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8&rec=5&run=13

肥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二○○六年二月

第一篇 基础环境

“十五”期间的五年,是全市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大步跨越的五年,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展望“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同在,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阶段。
第一章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强力抓好“第一要务”、时刻牢记“两个务必”、躬身实践“三个代表”的施政纲领和“一三三三”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心协力,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2005年完成全市生产总值193亿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19.8%,高于“九五”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25%、28.4%、10.3%。人均生产总值可达到20004元,比2000年增加11887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7.4%。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省经济强县。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果。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8:45:37调整为2005年的10:60:30。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机菜、肥城桃和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10万亩有机菜、10万亩肥城桃、10万亩“两菜一粮”、10万亩干鲜果品“四个10万亩”的发展格局,奶牛存栏达到1.1万头;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禽和粮油“四大加工运销体系”。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67家,五年新增92家;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52.2亿元、利税30亿元,其中有31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50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和食品“四大产业”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的比重达到77%和75%,优势产业培植取得明显成效。商贸流通多业态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05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6亿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15.1%。旅游业的规划开发有了良好的起步。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比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五年累计完成30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86亿元,分别是“九五”投资总量的3.9倍和3.8倍。抢抓机遇策划项目,千方百计对上争取、对外招商,加快项目建设,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
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打了一场攻坚战,原市属89家工商企业成功改制,122家乡镇企业全部完成产权改制。乡镇规模调整和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住房制度、医疗保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等项改革成效显著。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161亿元,北京汇源、上海汇功、浙江宝盛、山东龙大、上海万星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投资。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不断提高,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59亿美元,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4亿美元。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构建路网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内涵,城市经营和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面积拓展到38.3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绿化亮化、供水供气、商贸购物等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被评为“全省园林城市”。顺利实施了高新区拓展西移和体制调整,并成为首批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省级开发区。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上了新水平,小康新村建设加快实施。道路、林业、水利“三项建设”成效显著,极大地改善了发展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规划的“五纵五横”市乡路网提前建成,五年新建和改造公路1356.4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5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37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等级路。
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扎实开展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共建活动,文明、平安、卫生“三城联创”活动蓬勃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体系逐步健全,防控能力全面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治市和依法行政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能力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项,泰安市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6.2%。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加快,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2%。医疗卫生设施得到改善,抗击“非典”全面胜利,防治各种疫情的工作有力有效,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大为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5‰以内,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循环经济和生态市建设迈开新的步伐,分别被确定为全省试点。广播电视、文化、体育、老龄等项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比2000年分别增加3013元和1643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77.8亿元,年均增长12.6%。53.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3%。狠抓“两个确保”和社会保险扩面,包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优抚政策得到认真落实,受益人口达到1.3万人。521个村的群众吃上了安全卫生的“放心水”。
“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全市人民的高度评价。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科普工作先进市、“三五”法制教育先进市和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地区,荣获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工作、就业工作、平安山东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第五、六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在五年来的工作中,面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和非典疫情等各种困难,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泰安市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肥城实际,牢固树立“坚定不移加快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科学发展,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立了“一三三三”的总体思路(高扬跨越赶超这一主题,突出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三条主线,抓牢开放、改革、调整三个关键,培植产业发展、地企融合、创业环境三大优势),明确了抓住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和载体建设“五大重点”不动摇的用力方向,作出了编制产业规划、策划储备项目、积极对上争取、发展循环经济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决策部署,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有力的指导。五年来的发展实践,使我们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知不断深化,思路措施不断完善,积累了在攻坚克难中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为加速肥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综合分析宏观形势和我市基础条件,“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和竞争考验。
