动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争创改革创新先行区。
坚持突出特色。把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立足区域优势,实行重点突破、特色发展,避免低效竞争、产业同构,努力培植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板块,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劲集群。
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富民与强区的有机统一,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三、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到2015年突破3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到2015年达到36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3.3∶39∶57.7。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教育质量和结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保障水平明显增强,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环翠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森林覆盖率达到48%以上,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80%,水、气、暖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5%。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以上,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第三章 优化区域布局,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十二五”期间,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贯穿并统领全区经济发展、民生工程和其他各项工作。打造集聚能力强、生态环境好、文明程度高的魅力城市,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基础与前提。
一、优化区域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环翠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定位是“一轴两线、三园三区”,一轴是:围绕新威路、青岛路、江家寨立交桥这一发展轴,打造以金融商务、商贸物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带;两线是:以海滨路、环海路幸福海岸线为依托,打造度假观光、体育休闲滨海旅游线;以环山路为依托,打造里口山、仙姑顶宗教文化及休闲观光旅游线;三园是:突出张村机械电子产业园、羊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桥头威海临港科技产业园的支撑作用,打造以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优势产业集群;三区是: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努力在全市争创“蓝色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先进制造业、金融商贸业和城郊农业,突破的重点方向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兴服务业、社区管理及社区服务业。到“十二五”末,把我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居民文明幸福的生态滨海名城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知名城区。
二、做大做强主城区
“十二五”期间,要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34平方公里的中心区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突出特色、保护文化”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全面提升主城区的核心量能,向北向南拓展将孙家疃镇和温泉镇的大部分区域,融合到主城区发展的规划之中,形成向北延伸到北海、向南拓展到正棋山的更广阔的城市发展空间,使我区拥有的主城区发展面积扩大一倍以上,主城区地位更加名副其实。
进一步夯实主城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等中心地位,以打造金融商务中心为龙头,积极发展各类城市业态,把我区建设成全市的金融服务集聚区、高端商务集聚区、新兴服务业示范区。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功能,以建设“文明、幸福、平安、绿色、健康”社区为抓手,创建全国一流的社区管理品牌,形成全国一流的社区文化。进一步厘清城市资源,实施“五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新兴业态,力争中心城区税收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翻番。
竹岛街道办事处。竹岛街道办事处是发展潜力大、张力大的城区。“十二五”发展定位是发展为国际性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金融服务业和高端商贸聚集区,要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在城市改造和项目建设中预留、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做大做强服务业,重点打造北竹岛—金线顶台湾商贸区、青岛路(绿轴改造)总部经济和行政机构聚集区、望岛—仙姑顶旅游商务区、南竹岛—西山商务区四大板块。“十二五”时期,要对现有和拟建商务楼宇重新设定功能,完善概念包装,完善配套服务,培育一批“一二五”楼宇项目(单体商务楼宇每年实现税收过10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为主城区发展楼宇经济提供新经验。
环翠楼街道办事处。“十二五”发展定位是“打造城区高端商务区,培育金融服务区,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金融保险业、珠宝首饰业、婚纱摄影业、酒店连锁业、休闲娱乐业、文化创意设计业及进出口贸易等8大业态,更加突出社区建设、城市环境改善,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承接力。“十二五”时期,要深度挖掘威海文化,运用多种现代手段,以“欢乐威海”或“印象威海”的模式,把威海湾打造成知名旅游品牌。
鲸园街道办事处。鲸园街道办事处是威海最具历史底蕴的城区,是威海市政府机关所在地,也是威海驻军集中区。“十二五”期间,要按照“环境优美,人居安全,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的要求,重点打造特色韩货聚集区、数码产品聚集区、金融保险和总部经济聚集区,全力服务好辖区市直机关、驻军、老干部及弱势群体,深化街道商会、楼宇支部、“一楼一长”和社区教育学院四大特色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要深度挖掘历史资源,争取形成以英租领事馆、定远舰等为辐射圈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基地;着力包装以经营高端正品韩货为特色的欧玛商城、威胜大厦,使之成为威海最具特色的韩货购物区。
孙家疃镇。孙家疃镇是威海市区后花园,发展定位是威海市城市会客厅和高端商务集聚中心,产业定位是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期间,以设立省级北海旅游度假区为契机,在搞好回迁房项目和已开工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以住宅项目为主的开发,预留更多的空间发展商务、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可持续发展产业。镇驻地、葡萄湾板块重点发展商务服务、商贸流通、休闲旅游、酒店餐饮等产业,伴月湾板块重点发展体育休闲、健康疗养、商务服务等产业。“十二五”期间,孙家疃的核心任务是发挥山、海、岛等资源优势,培植可与刘公岛相媲美的大型旅游景观,为社区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发挥“铁人三项”品牌优势,打造全国知名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品牌。
