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计划与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9&rec=84&run=13

【概况】 2011年,市发展和改革局(简称发改局)设秘书科、综合规划科、投资科(行政审批服务科)、社会事业和商贸发展科、经济发展科、经济体制改革科等6个科室,辖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服务业办公室2个一级事业单位,编制30人,其中事业编制14人。2008~2011年,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①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成效斐然。充分发挥在对上争取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主渠道作用,将对上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坚持平时工作和利用活动集中争取相结合,成功组织“进京双争取”、“西洽会”、“渝洽会”、“喀交会”等活动。在项目争取方面,抢抓机遇巧运作、将区域性扶持政策作为争取的新重点。肥城被列入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市、现代盐化工基地被列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等。②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监管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由2008年的19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29.2亿元,年均增长18%;4年累计完成投资1072亿元。综合利用产业目录、核准备案等多种手段,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坚决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8年的10∶60∶30优化为2011年的3∶51∶46。重点项目建设开局良好,实行“四定三表”和月调度制度,4年实施投资过亿元项目316个。项目策划成绩突出。围绕国家、省市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调整策划思路,创新策划方式,谋划30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储备后劲。③综合计划管理和改革成效显著。2009年,编制《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分别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委全委会和市十六届四次人代会审议并通过,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年度计划提交人代会审议通过,加强计划管理,做到月调度季考核,年末提交人代会审议通过。改革改制成绩突出。4年参与有关企业的规范改制和破产重组,稳妥推进市直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
(韩立新 杜 伟)

【“十二五”规划制定】 2009年11月,编制《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至2010年底完成编制工作。2011年3月,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分四篇、十五章。第一篇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包括“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二五”发展环境;第二篇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包括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基本思路、发展目标;第三篇发展重点与政策取向,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城乡一体化、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电力运输水利、社会发展、体制改革等;第四篇规划实施与规划保障,包括构建内需主导增长机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发展环境、搞好规划实施。
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主题,以“实施转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跨越发展、务求争先进位”为主调,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改革开放的导向、创新驱动的策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推进生态环境优化提升,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纲要》提出“十二五”发展成为承接省会城市群产业转移的重要功能区、泰安经济社会发展高地、全国有机农产品第一市(县)、工业制造业强市、北方桃源名城的目标定位。
发展规划。全市生产总值2015年突破85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8.33万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2560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58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突破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50:45;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全社会科研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以上;城市彰显特色魅力。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37万人,跨入功能完善的中等城市行列,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基本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6‰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9.5%。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更加合理利用,水资源供求矛盾有较大缓解,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工业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人民生活幸福殷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3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16200元。这些目标的确定,注重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紧密衔接,既注重统筹兼顾,又坚持长短结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更加突出科学发展和民生建设,更加突出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
(陈 强 胡 瑞)

【“十一五”计划执行】 “十一五”期间,是肥城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491.68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20.6 %,与“十五”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7.32亿元、286.35亿元和168.01亿元,年均增长10.2%、18.4%和29.0%。实现人均GDP50228元,比2005年增加30224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7530美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年均增长22.7%。肥城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列第47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1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26位,跻身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
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1.9:63.7:24.4调整为2010年的7.6:58.2:34.2。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有机菜、肥城桃、“两菜一粮”、干鲜果品、速生用材林“五个10多万亩”的种植格局,巩固发展粮油、蔬菜、果品、畜禽、木材“五大加工运销体系”。有机蔬菜面积17.8万亩,林木覆盖率38.3%。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81个,土地流转面积9.8万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6%;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巩固扩大甲酸、纤维素醚、精密铸造、酒机设备、特种钢材、强磁材料、节能电气等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优势,壮大玻纤制品、石膏建材、生物质能、节能光源、太阳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培植形成煤电能源、冶金机械、建筑建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产业”全部达到60亿级以上,其中4个突破100亿级。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22家,比“十五”增加155家,其中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193家过亿元,195家利税过千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065亿元、利税13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3.4%和35.6%。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3家;三产服务业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进一步改造提升,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农村消费网络进一步完善,各种便民农家店分布全市乡村。2010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8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8.6%,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服务业重点城区先进单位,被商务部命名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和全国24个先进市之一。
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5年累计完成资产投资991.5亿元,其中工业投入526亿元,分别为“十五”期间投资总量的3.3倍和2.8倍。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千方百计对上争取、对外招商,5年实现招商引资462亿元,其中对上争取资金33.7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4.1倍和4.5倍;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5年建设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302个,累计完成投资453亿元。
城市建设呈现新亮点。致力于建设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北方桃源名城”,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联动对接,铺开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开辟古店新区建设,实施老城区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龙山河带状公园、白云山公园、金街、水街等“四园”、“四街”、“四路”、“一高层组团”等城市重点工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区面积拓展到44.3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31.2亿元,新修和改造公路845.38公里,全面实现乡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等级公路。全市等级公路密度181.04公里/百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51.3%,石横镇被评为国家园林城镇。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耕地实现总量平衡,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十一五”任务目标。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取得成效,农村税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得到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局良好,完成市(县)新一轮机构改革。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5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15.6亿美元,其中出口累计完成9.2亿美元,年均增长13.7%,连年保持泰安市首位。实际利用外资累计8.2亿美元,年均增长61.1%。
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89元,分别是2005年的2.2倍和1.9倍。居民金融余额143亿元,是2005年的1.8倍。70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96.9%。启动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10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按月发放养老金,46万名适龄农民纳入社保范围,90岁以上老人享受政府生活补贴。
协调发展形成新局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泰安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88处,农村教师工资实现市级统筹发放。农村标准化卫生室369处,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有线电视入村率100%,“农家店”856个,农村便民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多次荣获泰安市综合考核一等奖,乡镇服务站完成标准化建设改造。城市社区由8个调整为16个,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文明、平安、和谐肥城建设全面推进,“鲜花送文明”和“农村道德评议”活动深入人心,“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工作成效明显,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得到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倾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捐款捐物总值5900多万元。连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统计、气象、史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矿区农村搬迁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文化体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迈上新台阶。
(李 军)