未来五年是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宏观形势看,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资本和制造业中心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家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移迅速推进。从发展趋向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势不可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势必推动整个发展转型提升。从肥城自身看,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产业素质明显提高,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建设乡村公路、打造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土地综合开发等举措,特别是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和生态市建设试点,为肥城更快更好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机遇。“十五”期间实施的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商贸、旅游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产生巨大效益。尤其是超前策划的泰湖铁路接轨京九、泰肥一级路延伸改建高速、新上4×100万千瓦大型发电工程、济微路城区段绕城东移、“大水系”建设、2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5万亩塌陷地开发、15万亩高产示范田建设等关系肥城长远发展的大项目,今后几年陆续付诸实施,必将对全市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带动。
未来五年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竞争期。在WTO过渡期结束、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我市面临更广领域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家加大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扶持力度,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发展强劲,省内30强增势迅猛,区域竞争的压力加大。济南都市圈、半岛城市群和鲁南城市带建设,也使我市面临“边缘化”的挑战。我市工业“重化”特征突出,使得调整转型的压力较大。“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进入新的人口增长高峰期,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充分就业、提高人均占有水平的难度增加。城乡差别、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悬殊,也使面临的社会问题趋于复杂,改革发展和保持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新任务新考验,时刻牢记“经济实力不强是最大的实际,思想解放不够是最大的问题,科学发展是最硬的道理,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造福百姓是最终的目标”,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紧迫感、责任感,抓住战略机遇,促进社会和谐,把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篇 任务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三章 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把握的原则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省、市委全委会精神,围绕建设新农村、跨入百强县“这一目标”,抓牢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两个关键”,贯穿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三条主线”,实施科教兴肥、工业强市、繁荣三产、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在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培植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五个方面”搞突破,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按照“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今后一个时期肥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是:
综合实力百强县。跨入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并力争在前两年实现这个目标。
能源电力基地。延伸煤炭产业,发展煤电一体,加快2×30万千瓦机组建设,规划4×100万千瓦发电项目,其中,“十一五”期间2×100万千瓦机组开工建设,打造北方“电力基地”。
工业制造业强市。培强做大钢铁冶金、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石膏加工和新材料为主导的制造产业。
有机农产品中心。以有机蔬菜、绿色肥桃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培育壮大蔬菜、果品、畜禽、粮油四条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蔬菜和绿色肥桃生产加工基地。
北方桃源名城。注重建设“品牌城市”,大力培育“城市名牌”,打造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内外合谐,经济实力、城市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显山、露水、见城、透绿、赏花、品桃”的国家级“园林城”、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城”。
在工作中把握的原则:
1、坚持发展“更快”。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追求有效益、有后劲的高增长、加速度。
2、坚持质量“更好”。一切以“质量效益”为前提,以“造福百姓”为归宿。既注重当前发展、现实效益,更追求长远发展、持久效益。切实做到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坚持外向“更高”。拓展开放的领域、增加开放的内涵、提升开放的层次,全力打造“投资桃乡、富足安康”的环境品牌,精心塑造“开放文明、汇聚四海”的肥城形象。更好地利用外来的资本、更多地借助外力,促进肥城快速发展。
4、坚持转型“更新”。以工业经济为重点,坚持科技创新,实施人才战略,走实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一、三产业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搞好自主创新。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之路。
5、坚持为民“更实”。更加关注民生,全力帮助民富,在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的同时,让群众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更多地享受社会事业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享有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尽快实现“加快肥城发展,建设美好家园,大家共享幸福”的目标。
第四章 发展目标
考虑未来五年我市发展的趋势和条件,与国家和省、泰安市“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十一五”期间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
经济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2010年达到400亿元以上,人均4万元(折合5000美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7:58:3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突破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比“十五”增长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5%,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
资源环境。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更加合理利用。水资源供求矛盾有较大缓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5%。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工业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
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科研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五年内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0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改革开放。行政管理、财税、投资、企业、教育、卫生、城乡管理体制等项改革全面深化。“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4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0亿美元。
和谐社会。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55%。在全面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医疗保健水平明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体育等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01万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突破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达到70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

第三篇 产业发展

围绕提升农业、做强工业、繁荣服务业的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增强基础产业支撑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主导产业的培植力度,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五章 农 业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努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优质、高效、有机为主攻方向,突出规模、特色、品牌,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种植业,稳定粮食生产水平,加快实施优质粮工程,粮食总产稳定在46万吨。加快发展绿色和有机果菜,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打响品牌,抓好有机蔬菜、绿色肥桃“两个基地”建设,2010年有机蔬菜发展到20万亩、绿色肥桃发展到1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蔬菜、绿色肥桃生产加工基地。培植优质蚕茧生产基地,2010年桑园面积达到5万亩。林业,大力搞好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以促进林业增效、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山区绿化、平原绿化、绿色通道、林业育苗和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开发“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到201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65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30万亩,速生丰产林10万亩,种苗花卉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4%。养殖业,抓好规模饲养、优良品种、标准化饲养和动物防疫“四个关键”,突出搞好银宝16万头祖代猪繁育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到2010年,全市畜禽规模饲养比重达到65%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充分利用水库、塘坝和矿区塌陷地开发复垦,发展水产规模养殖。
