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9&rec=35&run=13

【概况】 2006年3月,设立中共肥城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为正科级单位,核定编制5人,隶属市委办公室管理,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和谐稳定。4年间,坚持毫不放松地抓好全市新农村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决定,制定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制定新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工作目标及考核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市级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编发《新农村建设动态》,全面掌握全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组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结、评比和表彰工作;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幸福家园】 2008~2011年,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泰安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树牢“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持续推进“三农”工作,不断增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按照“保持连续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的要求,实施六大统筹,推进六个一体化,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夯实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增进群众福祉,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推进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定《建设美好肥城行动纲要》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行动纲要》,分别设置77项、25项综合评价指标。围绕统筹发展、改善民生,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文化建设规划。一是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空间优化,产业集聚,业态提升,集约高效”的原则,构建以“两带三区四园”为主体的产业布局结构;以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为方向,培植蔬菜、畜禽、特色经济林等富民强村“十大产业链”。二是城乡建设规划。搞好小城镇控制性、修建性详规和专项规划,完善社区建设规划。三是土地利用规划。确立近中远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城区、小城镇、农村社区功能更加突出,基本农田、林地、山地得到更好保护。四是文化建设规划。编制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以桃文化为品牌的产业聚集区,培育富有桃乡特色的文化产业。
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特色产业一体化。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针,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增强统筹城乡的产业承载力。一是提升农业有机化水平。立足基础优势,突出增量培优,形成有机蔬菜、肥城桃、两菜一粮、干鲜果品、速生用材林“5个10多万亩”规模种植格局,总面积77.6万亩,其中有机蔬菜17.8万亩,举办六届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肥城桃得到有效保护提升,肥城桃、核桃、大樱桃等特色经济林面积27.4万亩,干鲜果品总产量21万吨。畜禽养殖凸显规模特色,建成全省屈指可数的澳亚万头奶牛项目,引进美国枫叶集团总部落户肥城,成为全国最大的枫叶鸭良种繁育基地。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区、泰山植物园、泰安澳亚现代牧场等特色农业园区86个。二是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1家;推进农业接二(产)连三(产),延展蔬菜、果品、畜禽、粮油、木材五大加工运销体系,引进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1家。三是提升产业非农化水平。跳出农业抓农业、转移农民富农民,实施全民创业,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达到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占到95.7%。
三、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坚持新农村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互动,一体推进。一是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建设“人文、生态、宜居、精致”城市,在改造优化老城区的同时,“东拓、西进、南展、北上”,科学布局功能分区,持续增强承载能力,1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居住。二是建设现代城镇。立足各镇街区位、交通、产业、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小城镇产业集中、产品集散和人口集聚功能,重点打造湖屯—石横、安驾庄—边院—汶阳两个城市次中心。1个镇被评为国家园林城镇、投资环境百佳城镇和全国文明城镇,9个镇被评为省和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镇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点。三是建新型社区。以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为契机,加快村庄融合和住房建设,将全市607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37个新型农村社区,在科学规划引领下,全市共有152个村铺开整村迁建,新建居民楼1889栋、建筑面积778.9万平方米,可安置居民7万多户;完善社区服务,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35个。四是搞好环境整治。推进“四城联创”活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四化两处理”(农村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城乡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一体化),全市所有行政村对村内主要街道实施硬化,硬化街道960公里,安装路灯9600盏,新修改造排水管沟79万米,村内各种公共绿地88万平方米;14个镇街和高新区全部规划建设垃圾集中处理设施,5个农村社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3%和11%;建设“气化肥城”,抓好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天然气通达镇街新建社区的农户天然气使用率达到80%以上。
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从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办好民生实事,提高幸福指数。一是修好路。投资18.4亿元,完成“五纵五横”市乡道路和“村村通”建设,新修改造公路1999.6公里,等级公路总里程2225公里;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行政村全部通客车。二是通好水。投资3亿多元,70多万农民吃上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水”,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检查验收。三是造好林。实施山区绿化、平原绿化、绿色通道、林业育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开发“六大林业工程”,林木覆盖率39.3%,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四是办事业。投资6亿多元推进校舍改造和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投资1.2亿元的西区小学建成启用,铺开投资4.5亿元的城市西区学校和大职教中心建设。通过“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市”验收。村级标准化卫生室369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市乡财政补贴由年人均60.5元提高到110元,最高报销额10万元。五是抓社保。政府投资与群众自我投入相结合,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老人联保供养、农村特困家庭救助、被征地农民的住房就业养老保险五条社会保障线,确保人人过得去,力求人人过得好。六是搞服务。加快“四个延伸”,即推动行政审批和法律服务向乡村延伸,在镇街建立市镇联网的便民服务中心,村设为民服务代理员;推动商品市场连锁经营向乡村延伸,发展农家店969家;推动农业技术服务向乡村延伸,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大培训“两项工程”,农业主推技术普及率和优良品种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 编印《农民手册》,一户一册,免费发放;推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同时,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有线电视入村率、宽带入村率均达到100%;建成农家书屋485家。
五、统筹城乡党的建设,推进基层组织一体化。实施以“村联村,户帮户,支部带支部,共奔小康路”为主要内容的党建“联帮带”工程,构建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一是市乡联动。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力量,落实县级领导联系点制度和“六个一”包保责任制,其中包保1个先进村、1个后进村、1个示范社区;从市直部门和镇街选派160名党员干部到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思想、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包保。二是夯实基础。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足做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权流转、“经营村庄”“三篇文章”,破解村级增收难题。2011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8亿元,村均60万元以上,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村3个、100万元以上的70个。三是创先争优。深化“泰山先锋”工程和“梯级创建”活动,落实“五制一诺”制度,深入实施“党务工作志愿者行动计划”,抓好“基层党建镇街党委书记创新项目”,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创优。
六、统筹城乡各方力量,推进运作机制一体化。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企业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一是财政奖扶。逐年加大市乡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2011年,全市“三农”投入11.75亿元,增长15.6%。二是深化帮扶。在连续三轮开展结对帮村、帮扶资金物资4500多万元的基础上,与选派农村“第一书记”相结合,开展新农村建设“两帮一包”活动,安排1个市直部门、1个骨干企业与1个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三是强化管理。健全村级“三资”管理体制,实行农村资产、资源、资金委托代理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登记集体所有资产资源;实行村级实事“项目化管理”,引导村级办实事、惠民生。四是奖惩激励。完善镇街、部门和新农村建设考核体系,设立10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评选30个经济强村、50个专业村,表彰奖励80名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
4年间,先后荣获中华环境奖、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科普示范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土执法模范县、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市、绿荫城市、农产品流通示范市和建筑业十强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先进县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