温泉镇。温泉镇是威海市区南大门,产业定位是服务业和城郊农业。“十二五”期间,以青岛路、疏港路为主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依托交通优势集中发展一批专业市场和物流项目,重点建设城市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集散商贸物流区;依托正棋山、五渚河、地热等元素重点打造集休闲、体验、购物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依托近郊优势重点发展集种植、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城郊农业;依托镇驻地及村庄的拆迁改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把温泉镇打造成城市功能明确、业态丰富、管理科学的威海市区南部新城。“十二五”期间,温泉镇的核心任务是,在城市建设上确保新城区的现代化品质,在服务业的发展上实现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的格局。
三、整合提升西部区域,实现向城市转型
该片区以双岛湾为中心,傍依、环绕里口山,包括张村、羊亭2镇,既是全区工业经济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又是全区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十二五”期间,要以交通建设、管网敷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扩张提升张村机械电子产业园,全力推进威海羊亭新能源汽车新产业园区,形成“张羊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
张村镇。张村镇是威海市区西大门,基础设施、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等要素已具备城市特征,发展定位是经济发达的现代化新城区、全区工业经济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十二五”期间,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配套后运行,先地下后地上,生产性与生活性并重”的原则,建设功能分区科学、城市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在空间布局上,重点打造常住居民区、企业服务区、行政办公区、商贸物流区、工业聚集区和休闲旅游度假区等6大功能区。“十二五”期间,张村高端制造业要实现大扩张,服务业要实现新突破,城市和社区管理要上新水平,以研发为核心的张村生产性服务产业园区要打造成全市的示范园。威海城市空间呈沿海和环里口山扩张的态势,必须大手笔规划、保护性开发、高标准建设里口山景区,宁缓勿滥,做成文化底蕴丰富的精品工程、城市核心地带旅游地标。
羊亭镇。羊亭镇位于四区结合部,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定位是环里口山城市带的靓丽组成部分、四区之间高端制造业隆起带、全市新能源汽车核心发展区。“十二五”期间,要切实贯彻“夯实基础,韬光养晦,以点带面,适时对接”的发展方针,在产业选择、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充分利用城郊镇的区位优势,主动与经区、高区、工业新区、双岛湾新区及张村镇接轨融合,高起点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未来发展的大框架,按现代城市的标准搞好镇驻地及周边村的改造,按高端、高效原则培育项目、产业,使羊亭成为全市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效最明显的区域。“十二五”期间,羊亭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形成环里口山发展的城市构架,先进制造业项目招商和建设取得新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
四、全力扶持桥头镇新突破
桥头镇的特点是生态环境优良、农业基础良好、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发展空间巨大,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突破桥头战略,其发展定位是高端、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市区“退二进三”项目的承载区、城郊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按照“拉框架,夯基础,建载体”的发展方针,高标准建设威海临港科技产业园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镇驻地改造和石家河两侧商住开发,形成与临港科技产业园相匹配的商住服务区;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扶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规模化城郊农业,把桥头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模范镇。“十二五”时期,争取在临港科技产业园的拓展和承载能力的提升上实现新突破,高端制造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打造市民的安全食品基地、休闲体验基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五、加快打造蓝色经济区
紧紧把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依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威海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及《环翠区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切实组织实施好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海洋特色鲜明、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良好、带动能力较强的蓝色经济体系。

第四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奠定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一、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城郊农业
依托区位优势,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规模化的城郊农业体系,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加快发展城郊特色农业。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规模化农业生产,重点发展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民俗、购物等于一体的复合型现代特色农业。依托桥头生态园、温泉开心农场、亚特蔬菜基地等,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城市农业“绿色工厂”。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规范生产操作规程,规范化学投入品供给管理,统一销售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15年我区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020公顷,产品质量认证品种90个,肉、蛋、奶、菜产量分别达到1.1万吨、1.1万吨、1.9万吨和4.3万吨,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对市区的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探索外食产业,延长农业价值链。加强生态林、经济林、沿海防护林建设,重点发展时令无公害水果,加快花卉产业发展。
(二)集约发展水产业。建设国家级海参、扇贝、石鲽、花鲈等名优海珍品集约化养成示范基地,力争2015年全区标准化养殖面积达到92%。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扩大鱼礁海域,完善鱼、贝、藻、参等综合增殖技术,力争2015年海珍品面积达到1万公顷。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设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发展到17家,认证无公害产品20个,无公害养殖品种覆盖率达到95%。有步骤地淘汰近海捕捞渔船,发展大马力远洋捕捞渔船。完善中心渔港服务功能,形成集渔船停泊、水产品交易、休闲餐饮和滨海旅游于一体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到2015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38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2.5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5.5万吨。
(三)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农村与城镇基础设施联网对接。继续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区争取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2亿元。完成全区水利普查工作,进一步完善镇级防汛指挥体系,加强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和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供给、水灾害防御与水生态保护的要求。