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依托一个主导产品、建立一个龙头项目、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的思路,发挥有机蔬菜、肥城桃、畜产品生产和林业的优势,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集中培植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银宝、汇源、八戒、富士康、绿龙、弘海、绿源、永大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立品牌,打造名牌,提高农业产业化整体效益。
挂靠市外农产品加工大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到2010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以上,基本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工商、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体系。
搞好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发展现有销售渠道,搞好农产品销售市场建设,健全完善蔬菜、果品、畜禽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突出抓好肥桃销售市场建设。灵活销售方式,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和发达地区的消费市场。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联合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农户提供承贷承还、市场开拓、技术信息等各类服务。不断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社会化水平,鼓励引导农业机械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促进主要农产品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到201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5万千瓦,农机化水平达到85%。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建立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和科技普及网络。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天上水、地表水利用优先,黄河和汶河客水引蓄补源,矿坑排水和城市污水利用同步,城市供水和镇村供水建设并重,城市工业和农业生态用水统筹安排”的总体思路,重点搞好引黄、引汶工程,水库、塘坝除险加固、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在全市形成“河道相连、拦蓄并举、库河互补、资源优化、城乡一体”的大水系开发利用格局。特别要抓住泰安市“引黄入泰”构想实施的时机,编制“引黄”用水大规划,分期实施,加快推进,全面改善肥城水源水利条件。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塌陷地复垦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重点搞好2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5万亩塌陷地开发、15万亩高产示范田、8万亩世行三期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5万亩。
强化“三农”扶持政策的落实。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土地承包、农村税费改革等政策,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继续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
第六章 工 业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培植产业优势为主攻方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加大投入、扩张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增强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实现“6458”的发展目标。即:工业投入突破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0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集中培植优势产业。抓好骨干企业、重点产品、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四个环节,集中培植煤电能源、冶金机械、新型建材、精细化工和食品加工五大产业。煤电能源产业,致力于建设能源电力基地,与驻肥企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进程。稳定现有煤炭产量,积极挖掘煤炭资源潜力,继续做好泰西煤矿建设的争取工作。在确保2×30万千瓦机组2007年发电运行的同时,力争4×100万千瓦大型发电工程首期2×100万千瓦机组尽早开工建设,办好和适度发展背压发电和高效节能热电联产项目,到2010年,区域内总装机容量突破600万千瓦,煤炭电力行业销售收入过50亿元,利税5亿元,打造北方能源电力基地。冶金机械产业,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延伸产品链条为重点,整合市内资源、吸纳聚集市外资源,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工程机械及配件生产基地,促进冶金机械产业实现量的快速膨胀和质的优化提高。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延伸发展四大产品链条:①钢及钢材产品链。全力扶持特钢公司扩张规模、改造装备、调整结构,积极开发高附加值型钢、轴承钢、易切切削钢、钢铰线钢、钢帘线钢等,到2010年,达到钢300万吨、材300万吨、生铁200万吨、特种超级钢100万吨的规模。②铝及铝制品产品链。加快泰山铝电公司发展,提高铝及铝材产品产量。2010年产铝达到7万吨,铝板、带、箔达到5万吨,铝业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③工程机械及配件产品链。以云宇、鲁龙、吉明美、龙泰等企业为骨干,以工程机械桥箱、制动器、斗齿等零部件产品为重点,提高产品与国内工程机械大型企业协作配套的能力和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发展以装载机为主的工程机械整机生产。2010年,达到20万条车桥、40万套制动器、20万套直齿轮、1万套变速箱、20万吨精密铸件、2万台装载机的生产能力。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链。抢抓国内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扩大汽车水泵、万向节、轮辋、索具、手拉器等汽车零部件生产规模;依托中国重汽扩大汽车锻件模具加工规模,并引导工程机械车桥生产向中、重型载重汽车车桥领域拓展;调整汽车橡胶制品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发挥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大力引进外来资本、技术,开发制造特种汽车生产。到2010年形成150万台汽车水泵、600万套万向节、12万套轮辋、10万条中重型汽车车桥、200万条轮胎、500万套汽车V带的生产能力。在突出发展四条产品链的同时,巩固扩大酒精设备、压力容器、农用机械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到2010年,冶金机械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利税30亿元
。新型建材产业,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调整优化传统建材,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把以水泥和石膏系列产品为主的建材产业发展成重要的支柱产业。水泥产业,鼓励发展新型干法旋窑水泥,逐步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积极探索水泥行业整合提高的路子,探索“龙头产熟料、多家搞粉磨”等发展模式,通过分工协作、聚合发展,增创水泥产业新优势。石膏建材,扩大石膏粉、石膏砌块、纸面石膏板、环保速成墙等系列产品。以聚源、国庄等石膏企业为龙头,辐射带动千家万户搞加工,以小群体聚成大规模,把小加工发展成大产业。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粉煤灰砖、页岩烧结砖和硅钙板等新型砖类产品,积极发展石材加工、塑钢门窗、稀土铝材、中高密度板等建材产品,加快石膏纤维的研发生产,并借助“肥城建安”的外向发展优势,把更多的新型建材产品推出去,扩大国内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力争到2010年,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水泥500万吨、石膏粉100万吨、石膏建材5000万平方米,硅钙板2000万平方米,全行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利税8亿元。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和煤化工、盐化工。①膨胀精细化工。以做大现有优势产品为基础,延伸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建成世界知名的甲酸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纤维素生产基地,并使甲酸和纤维素下游产品形成规模,开发纤维素脂、小分子多肽等系列产品。到2010年,达到甲酸10万吨、甲醇13万吨、碳酸二甲脂5万吨、纤维素系列产品3.5万吨的能力。②延伸煤化工。与肥矿集团非煤产业发展相链接,以新型煤气化为用力方向,推动煤化工产品链条向下游衍生,向深加工发展。完善合成氨、氯化氨、硝酸、硝酸铵、复合肥、甲醇等相互关联的产品链条。到2010年,达到合成氨35万吨、尿素60万吨、复合肥15万吨的生产规模。③发展盐化工。科学开发岩盐资源,加快发展盐化工产业,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岩盐深加工基地。以纯碱、烧碱和氯酸钠为主导产品,适当发展真空制盐、医药用盐产品,延伸开发甲烷氯化物、有机硅等深加工产品。形成以30万吨烧碱、30万吨PVC、100万吨精制盐为主导的盐及盐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利税2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打造肥城食品产业“有机、绿色、放心”的特色品牌。大力培植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四大加工运销体系:以绿龙、弘海为骨干的有机蔬菜加工运销体系,以汇源、绿源为龙头的果品加工运销体系,以银宝、八戒、永大为龙头的畜禽加工运销体系,以富士康、安安为龙
