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9&rec=64&run=13

【公共行政服务】 2009年,市委、市政府统筹共建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及其电子监察统一平台。2010年7月,更名为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2008~2011年,荣获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省三八红旗集体、泰山先锋等荣誉称号。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7.61万余件,征收各类规费5.03亿元,限时办结率保持100%,当场办结率超过70%,群众满意率99.8%。
高标准建设“三大平台”。全面打造“三大平台”,启动行政服务工作的“二次创业”。一是高标准建设审批服务平台。办公服务面积由1500平方米扩大到5000平方米。二是高水平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照“管办分离、统一进场、规则主导、强化监管”的运行模式,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事项集中到一个平台统一监管,实行“阳光”操作,通过严把投标资格审查关、专家抽取关、招标文件编制关、交易过程监控关、规则制度落实关,形成交易主体与评审主体“双盲”运行和公共资源交易“规则主导”的运行格局,初步建立制度防腐、机制防腐和科技防腐的新体系。三是高科技建设电子监察平台。设立公共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两个监控室,集中64路视频和200多台电脑的运行数据,视频和网络监控交易全过程和审批窗口服务行为。全程监控审批服务事项运行,到期事项及时提醒,及时核查窗口人员动态,纠正不规范行为。服务窗口安装评价器,受理、领证均要接受群众同步评价,做到“一事两评”。设立综合收件导服台,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带班服务,统一录入服务对象申办信息,按“流水线”作业方式向服务窗口流转,实现从受理到发证整个流程的统一监管,运行数据在大厅电子屏上实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两集中、两到位、两减少”改革。2010年1月,全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两集中、两到位、两减少”改革动员大会召开,推动各部门、单位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做到项目进厅到位,部门对窗口人员授权到位,减少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减少群众找政府办事的成本。全市46个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进驻人员105人,进驻事项208项,部门完全授权窗口人员的事项是156项,占75%。
实施“流程再造”工程。集中清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由395项减少为186项(不含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由3.2个工作日缩短为2.8个工作日。对企业设立实行联合办证,将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申报材料一单告知、同步受理、压茬办理、统一发证,办理时限由30多天缩减至3~5日,最快当天即可“三证”齐全。对基本建设项目,按照“九步走”的程序,同步推进环评、立项、规划等10多个事项联合审批,集中收缴规费,审批时限由大半年压缩到最快34个工作日。
建立重点项目联合预审机制。2011年5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建立重点项目联合预审机制的要求,由中心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同志联合办公,集中把好项目准入关、选址关和落地关,择优选资、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的推进项目落地建设。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只要联合预审各职能部门通过的项目,仅凭科研报告、规划示意图就可立项,其他前置手续在工程招投标前补齐,统筹相关前置手续的办理时间。同时,配备大幅彩色打印机、多媒体等设备,将建设规划、土地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三规合一”,更加直观的研究确定项目定点选址。
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对“城中村”“镇中村”改造、重点建设项目、服务业项目做好指导帮扶。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落实“零收费”政策,累计为农村住房改造减免各类审批规费2.9亿余元。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指挥部分线作战方案,对每个指挥部明确一名班子成员靠上联系服务,专门设立重点项目服务区,将发改、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窗口集中到一起,专人统一受理,分发流转,挂牌督办,采取集中办、优先办、快速办、全程代办等方式,为项目“量身定做”服务。
推行标准化服务。在规范流程基础上,把审批服务要素逐一细化、量化,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覆盖审批服务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先后完成407项服务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实现“岗岗有标准规范,人人按标准履职”。中心机关管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等17项标准被确定为山东省地方管理标准。2010年,中心被确定为“山东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