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改造提升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及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其由一般加工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升级,抢占行业龙头地位。
(一)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以重大专用设备制造为主攻方向,掌握和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特种车辆制造,依托广泰空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进一步巩固航空地面设备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地位;依托怡和多功能净水车项目,不断研发生产特种专用装备车辆,产品向军民两用、大型化、高精度方向发展。专用装备制造,依托化工机械、海王旋流器、润泽旋流器等企业,进一步提升反应釜、大型风机、旋流器和矿山尾矿处理设备等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通用设备制造,依托双轮、名流等企业,大力发展核电专用泵等高端泵类产品。汽车零部件制造,依托友邦汽车、鸿祥汽车内饰件等企业,重点生产汽车零部件制造、高档汽车内装饰等产品。船舶配套制造,依托怡和船舶机械、金洋造船、西港游艇、中远船舶环保设备等企业,大力发展不占用海区的船舶制造和船舶配套产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改造提升轻纺服装及食品产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植优势企业。依托魏桥纺织等企业,重点发展精梳、高支高密布及精工印染、精纺面料。依托山花地毯等企业,大力发展地毯工艺产品。依托汇泉服装、金猴服装等企业,开发生产各类时装、纳米服装等名优新特产品。依托亿美运动器械、海明威、海滨渔具等企业,大力发展拥有自主品牌的体育休闲产品。依托海洋资源优势,打造宇王、北海、三源等海洋食品加工园区。继续改造提升威海啤酒集团、四海公司等区域优势企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
三、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重点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及制品等产业,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一)重点培育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发展清洁能源为主导,科学论证、有序发展,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系列产品。促进动力电池、军工化学电源产业化、规模化,扶持东生能源扩大产能项目建设,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隔膜材料、正负极材料、集流体材、导电材料、高能正极材料等产品的研发,提高电池容量,缩短电池充电时间。力争到2015年,形成年产动力电池3亿Ah的生产能力。
坚持“重点发展,核心突破”的原则,超常规谋划,打造威海羊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以电机、电池、电控系统三大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为主导,大力推动以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和核心配套设备制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广泰空港、东生能源、怡和制造等为龙头,发挥已有的电动汽车用60kW和120kW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多孔态三元聚合物锂电池、空港及军用特种车辆、12米长纯电动公交车整车及电控系统技术优势,力争广泰纯电动公交车进入国家汽车产业目录。争取东生新能源电池技术开发中心、中科广泰电力电子研发中心列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提升动力大巴电池及控制系统、混合动力和小型车辆用电池及系统、动力电车用电机及电控系统的技术领先水平。按照“瞄准高端、招大引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思路,争取引进大型国企联合发展各类新能源汽车,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新能源汽车配件制造厂商,进一步做强拉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实现整车规模化生产,实现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10%以上。
(二)扶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新北洋自动识别条码技术的领先优势,大力开发自动售票、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等系统集成产品。依托东鑫电子、新北洋,加大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计算机、传真机及扫描仪等整机的生产,增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率达到80%以上。
(三)发展壮大化工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坚持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攻方向,搞好骨干企业和新产品培植,重点发展威高集团可降解骨科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医用材料及医疗制品,三角集团新型子午线轮胎,新元化工氟硅系列新材料,瀚玉化纺非织制布系列产品、光缆用阻水带和超高压电力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系列产品,鸿大商贸紫外线光固化涂料产品。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15亿元。
四、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园区、企业、项目“三大载体”建设,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形成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一)全力打造金融中心区。进一步完善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推动金融生态区建设,打造威海金融中心。以青岛北路、新威路金融一条街为轴线,形成辐射统一路、海滨路的金融中心区,对现有楼宇进行整合,并引导规划建设一批高端写字楼,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空间。重点扶持银行、保险及证券、担保、信托等金融机构到我区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十二五”期间引进金融企业15家以上,其中银行7家,保险、证券、信托等企业8家,金融机构达到50家以上。积极扶持地方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村镇银行,壮大小额贷款公司,争取在组建地方性金融机构方面取得新突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谋划区域产业资本化、资产证券化试点。