头的粮食加工运销体系。以果蔬、畜禽、粮油为重点,推广应用先进生物技术和制造技术,发展深加工,推广绿色化、实现标准化,提升整个食品产业的竞争实力。到2010年,主要产品产量:果蔬饮料35万吨、肉制品20万吨、面粉10万吨、有机蔬菜加工20万吨。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利税5亿元。在突出培植五大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改造提升以纺织服装和造纸、印刷、酿酒等为主的传统产业,通过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现有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突出搞好新产品开发,实现传统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再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走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子,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以中超科技、朝阳电子、瑞科电器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开发软件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及辅助设备。电子信息产品及辅助设备重点支持通信设备、电子元件及组件、多功能和多用途线路板、新型汽车电子产品、特种电子漆包线、光纤产品及其附件的引进与开发。新材料产业,以依诺威强磁材料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强磁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产品。有机高分子材料重点支持新型工程塑料、农药中间体、新型涂料、新型染料及中间体、新型水处理剂等新产品的引进与开发;复合材料重点支持树脂基复合材料、高强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铝塑复合材料等产品的引进与开发;金属材料重点支持镁铝轻质、高性能异性铝合金、新型半导体材料等新产品的引进与开发。生物工程,以大凡神农、银丰生物工程公司等企业为依托,抓住国家支持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重点支持药品、猪血生物制品、生物工程食品、生物工程饲料及肥料等产品的引进与开发。
培强做大骨干企业。落实扶优扶强政策措施,力争实现骨干培植的“14113”目标,“十一五”末,有1家企业销售收入过200亿元,4家过20亿元,10家过10亿元,10家过5亿元,30家过亿元。把加大投入、上大项目作为骨干企业培植的用力重点。“十一五”期间,年均工业投入100亿元以上。集中力量抓好阿斯德灰熔聚煤气化技改、2万吨碳酸二甲脂、4万吨甲酸,肥矿集团20万吨烧碱、20万吨PVC,边院镇1套20万吨氯碱、2套30万吨精制盐,云宇公司15万条工程机械车桥、5万吨精密铸造,米山水泥200万吨旋窑,聚源集团100万吨石膏粉、5000万m2纸面板、70万m2速成墙、260万m2砌块石膏深加工,汇源35万吨果蔬汁饮料,银宝公司肉制品加工等大项目建设,推动骨干龙头企业加快膨胀壮大。把争创名牌、培育品牌作为提高骨干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资源、产业、产品优势,把传统名产的老牌子叫响,把主导产品的新牌子打响。重点培植“春旺”牌甲酸、“银宝”牌肉制品、“瑞泰”牌纤维素、“傲饰”牌西服、“安琪儿”牌绗缝产品等具有较强知名度的产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2~3个产品创中国名牌,8个产品创山东省名牌。
打造三大经济板块。以建设肥城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为目标,依托自然资源和产业、区位优势,搞好与驻肥企业的融合链接,促进产业相对集中与合理布局,发挥集约优势,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共同打造“三大板块”。高新技术开发区板块,按照“产业兴城的新市区、项目建设的密集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突出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煤化工、盐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突出搞好与肥矿集团的融合发展,集聚全市力量培育壮大高新区崛起,到2010年高新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石横板块,发挥现有基础优势,围绕驻地企业扩张,着重抓好冶金、机械、能源产业的配套建设。汶边板块,发挥石膏、岩盐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重点搞好石膏和岩盐的开发,突出发展机械加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有机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与北部工业区相呼应的局面。

第七章 建筑安装业
充分发挥“建安之乡”的品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行业管理,规范建筑市场,增强内部活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壮大产业规模。以具有较强实力的建安企业为龙头,鼓励支持建安企业优化重组,整合市内建安企业资质、资产等资源要素,推进集团化发展,培育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综合能力的大型建安企业集团。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进入海外市场,拓展业务领域。2010年,建筑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产值超亿元的建安企业集团达到10家。
规范行业管理。严格招投标机制,加强合同监督管理,实现规范有序竞争。规范建筑施工用工行为,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和建设性服务体系。加快制度创新,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建安承包由安装为主向多专业发展,承揽工程由分包为主向综合承包发展。
调整优化结构。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稳定土建,壮大安装,大力开拓发展装饰装潢。通过改善装备,扩大队伍,培植装备优势,提高对高层建筑、大型基础设施和古典园林的建设能力;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培植技术优势,提高建筑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和部品部件标准化程度,增强对大型成套工业装置的安装施工能力;通过引进人才、培植专业施工队伍,努力提高对高档次设施装饰装修能力;通过调整结构,尽快形成适应市场需要、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规模强大、完整独立的建筑业体系。
第八章 服务业
围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扩大财源三个目标,突出发展就业密集型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2亿元,年均增长15%。
繁荣发展商贸流通业。以“改造建设一批骨干流通设施项目、培植一批骨干流通企业和培育一批商贸企业知名品牌”为重点,坚持引进与自我发展并举,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努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商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打造商业聚集区。以便民、利民、为民和满足居民综合需求为目标,通过改造、整合、新建等方式,推进区域商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打造新城路中段和东区、西区“三个商业圈”,加快长山街中段电子产品街、市场路风味食品街和泰临路中段车品车业街三条特色街区建设。培植商贸强企业。立足食品加工、百货零售、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流通企业。鼓励支持肥城百大、世佳广场、人民商厦、银泰隆、祥惠、盛世佳和、三源家电、新华大厦等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培强实力。积极采取内引外联、挂靠大企业等形式,引进外地名牌商家名店,进一步提高商贸业的档次水平。到2010年实现3家企业销售额过5亿元、5家企业过亿元的目标。加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对现有批发市场进行整合改造,重点培育建材、农机产品、农副产品、家具等专业市场,构建起承接济南、泰安,辐射周边县市区的商贸集散地。构建农村新型消费品流通网络。抓住我市被评为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的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实施连锁经营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超市下乡工程,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建设连锁店、便民店,特别是要抓好银宝、人民商厦、富世康、八戒四家试点企业的连锁经营发展,开拓乡镇和农村市场。规范发展农村集贸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打造“北方桃源名城”和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总抓手,紧密融入“泰山旅游”,搞好发展的整体策划,完善产业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实施精品战略,突出特色,加快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好牛山穆柯寨旅游区、陶山中华商圣文化园、十万亩桃花园风景区、温泉云蒙山旅游景区。同时,搞好左丘明文化园、剪云山旅游区、尚庄炉水库景区景点的开发。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搞好星级酒店、宾馆和娱乐广场等旅游设施建设,培育旅行社等旅游市场主体,抓好旅游商品、纪念品、地方特产、特色小吃等产品开发。开发生产“桃文化”系列旅游商品,建设“桃木旅游商品城”;集散“泰山”系列旅游商品,建成“泰山旅游”的重要组合点。强化宣传促销。以目标市场为中心,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宣传促销,积极举办和参加国内新闻发布会、旅游博览会、旅游交易会。积极组织以“桃花旅游节”、“肥桃采摘节”为主的旅游节庆活动,大力提高肥城旅游资源知名度。积极探索旅游资源跨地域经营的新途径。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与泰山、曲阜、东平等地的跨区域合作,打破地区界限,联手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谋求共同发展。