(赵 刚)

【公共资源交易】 2008年12月设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市人民政府管理。核定编制15人。2009年12月试运行,与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对交易活动实行统一运作。中心建成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3个大型开标厅,3个专家评标室以及交易服务大厅、多媒体监控室、独立答辩室、专家抽取室等场所。按照“管办分离、统一进场、规则主导、强化监管”的运行模式,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事项集中到一个平台上统一监管,实行阳光操作。2011年,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规范被确定为“山东省地方标准”。至年底,共成交各类项目1088个,交易总额87.02亿元,其中,政府采购总成交额12.83亿元,比预算节约2.48亿元,采购节支率16.2%;工程招投标(不含政府采购工程)成交面积580.79万平方米,总成交额60.82亿元,节约资金6.99亿元;土地总成交面积288.87万平方米(约4333亩),成交额17.37亿元,其中商住用地成交2017亩,超起始价1.014亿元。
打造科技防腐的新载体。一是采取视频技术。配备24路高清智能监控,对每次交易过程,特别是开标、评标,实行同步全覆盖监控;设置视频服务器,上网即可同步察看交易现场;对视频进行同步全程录像,资料建档留存,以备随时查阅。二是采取网络管理。建立互联网站,与市政务信息网同步对交易公告、成交信息逐一发布公开。办理业务的有关标准文本、表格可以在网站上进行下载。同时,还将远程视频监控软件挂在网上,社会公众可以随意下载,同步观看交易现场情况,增强了公开透明度。三是采用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管理系统软件,在受理报名、抽取专家、评标等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实行电脑处理,如操作违规,系统不予识别,无法进行后续运行;使用电脑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短信自动告知;评标时使用电子表格核对工程量清单,及时发现不平衡报价等现象。对业务运行数据,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可以随时进行监控、监察,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四是采用其他先进技术。在评标区采用指纹门禁,无关人员禁止入内,通讯工具统一封存,确保评标的保密性。每次开标后,将投标人的资质、资格证书及业绩等有关材料逐一扫描,通过科技手段同步在开标厅电子屏滚动播出,以便交易当事人相互监督。
建设公平公开新平台。实施统一进场交易,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全过程在中心进行,各类交易主体、监督主体进场开展活动;统一信息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告、公示等统一在市政务信息网、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发布;统一交易报名,由招标人或代理机构受理报名变为交易中心统一受理报名和资格审查,受理所有符合条件的投标人、供应商,在开标前严格保密;统一交易规则,围绕市政府制定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土地招拍挂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研究制定各类项目的操作流程以及交易守则、评标纪律等规章制度。印制招标、投标、谈判、报价以及资格预审等统一格式文本。实行技术标与商务标分开、技术标密封评审的办法。通过视频监控、电子评标、加密技术、信息隔离等手段,构建起交易主体和评审主体“双盲”运行制度体系,实现交易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统一监督管理,监察、审计、检察以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派员在监控室全程监督交易现场,交易中心指派一名工作人员作为监标人,全过程跟踪监管交易活动,引入第三方公证制度,市公证处对每起交易活动全程公证的“五统一”制度。
营造诚信规范的新秩序。加强监督管理,严把投标资格审查关。建立投标人、供应商信息库,报名、开标、评标将投标资料扫描和比对审验,在开标大厅电子屏幕公开,接受当事人监督;严把招标文件编制关。随机选取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研究制订招标文件标准范本。代理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通过招标单位、监督部门以及交易中心多次审核;严把专家抽取关。电脑随机抽取专家,短信自动告知,专家评标期间通讯工具一律封存。实行商务标与技术标分开评审,技术标书统一制式并密封投标人信息,专家评审实现评标人与投标人“双盲”运行;严把交易过程监控关。采取智能视频技术,无缝隙监控全过程,设置网络视频服务器,市领导、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通过互联网实时查看交易情况;严把规章制度的落实关。建立健全交易规则,通过网络程序化运行,不符合规则的,无法进入下一步操作,建立有奖举报和诚信保证金制度,对挂靠借用资质、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查实后没收全部诚信保证金,将其中20%奖励举报人。
(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