(二)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依托山、海、岛、泉、城于一体的资源优势,着力开发“中、西、南、北”四条旅游线。中心城区突出城市观光、滨海度假、商务考察、文化交流等功能,重点开发金线顶、宝泉广场、环翠楼、仙姑顶等标志性项目。西部张村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集宗教文化、影视文化、生态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区。南部五渚河流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集观光、洗浴、度假、休闲、娱乐、保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温泉风情小镇”,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农家餐饮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北海旅游度假区,搞好港口物流、旅游与商贸地产业的融合,打造集渔家餐饮、海洋体验、康体休闲、现代商务等于一体的特色滨海旅游度假福地。规划建设带动作用大的龙头旅游项目,大力推进铁人三项、高尔夫健身、海上垂钓、海上帆船、温泉养生等高端精品景点建设,研究繁荣冬季旅游的景点和措施,着力提升优秀旅游城市的品质。提高宾馆酒店设施档次,积极培育“名吃、名菜、名店”特色餐饮,“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三星级以上高档宾馆8家,餐饮名店15家。紧紧把握青荣城际铁路“一小时生活圈”机遇,推进旅游交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提升出行便利度。打造韩货、海鲜等特色商品的集中消费街区,加大精品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打响环翠区旅游形象品牌,打造国内知名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三)巩固壮大商贸物流业。发挥中心城区物流、信息流集中的优势,以产业带动和消费拉动促进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区域总部、大型连锁超市、百货名品等一批大型商贸业态,促进精品百货店、专卖店和特色餐饮店、特色娱乐店聚集发展,建成全市规模最大、品质一流、业态多元化的商贸商务中心,形成由宝泉广场、银座商厦、海裕城等组成的核心商贸圈,由大润发、侨乡广场二期等组成的台湾商贸圈,由海港大厦、威胜商厦组成的韩货商贸圈,由金蚂蚁汽车广场、蔬菜批发市场组成的温泉物流商贸圈以及张村商贸圈、孙家疃水产品商贸圈。“十二五”末,全区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贸设施达到10处以上,交易额过10亿元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达到3处以上。加强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建立适合居民消费层次,购买便利、安全可靠、遍布乡村的商业网络,打造10分钟商业服务圈。
(四)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业。发挥城市文化中心优势,制定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吸引国内外各类文化产业人才落户我区。以爱威文化产业创意城、“天赐”创作团队、环翠电视台等为依托,加快发展影视动漫制作、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签证类、业务代理类、技术支持类、管理营销类等各种知识型、功能型中介服务企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科技、信息、交易平台服务等专业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依托威海国际铁人三项系列赛和世界帆船锦标赛的成功举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海洋、沙滩、高尔夫球场等特色体育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单项或区域性文化体育赛事。
(五)稳步提升房地产业。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确保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引进国内著名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咨询设计和物业管理公司,大力培育房地产企业,鼓励节能型、环保型房地产项目建设。适应市场消费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降低城市中心地区和老城区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比例,增加商务楼宇、商业设施和高档住宅类房地产项目;在城市新拓展区,加大拆迁安置房、创业人才公寓、经济适用住房等专项用房和商业项目建设,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房地产业发展链,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建材与家居产品贸易,发展建筑设计、室内装饰等衍生产业,积极拓展房产中介、策划、营销、租赁等房地产专业服务,增强房地产业增值能力。
五、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园区经济水平,增强配套能力,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
(一)加快园区转型提升。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为方向,引导生产要素和区域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吸引最新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壮大和基地建设,集中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建设创新型园区,使“三大园区”都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
(二)培育大企业团队。继续落实择优扶强政策,鼓励现有大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引进与我区产业相适应的强企、国企和世界知名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和品牌的管理与保护,打造品牌环翠。到2015年,培育销售收入过200亿元的企业1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
1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2家以上;培植中国驰名商标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5个。
(三)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参与打造威海市六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两大行业,改造提升机械设备、轻纺服装等传统行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金融业、物流业、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旅游、社区、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互动,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到2015年,省级服务业重点
园区达到2个,三大重点园区集聚效应显著提高。

第五章 争创改革创新先行区

适应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需求庞大多元的新要求,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抓改革强动力,以创新求突破,靠开放增活力。
一、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模式转型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制度、管理、理念等创新,形成全社会创新的格局。
(一)明确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和路径。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农业生物等技术密集型领域,加快引进高端项目和国内外领先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机械、化工、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制造业领域,通过技术改造和嫁接改造提高行业科技创新水平。
(二)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研发投资机制。积极推动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到2015年,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6家以上。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推进国家专利试点区建设,到2015年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000件和9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申请量的20%以上。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确保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财政科技拨款占一般预算收入支出的比重达到1.5%。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2%以上。支持社会力量进行风险投资,参与兴办科技孵化器和中介服务机构。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组织实施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国外科研机构直接挂钩,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争进风险投资和战略性投资者,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培育和发展企业创新文化。鼓励企业开展“标杆工程”,选择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进行模仿、赶超,迅速提升竞争力。