【重点建设项目】 推进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做强转型升级载体。
一是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沪高铁沿线和美国、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利用桃花节、品桃节、“西洽会”、“新洽会”等经贸洽谈会推出策划项目。做好项目推介,重点引进财税贡献大、吸纳就业多、有利于群众增收的项目。策划300个过亿元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争取到100个项目列入市以上重点扶持项目。实施集中开工和联合预审推进等机制办法,强化落实指挥部作战的运行机制,督促项目按节点进度加快推进。发挥财政资金的“酵母”作用,汇聚各类资金。加大土地指标争取力度,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解决项目用地问题。
二是开创园区发展新局面。科学界定“三区四园”功能定位,加快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园区管理体制,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加强综合监测分析,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以新兴产业开发区和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两翼,以“四大园区”和镇街项目集聚区为支撑,独具特色的“两带三区四园”园区经济发展体系。
三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汇总上级扶持政策,编制对上争取指导目录,重点争取区域带动能力强、对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支撑作用的大项目。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两个符合”,坚持重点时段集中争取与平时分别争取“两个结合”,高质量策划项目,高频度对接争取,确保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落户肥城。完善“五纵五横”市乡路网规划,实施东西部开发,建成省级开发区。新农村建设、基础建设成效显著。首期建设2×100万千瓦机组项目,计划总投资80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泰聊铁路工程,已列入山东省铁路建设规划和全国铁路网规划。围绕加大投资,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鼓励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对上争取、嫁接改造、膨胀规模等方式上项目。在项目布局上,引导支柱产业、骨干企业、优质项目重点向高新区、汶(阳)边(院)、石横三大板块倾斜,实现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争取超额完成三大板块投资计划。
四是落实包保责任制。实行市大班子领导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制,对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名单的项目,分头健全工作班子,安排一名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倒排工期,督促进度,跟上服务,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五是加强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投资程序,把好产业政策关,坚持“八项必要条件”,建立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论证联席会议制度、投资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投资调控管理的长效机制。履行对重大项目的稽查职责,加强国债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跟上调度检查,跟踪问效,提高投资效益。在镇街、部门和项目单位之间建立运转高效、措施有力的服务平台,建立协调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建设运转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共促项目建设的良好局面。
(陈春荣 李 军)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加大投资力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增长。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2亿元,实施316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其中183个竣工投产。共引进市外资金40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对上争取25亿元。高新区、石横、汶边三大经济板块聚集效应日益显现。项目建设与投资工作在泰安六个县市区中位列第一。①强化投资引导。引导投资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重点投向社会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节能环保、能源、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转方式调结构的促进作用。②抓好项目建设。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本信息,筛选、建设一批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加强重点项目监管和调度,实行市级领导干部“领办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加大策划争取力度,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落户。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以优势企业和优质资源链接产业资本,主动承接辐射带动。搞好对上争取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落户肥城。充分发挥部门在对上争取方面牵头抓总的作用,主动争资金、引项目,每年组织进京“双争取”活动。加大企业上市力度,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实施全民创业战略,扩大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范围,完善民间投资担保机制,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④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坚持“依据要充分,权限要合理,材料要齐全,办理要快速,程序要严格,效果要良好”六个原则,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按照“六项必要条件”的要求,多次迎接国家、省市组织的新开工项目和专项清理检查活动,按照“有保有压”原则,清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双高”项目,开展楼堂馆所清理和小火电关停工作。
(赵恒泉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