积极培育现代新兴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房地产、社区服务、中介服务、金融和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增加主要面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完善明桂花园、阳光、丰园、新新家园、新城嘉园、贵和园、景苑、盛源等住宅小区建设,提高小区公共设施水平。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开发市场,加快发展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有序推进乡镇住房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房地产开发信贷和住房消费信贷。深化物业体制改革,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社区服务业,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在陪护、养老、保健、清洁、代购、维修、喜庆、丧葬等行业,培育专业性和综合性服务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服务。中介服务业,积极培植会计、审计、律师、公证、仲裁、工程监理、招标代理、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和信息、咨询、广告、技术等服务组织。推行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中介服务方式,为企业经营管理、居民消费决策和社会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服务。金融业,加大对货币信贷政策的研究,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情况,引导金融机构找准防范风险与扩大信贷的结合点,充分运用多种信用工具,争取更多的授信额度。积极发展担保、融资、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培育资本市场,建立和完善企业及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各类商业保险。现代物流业,科学编制和实施全市物流发展规划,依托城区、产业聚集区、货物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服务功能多、集散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突出搞好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快构筑起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物流配送服务,加强流通业态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围绕煤炭、建材、化工、农产品运输,培植骨干运输企业,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鼓励运输企业集团化、连锁化,提高运输规模效益。
第九章 基础设施
适应发展需求,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配套服务功能,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保障能力。
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泰聊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网络、优化布局、提高效能,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交通网络。公路,坚持新路建设和老路改建并举、建设与养护并重的原则,重点抓好济微公路东移绕城、泰肥一级路延伸改建高速两大工程以及4条省级干线公路一级达标、“五纵五横”市乡路网公路二级达标、乡村公路三级达标工作。加快“村村通”公路向自然村的延伸和维护管理。铁路,集中抓好泰聊铁路工程的推进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实现“京沪、京九”连接,打开肥城的铁路大通道。同时搞好以新城为中心的客货运输枢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供需平衡的站场设施网络。
加强电网建设改造。继续加强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大力建设和强化主网结构,配套建设改造主网变电站,推进配网自动化,促进电网布局更加合理,保证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可靠。“十一五”期间,建设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3座。搞好新建、改造变电站配套线路工程,完善网架结构,提高电网整体效益。
加快“数字肥城”建设。把信息化建设摆到突出重要位置,全面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增强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共享型、集约化信息网络体系。提高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实现村村通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到2010年,因特网用户达到5万户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化,实现电子公文传输,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大力实施工业信息化,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重视搞好农业信息化,积极推广计算机模拟栽培、防治和配给等技术的应用,提升农业经济素质。全面推行社会服务信息化,整合建立城市交通、市政建设、公共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益服务事业信息发布平台。

第四篇 社会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扩大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第十章 科学技术事业
以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并举,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并举的原则,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全面推动科技进步。在工业领域采取先进技术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档次、改造嫁接传统产业。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先进技术,重点搞好良种培育等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十一五”期间发展泰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企业60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00个以上。
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加企业技术储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都要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创建一批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
加强应用科学研究。围绕主导产业培植和农业、服务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开发和引进,争取在比较优势明显的化工、新材料和环保节能三个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在精细化工、冶金机械、食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等新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技术、人才、信息、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形成完善的产学研联合协调机制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重视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第十一章 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到2010年,全市40%以上的幼儿园建成泰安市级以上规范化幼儿园。巩固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适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和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现有资源,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中心。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优化学校布局和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思路,做到学校发展与城市、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大力整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抓好城区以高中为主的学校建设,在城东新建一处学校,提高城区综合办学水平;大力改造薄弱学校,完全小学全部达到泰安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标准,70%以上的乡镇初中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全面实施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改造升级肥城教育网络中心,全市80%以上的学校建立校园网。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路子,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大力提倡捐资助学。完善非义务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严格规范各类学校招生和收费制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全员聘用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监督,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第十二章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更加注重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全面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大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建设完善一批高水平、高档次的文化体育设施;发挥范蠡、左丘明、李邦珍等名人效应,弘扬肥城历史文化;加快建设市、乡、村社会文化网络,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到2010年,80%的村建起多功能文化大院或文体活动场所,群众性文体活动实现经常化。大力发展竞技体育,抓好优秀运动员队伍建设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体育市场开发,发展文化、体育产业。力争跨入省和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市)行列。