(四)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抓好企业改制扫尾工作,强化改制企业的监管,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和重组,逐步改变“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与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引导企业提高上市意识,抓好上市资源培植,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和战略性投资者,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培育和发展企业创新文化。鼓励企业开展“标杆工程”,选择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进行模仿、赶超,迅速提升竞争力。
二、全方位提高开放水平
设区以来,我区外贸依存度平均在75%以上,进出口总值约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倍,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经济体特征。“十二五”期间,坚持对内与对外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继续深化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韩日市场,开拓欧美、中东、非洲等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质量、安全、环境、技术、劳工等国际标准,创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拓展贸易方式,优化发展一般贸易,转型发展加工贸易,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和应诉机制,提高企业规避贸易壁垒的能力和应对贸易壁垒的水平。“十二五”期间,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
(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按照“三个体现”(体现在土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上、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体现在税收潜力上)的要求,坚持引进项目与发展产业集群相结合,引进先进制造业与引进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引进资金与引进智力技术相结合,着力提高项目质量和水平。鼓励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国际风险投资、国际融资等方式加大对国际金融资本的利用。“十二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3.2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长15%。
(三)完善国内外合作交流机制。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拓宽对外投资的区域和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收购品牌、企业和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原材料和市场网络资源。密切同韩国仁川广域市中区厅的友好联系,强化港澳台及海外华侨联谊会的对外推介作用,营造良好的亲商、爱商氛围。坚持对口帮扶与经济合作相结合,大力实施“西输东接”劳务工程。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理顺区镇权责、财政关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镇级服务水平。强化各镇产业带动功能,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进一步提高和扩大镇村交通、供水、供热、供气等管网与城区主网的对接水平和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满足各镇建成区快速扩大、人口急剧增加的需求。积极推进张村镇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温泉镇市级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二)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三置换”,即“集体资产所有权、分配权置换社区股份合作股权,土地承包权、经营权通过征地置换基本社会保障或入股换股权,宅基地使用权参照拆迁办法置换城镇住房或置业股份合作社股权”,促进土地的集约开发和利用,建立统一、公开、政府主导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拓展发展新空间。“十二五”期间,孙家疃镇和张村镇要基本完成全部村庄改造,温泉镇要完成规划区内的村庄改造,羊亭镇和桥头镇要完成镇驻地规划范围内的改造建设。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拆迁政策,稳妥有序进行村庄整合、迁村并点,实施组团式开发,实现居民生活方式、居住模式、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对人均土地较多、以农业生产为主,且不适宜推行改造的村,因地制宜,加大环境整治,发展城郊农业,并积极引导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三)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加快城乡均衡发展。统筹城乡就业、户籍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转移农民、被征地农民的保障制度。“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四、完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创新型政府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创造吸引人才、激励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夯基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加快建设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和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进行改革。
(二)创新政府运行管理体制提效能。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深化监督体制改革。改革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干部实绩考核机制、民生建设评价机制、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完善发展理念,提高工作效能。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基本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流程网络化、办公工程无纸化、审批服务一体化,提高电子政务决策服务、应急指挥、协同办公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创新公共服务促发展。在继续加大公共事业、民生建设等公共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市场、改善金融、构建园区、重塑文化等公共服务。加大对市场的战略性研究,尤其是针对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培育等调研,指导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整合、提升。积极培育资本市场,打造金融中心区,积极尝试资产运作,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和大型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完善创业环境,建立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引领全民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促进特殊人群的创业发展。完善创业小额贷款政府贴息制度,形成全方位的创业促进体系。
(四)创新财政管理和投资体制增潜力。探索增收节支和经营财政的新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大力培植财源。创新税源管理机制,完善纳税服务、信息管税和内控监督体系。统筹区域国有资产、城市资源、土地资源、海域及山岚资源,依托政府的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本运作,促使其转化为地方发展的重要资本,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切实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第六章 全方位改善民生,建设幸福环翠

