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人民武装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9&rec=80&run=13

【概况】 2008年,市人民武装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建制,正团级单位,设部长、政委、副部长兼军事科长各1人,编制员额10人(含士官1人),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辖民兵武器装备仓库、民兵军事训练基地2个地方二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分别为7人和9人。至2011年,市人武部机构及人员编制未变。4年间,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聚焦打赢,注重统筹兼顾,狠抓工作落实,高标准地完成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为龙头的各项工作,人武部全面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开创新的进步。2011年被山东省军区评为“先进团级党委”。市委、市政府重视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双重领导、双向兼职、议军会议、军事日、现场办公、党管武装、工作述职等制度,主要领导主动管方向,抓大事,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2008年,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市直“4+1”综合考核。
2010年初,市武装部机关办公楼迁建。新办公楼集办公、住宿、招待于一体,主体工程采用主副楼结构,总建筑面积8806平方米。主楼为办公楼,建筑面积6256平方米;东侧为招待所,建筑面积1670平方米;西侧为现役军官周转楼,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办公楼主体为7+1层,半地下1层,地上7层,按照功能需求区分为作战指挥、国防动员指挥、值班、民兵武器装备保管、学习教育、会议、办公、文体娱乐八项功能,新办公楼建成后,将迈入泰安市一流的武装部行列。

【民兵军事训练】 坚持把战备训练工作摆上中心位置,着眼可能担负的应急抢险、维稳任务,不断提高战备训练质量,确保“打赢”需要,调整完善兵员、经济、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动员和防汛、维护社会治安等各种战备方案及兵要地志资料,健全完善人武部机关“三室一库”和人防设施建设,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人防常识教育,坚持组织防空警报试鸣试放,增强市民的人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根据军分区下达的年度训练计划,重点民兵开展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应用训练和民兵对口专业分队“补差”、“接口”训练工作。4年间,确立“干部训练抓能力、勤务训练抓融合、应急训练抓演练、其他训练抓基础”的训练思路。着眼提高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落实省军区和军分区《军事斗争准备三年规划》,贯彻落实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训练大纲,按照“培训一支按纲施训教练员队伍,编写一套按纲施训教案,摸索一条按纲施训路子”的要求,根据编组区域,综合考虑可能担负的任务、现有分队数质量、组训经验等因素,按纲施训试点4类民兵分队。形成一支专、兼、聘结合,专业全面、梯次合理的教练员队伍,编写按纲施训教案11种13余万字,为全面落实按纲施训提供遵循。创新集中训练与分级组训、本级实施与部队联训、基础统训与岗位自训相结合的方法,丰富训练内容,拓宽训练路子,扩大训练范围,提高训练效益。2008~2011年,累计完成40期3703人次训练任务,多次组织人员参加军分区、省军区组织的比武竞赛活动。2010年6月在泰安军分区组织的民兵预备役人员按纲施训比武竞赛活动中取得综合、枪支分解结合及轻武器射击三项第一;2011年8月在山东省军区组织的全省民兵预备岗位练兵比武竞赛(简称“三百万”大比武)中,民兵教练员张衍成代表泰安军分区参加民兵教练“四会”教学比武,取得全省第7名的好成绩。

【民兵组织建设】 4年间,根据民兵工作发展需要,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按照“五个有利于”的原则,调整民兵布局,优化组织结构,逐步实现基干民兵组织向城市和新兴企业转移,突出民兵应急分队和对口专业分队建设重点,克服“有兵无编”和“有编无兵”的问题。全市共编民兵数量74520人,其中普通民兵68560人、基干民兵5960人。基干民兵中,作战队伍120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2%;勤务保障队伍22个分队、1104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18.5%;应急队伍20个分队、925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15.5%;其他队伍33个分队、3811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64%。2009年,根据《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要求,开展基层建设达标活动,联合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全市民兵基层建设达标活动的实施方案》,确立“分类指导、分级实施、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建设思路。至2011年,全市14个镇街武装部和607个民兵连全部完成达标建设任务,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市人武部《精心筹划,科学指导,高起点高标准抓好民兵基层建设达标活动》的经验材料被泰安军分区转发。

【征兵工作】 4年间,依据《征兵工作条例》和上级指示精神,开展依法服兵役教育,严格落实征兵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廉洁征兵措施,挖掘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青年的社会潜力,严把政治、身体、文化、年龄、户口等关口,确保新兵质量。克服“当兵冷,征兵难”的问题,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法规促进工作落实和任务完成。2010年10月,联合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肥城市征兵工作考评实施办法》,围绕完成征集任务和提高兵员质量,完善和落实征兵保证金和征兵工作奖惩制度。在优抚优待政策上,将优抚金发放各乡镇自筹改为市财政统筹,建立优抚金增长机制,全市义务兵优抚金标准由2008年的2000元/年,2011年增长到8450元/年。征兵工作中,坚持把征兵纪律作为保证新兵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制定和完善征兵体检人员目标责任制、政审人员目标责任制、征兵工作纪律、体检站纪律等制度规定。为监督征兵工作廉洁有效开展,邀请地方人员担任征兵监察员,在全市设立征兵举报信箱,公布征兵举报电话。协调市委宣传部、电视台,在《行风热线》栏目上举行廉洁征兵有关宣传和答记者问,增加征兵工作的透明力度。加强对接兵人员的教育,定期组织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走访期间,落实基层武装干部陪同制度。2008~2011年,全市为部队累计输送合格兵员1536人,实现无重大责任退兵。

【双拥共建】 4年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争创新一轮双拥模范城为总抓手,以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任务,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新思路,加大基层双拥工作力度,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巩固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水平。2009年,以贯彻落实“单县会议”精神为抓手,围绕“打造中国桃都,建设美好肥城,共筑美好家园”,组织民兵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动用民兵3万余人次参与社区建设、维护社会治安、旧村改造、“村村通”公路建设、抗旱救灾、预防森林火灾、扑灭美国白蛾等活动。植树节期间,各镇街应急分队队员,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先后动用民兵2300人,植树2万余株。发挥民兵骨干带头作用,开展“一连带全村、一兵带四邻”活动,评选“民兵致富标兵”、“民兵科技示范户”,发挥民兵骨干的引领、辐射作用,投身新农村建设。相继制定、完善《军地领导联席会议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等双拥工作制度。制定《关于支持肥城驻军建设若干问题的规定》、《肥城市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拥军优属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等配套措施。加大优抚落实力度,对1007名伤残人员、509名参战人员、292名参核人员及时发放抚恤、定补金。加强转业退伍军人安置,转业干部、转业士官和退伍军人安置满意率100%。

【国防教育】 2008~2011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以学习贯彻《国防教育法》、《国防法》、《兵役法》为主线,把国防教育贯穿于年度工作之中,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动员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自觉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计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纳入双拥共建计划、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纳入人武工作计划,依托民兵训练中心(基地)等国防教育主阵地,开展爱国主义、形势战备、人民战争思想教育和国防法规宣传,扩展国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结合“五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国防校园行”、“国防教育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坚持评选“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推动全民参与,国防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全市设有民兵训练基地、泰西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和陆房烈士陵园三处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投资50余万元,修缮陆房烈士陵园。同年,召开“纪念八路军第155师东进抗日暨陆房战斗70周年座谈会”,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第二炮兵原副政委罗东进中将参加纪念大会。2011年,投资近万元更换完善民兵训练基地国防教育展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八一”期间,《今日肥城》集中宣传先进现役、转业退伍军和军属典型。结合开展基层达标活动,全市投入60万元达标建设民兵之家,民兵之家与“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建设相互利用、相互融合,为民兵开展学习教育提供活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