重视做好档案、史志工作。加强档案事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事业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拓展档案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坚持依法修志,推动地方史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为目标,不断加大卫生投入,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以市属医疗卫生单位为核心,乡镇卫生院为支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中心村卫生服务站为基点的三级预防保健体系。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形成覆盖城乡、调控有力、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大病统筹为主,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强化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到2008年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二次改貌”;合理布局、有效整合村卫生室,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部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健全机构、完善网络、理顺执法体制,加强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及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全市食品卫生、就医用药安全可靠。
第十三章 就业和社会保障
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劳动关系比较和谐稳定为目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基本实现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流动,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创业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二、三产业转化就业率达到75%。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重点做好改制、破产等企业职工以及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工作,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实现城乡对接”的思路,健全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力争“十一五”期间,基本覆盖各类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以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适龄农民参保比例,到2010年,农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作用,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额医疗救助、公务员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切实保障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发展城乡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增加各级政府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支出。
第十四章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机制,营造新环境,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文明肥城”、“平安肥城”建设。
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市的统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国家民族和宗教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法制化和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文明肥城”建设。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市民意识,塑造城市精神,引导教育广大群众真心热爱肥城、齐心建设肥城、共享幸福生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力打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切实搞好国防教育,加强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大力推进“平安肥城”建设。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加大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从重惩治歪风邪气,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大力推进社会治安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治安防控能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工作预案体系。毫不放松地抓好药品、食品卫生监督,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做好人民防空工作,搞好公共人防工程建设。

第五篇 空间布局

依托经济和自然优势,合理划分区域经济功能,引导城镇建设、产业发展集中布局,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五章 城镇发展
继续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建立起以城区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建设。以打造“北方桃源名城”为目标,建设“显山、露水,见城、透绿,赏花、品桃”的国家级“园林城”,最适宜人居、最适宜创业的“生态城”。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营,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增强规划建设的精品意识,加快建设龙山公园、沿河公园、人民广场、商业广场、市政广场等一批精品工程,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底蕴和“北方桃源”特色,切实提高城市品位和内涵。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搞好热电厂扩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绿地系统,使路、河绿化彼此衔接,形成富于地方特色、具有中等城市特点的绿化网络。建设完善各类居民生活服务设施,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综合执法,依法规范城市管理,营造文明有序、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盘活城市资产,放开城市建设投融资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激发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搞好高新区建设,带动城市向西延伸,合理布局康王河两岸公共设施项目,突出搞好金源路和金牛山大街两条景观型道路建设,充分展现沿路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十万亩桃园和白云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
小城镇建设。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明确定位”的原则,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功能。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突出搞好石横、汶阳、安庄三个中心镇建设,全面推进各乡镇驻地建设。石横镇着重建设以能源重化工工业为主体的重点工矿业城镇区。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拓展到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7万人。汶阳镇着重建设农业和加工业综合发展的工贸城镇,安庄镇着重建设以商贸业和制造加工业为主的重点城镇。到2010年,汶阳、安庄两镇建设用地和城镇人口都分别达到4平方公里和3万人以上。建设仪阳、老城、潮泉三个城区的“次中心”,融入城区发展。用好支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深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提高乡镇驻地建设水平。搞好户籍等配套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城兴镇、置产兴业,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空间。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群众为根本,以建设文明生态村镇为突破口,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安排是“五年三步走”:第一步,2006年搞好规划,抓好试点,重点建设50个示范村;第二步,利用三年时间整体推进,到2008年70%的村达到示范村标准;第三步,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村基本达到示范村标准。拓展增收富民新路子。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业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培植财基税源;调整种养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繁荣商贸流通,活跃农村经济;组织外出劳务,壮大“务工经济”。2010年,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75%的转到二三产业就业。建设生产生活新环境。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出效益;高度重视饮水安全,让农民全部吃上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卫生水”;巩固“五纵五横”和“村村通”公路的成果,优化完善市乡路网结构,加强养护管理,畅通“富民大道”;大力开展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突出抓好硬化、净化、绿化,清洁河道、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改厕、改水、改灶,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公共事业新发展。认真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医疗保健水平;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有线电视普及率,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全面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努力构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困有所济、少有所学”的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新风貌。强化对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为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新风尚。