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顺应全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以扩大供给、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主线,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全面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提升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满足感,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民共建共享。
一、建设文化强区
发挥中心城区优势,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机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使用效率。
(二)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建立健全以区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街道和乡镇文化设施为依托、以村和社区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威海影院重建和侨乡综合娱乐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功能建设,申报“国家二级文化馆”。完善镇级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信息工程设施,争取每一个社区居委会都有功能完备的文化活动室,“十二五”期间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争创“全省文化先进县”。
(三)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在继续推广仙姑文化、海洋文化、“5·23”歌咏会、广场纳凉晚会等重大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庄户剧团会演、社区文化活动、企业文化交流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威海独特的人文底蕴,大力弘扬民间艺术、传统艺术。设立区级文化艺术奖和文艺创作基金,提高文学艺术创作和表演水平。
二、建设教育强区
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三大主题,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普及化、继续教育终身化,构筑现代化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和经济的联动发展。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投资3亿元新建改建望岛小学、威海八中、孙家疃小学、威海七中、望海园学校、温泉中学、半月湾中学、羊亭小学等8处学校,投资1.2亿元对老旧校舍和信息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使全区中小学校数量由32所增加到36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增加280个教学班,切实解决大班额的问题。到2012年达到山东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到2015年,小学、初中平均班额分别控制在40人、45人以内,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学校总数的90%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二)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逐步做到就近入学,充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使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和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100%和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保持在98%以上。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贫困学生、遭受重大灾害学生资助、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室建设,所有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和管理服务水平达到A级标准要求,每所中小学校配备1名专职医务人员。
(三)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优化农村幼儿园布局。到2015年,镇中心园总数达到6处,全部达到市级示范园标准,所有镇全部创建威海市农村学前教育示范镇,争创山东省学前教育示范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以上。
(四)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技能型人才、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突出位置,加快建立服务型职教体系,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支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多层次、多门类的高、中级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成人学校、电大、职业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拓展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教育方式,鼓励发展各类教育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继续发展社区教育,健全城市社区、镇(街)社区、村民学校教育网络。
三、建设卫生强区
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和居民健康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资4亿元新建改建威海卫人民医院、度假区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孙家疃卫生院、温泉卫生院、竹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以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为基础,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医疗服务、康复治疗、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于一体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全区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4处,专业防保机构1处,镇卫生院5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处,村卫生室119处;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7.9人、床位数6.5张。
(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支持社会资本兴办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医疗卫生机构,鼓励发展特色医疗和生命健康产业,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办医格局。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服务监督,提升医疗水平,改善就医环境,控制医疗费用,健全完善医患沟通评价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全区社区服务卫生机构、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三)完善城乡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经济发展与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长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推进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四)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1处省级中医特色卫生院,5处省级中医特色卫生服务中心(站),10处省级中医特色卫生室建设。
四、扩大劳动就业
(一)完善就业服务。健全区、镇(街)、村(居)就业服务网络,不断推进就业服务的信息化、专业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管理,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失业情况统一登记制度和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建设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体系,转变择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力争“十二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二)强化劳动监察。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制止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劳动工资、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权益。
五、健全社会保障
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确保保障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断提高,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一)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促进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巩固和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加强制度衔接,提高保障标准,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救助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支撑,其他救助和社会捐助、帮扶为一体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三)做好老年人社会保障工作。投资1.8亿元建设威海老年公寓四期、环翠楼老年公寓、张村老年公寓、孙家疃老年公寓、望岛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服务设施,适应社会老龄化趋势和社会化养老的需求。鼓励推广居家养老,积极实施“夕阳工程”,对高龄老人给予高龄补贴,对空巢老人给予爱心帮助,对孤寡老人给予家政服务,不让一个孤寡老人无人照顾。增加老年事业财政投入,改善老年人生活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鼓励、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倡导邻里互助,帮助高龄、患病老年人。
(四)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创新住房保障体制机制,着力发展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逐步形成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农村大龄青年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改造和商品住房协调互补的住房供应体系。合理确定住房保障范围和对象,明确住房保障标准规范,转变住房保障方式,力争解决全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六、协调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推动街区人口信息联网,建成区域人口信息库,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健康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继续推进优生优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重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达到48%。大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提高承接综合体育赛事的能力。加强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支持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康复、就业等权利。同时,高度关注电视、红十字事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气象、史志等事业的发展。

第七章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环翠

加强社会管理的法律、体制和能力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强社会管理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把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创建群众工作的示范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完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发挥群众工作部职能优势,通过五个层面满足群众的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体系,满足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健全覆盖城乡、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管理体系,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建立群众走访常态化机制,开通各类便民服务热线电话、发放便民联系卡、设立监督投诉电话,畅通社情民意沟通交流渠道;完善就业、创业环境,激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潜力,表彰群众的创造性工作;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村、居、企等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搭建公平、公开、公正的群众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二)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完善五个环节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为民办实事主动解决群众的基本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各种便民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提前预测、防范、化解合理疏解各种利益纠纷和矛盾;通过耐心细致、方法合理的工作,真心实意地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妥善解决正常的上访问题;通过经常性的走访、真心实意地关怀,辅以必要的法律程序,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加强社区建设
按照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居民自治的原则,建设“文明、幸福、平安、绿色、健康”的新型社区。完善社区管理。加快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社区发展和管理的机制。深化社区服务。重点推进面向社区贫困家庭、老弱病残、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性服务,面向失业者的再就业服务和居家养老的社会化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初步建立覆盖社区全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多样化文体娱乐活动,着力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和教育水平。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公用设施和市政绿化建设,推进社区绿化、美化、净化进程,建设生态城区。强化社区治安。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打造专群结合的社区防范体系。
三、强化社会公共安全服务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环翠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关爱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妥善处理涉及征地、拆迁等利益关系的问题,严厉打击制假贩假行为,让群众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环翠。