第六篇 资源环境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七章 建设节约型社会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全面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为动力,积极探索构建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综合试点。重点在煤炭、建材、电力、轻工、化工、冶金等行业,推广阿斯德公司、石横电厂两个省级试点企业的经验,培育一批循环式生产示范企业和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以肥矿集团、电厂为重点,积极开展废物再利用,逐步建立起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废旧物资回收、交换、加工、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积极探索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的途径。以企业为“点”实施内部小循环,力求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以产业为“线”实施中循环,努力实现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与废物零排放;以县域为“面”实施大循环,努力构筑循环生态产业体系。
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按照“补源、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加强引水、蓄水、节水工程建设。加强矿井排水的综合开发、城市污水处理的中水回用,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健全水资源综合调度机制,统筹安排城市、工业、农业、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逐步降低农业耗水比重。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灌渠利用系数。推行城市分质供水和一水多用,强制推行中水利用。2010年农业需水量占全市总需水量的比重下降到60%,城市回用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大力加强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提高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严格禁止土地闲置浪费。立足存量、挖潜增效,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充分利用非耕地进行开发建设。严格按照土地供应指标和投资效益供应用地,提高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加强城镇用地管理,推进“城中村”和“空壳村”的改造。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基础,加大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完善土地市场,规范土地流转。经营性用地全面推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
努力节约能源和其他资源。推广普及节能技术,采用节能设备和工艺。重点支持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资源型行业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物耗。加快普及建筑节能技术,城镇新建居民小区和重大公共设施节能建筑比重达到80%以上。发展节能型运输工具,积极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加快新能源产业化的研发力度,支持风力、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洁净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管,调整矿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杜绝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乱采滥挖等破坏性、掠夺性、粗放式开采和优质劣用的现象,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依法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制定并严格实施企业(单位)产出消耗标准,建立约束机制,遏制资源浪费。加强资源安全和资源警示教育,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积极倡树绿色消费、循环式消费,广泛开展生态公益、节约型社会创建活动。
第十八章 生态市建设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净化、绿化、美化人居环境。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搞好大汶河、康王河、尚庄炉水库等水域保护区,市区东部水源地保护区,北部剪云山、牛山森林公园和中部山区的建设与保护。强化对水土流失、矿区塌陷地的综合治理。以小流域治理为着力点,搞好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扎实搞好“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村庄、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环境优美乡镇等活动,建设绿色肥城。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和依法治理,加强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管理,逐步提高工业废物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收费标准,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监测,重点治理重污染行业。加强农村污染防治,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利用水平。加强农村水源地规划、建设与保护,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动力,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突出搞好城市污水处理厂扩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严格烟尘控制区管理,加快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搞好城市雨污分离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2010年城镇居民燃料的气化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

第十九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
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改善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状况,努力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搞好宣传教育、技术服务和基层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实施奖扶制度,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重点做好农村、城市社区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全完善计生服务网络,推进实施生殖健康计划,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严格执行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全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妇女从业人员比例保持在42%以上,儿童早期受教育率显著提高。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积极支持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

第七篇 改革开放

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二十章 体制改革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深化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深化对公司的监管,保障职工的权益。着力营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思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放开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积极培育造就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搞好企业协作,挂靠外地大企业搞配套、引进外来投资搞合作,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协作互赢。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产品配套协作为依托,引导行业、企业、产品之间的链接,促进产业组配整合。积极培植上市资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深化行政管理改革。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政府工作重心转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竞争秩序维护上,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的财政责任,把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到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上来。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完善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搞好“收支两条线”和财政监督。在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核准制、健全备案制,落实法人投资自主权,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强化对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减少对企业具体投资活动的直接干预。政府投资重点搞好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改进投资调控方式,建立健全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的投资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大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法人地位明确、单位自主运营、政府依法管理的新型管理体制。按照公共服务职责由政府承担、非公共服务领域由市场资源配置的原则,科学区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型,实行分类管理。积极推行法人负责制和人员聘用制。完善和规范市场化分配激励机制。
第二十一章 对外开放