四、加快“两型”社会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到2015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0.67吨标准煤,取水量降低到11.2立方米。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期间,投资3亿元完成城市老小区综合改造,投资4000万元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1亿元完成张村河、羊亭河、五渚河、石家河等重点河道的综合整治和景观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完善项目环境影响、能效评估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展全社会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建立以社区回收为基础的回收网络,加快建设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及废电池的回收处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建立覆盖全区的废品回收利用网络,推进生活垃圾的转化利用。强化城镇污水处理,重点区域和城镇污水截污率和处理率均达到100%。巩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加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生态工程,建成一批不同类型的生态园区和示范村。
五、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民主法制和廉政建设。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和对重大事件的决定权,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居务公开等制度,建立群众建议征集制度,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社会公示、社会听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完善诉讼、仲裁、人民调解等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健全诉调、检调、公调和访调对接机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建设法治环翠。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统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不断健全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深化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建双拥模范区、文明城区及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全区人民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用优秀的作品凝聚人;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大力开展优秀文化传承活动,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第八章 强化支撑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强化项目带动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引领大发展,以大投入带动大产业。“十二五”期间,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对外合作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推进服务业、制造业、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业和生态环境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400亿元。政府财力集中用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及各项需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农业项目建设。构筑中心城区现代化基础设施功能优势,继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建改建公路224公里,城镇供水、排水、排污、供热、供气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强化人才保障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培养造就一支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围绕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实施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支市场拓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团队建设工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社会工作示范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由现有的5.1万人增加到7万人。坚持“有能力就有平台,有成绩就有职位”的原则,通过建立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激活人才的创新、创业激情。
三、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建立多种融资平台,发展信贷、股票、债券、信托等多种融资形式,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将大型基础设施和重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列入市级及以上建设项目盘子。加强政府与银行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机制,积极推介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贷能力强的项目,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积极吸引海内外投资机构、跨国公司等在环翠建立分支机构,用活用足上级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
四、强化土地及海域节约集约利用
以科学发展、节约集约用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为主线,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有关城乡加大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依法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拓宽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促进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域制度,合理利用海岸线和海洋资源,依法、科学开展填海工程,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为今后发展预留土地空间。探索建立土地收益调节机制,利用经济手段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探索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简化程序,强化监督。
五、优化发展软环境
进一步增强“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系发展”的意识,着力营造团结奋进的舆论环境,着力营造宽松稳定的政策环境,着力营造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着力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着力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网络化建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努力营造规范、便捷、低成本的商务环境。继续完善政府与内外商常态化交流的各项制度,建立“关贸、银贸、税贸、检贸”协调机制和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重大项目提供“直通车”服务,完善快速反应、综合协调和跟踪服务机制,提高引进大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