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把对外开放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与提高经济素质和社会管理水平结合起来,以开放促调整、促改革、促发展。
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贯穿于肥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持续不断地加大力度、加强攻势、改进方式,更多地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更好地借助外力促进发展。继续实行专业招商和全民招商相结合,大力推行阵地招商、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方式,务求引进成果的大突破。高度重视对上争取工作,抓住国家投资向“三农”、基础设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等方面倾斜的机遇,策划对接项目,争取支持。突出抓好利用外资。发挥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瞄准港台、日韩和东南亚地区,瞄准外资企业聚集的长三角、珠三角和“青烟威”,瞄准有合作关系的外资外贸企业,实施科学积极的招商方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额度和效益。
增强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产品的品质、技术和服务的竞争力,增加出口效益。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精深加工,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推进集聚发展,增强配套能力。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以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境外加工贸易以及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走出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第八篇 保障措施

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责,形成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规划实施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落实保障体系。
第二十二章 优化发展环境
打造“投资桃乡,富足安康”的环境品牌,营造激励发展的政策环境、规范公正的法制环境、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谐奋进的人文环境。
大力推进“效能肥城”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审批服务效能,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管理体系和配套工作运行机制,规范执法办事行为。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不断深化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机关作风活动,着力建立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的长效机制,实现优化发展从纠风治乱向源头治本转变,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
落实优化发展环境责任制。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任务目标纳入各部门、单位工作的总体任务目标,认真落实检查备案、客商证、首问负责、工作补位、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效率。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制度,不断改进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力行使、职能职责和执法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逐步实行决策程序公开。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清理简化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透明度,推进收费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作用,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
第二十三章 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加强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各类人才培养的重点,探索和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健全完善良性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健全完善人才的分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人才社会化服务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优秀人才、重点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以及急需紧缺的复合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吸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者、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科技人才和海外留学生来肥创业。以重点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建设为纽带,把引进人才与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结合起来,通过联合攻关、委托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团队进入、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项目引进和高薪聘用等形式,吸引各方人才来肥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第二十四章 扩大投资规模
强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全力加大投资力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增长。
持续不断上项目,确保投资快速增长。按照“每年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争取储备一批”的要求,狠抓项目、大上项目,靠项目吸引投资、增强后劲。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形成投资多元化格局,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力,力争“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亿。
拓宽融资渠道,推进融资方式创新。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积极探索产权融资、项目融资等形式,着力盘活存量资产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更多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省投资计划。加强政府、企业、银行间的沟通合作,完善项目推介制度,强化担保体系建设,稳定银企、银地合作机制,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引导企业继续深化改革,扩大股权融资规模,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
调整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方向。引导和支持社会投资向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更多地向重点工程、大型项目倾斜,提高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优先保障农村公共服务、卫生、科技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领域的投入。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技术工艺落后的项目,从严控制高耗能、高耗水的项目建设。
第二十五章 促进消费增长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和制定政策措施的着力点,逐步改变投资消费关系失衡的状况,促进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变,为经济良性循环和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为消费增长提供基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取缔非法收入。改革垄断行业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福利待遇货币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健全个人收入分配监测办法,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提高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优化教育结构,壮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消费。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医、药分离,推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促进医疗服务需求。健全个人住房保障体系,激活房地产市场。优化汽车消费和服务环境,促进汽车消费。加强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城乡消费结构有机接续。
第二十六章 搞好规划实施
规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创新实施机制,充分发挥规划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面临的形势,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浓厚发展的氛围,凝聚全市上下的力量推进规划的落实。
分解落实任务,明确部门责任。通过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总体规划。做深做实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科学编制年度计划,对中长期规划的目标任务、政策设想和重大项目安排进行分解,通过专项和区域规划、年度计划加以落实。对总体规划中政策性的内容,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报市政府决策实施。
建立规划实施督促落实机制。定期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督导意见建议。建立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在总结“十五”计划中期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规范化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