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推进措施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7&rec=402&run=13

肥城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名树新

1993年,撤销肥城市农村工作部,保留肥城市农业委员会。1997年,市农委内设
人秘、生产、政策3个科室,工作人员16人。1993年以来,市农委适应新形势,不断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1997年,全市
农业总产值达到28. 99亿元,比1992年增加15. 24亿元,增长113. 6 %;农民人均纯收
入达到2556元,增加1656元。
1、适应发展形势,实现工作指导上的战略性转变。以小康建设为总抓手,以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方向,以改革为动力,走好
调整增效、规模饲养、综合开发和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5条增收富民路子。依靠政
策启动、典型带动、科技促动、服务推动,带领农民闯市场。1997年,全市基本形成了
粮食、果品、瓜菜、畜牧、水产和桑茧6大主导产业,增强了农业的综合产出能力,加
快了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全市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47处,其中县级
42处。建成农产品生产基地6000公顷,带动农户19万户。发展瓜菜、林果、农机、养
殖等群众联合与合作经济组织626处,初步搭起了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框架。
2、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特色经济。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前提
下,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求,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发挥当地优势,培植自己的主导
产业、产品,大力发展规模特色种养业,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的格局。瓜
菜生产形成了八大特色种植片,万元高值田面积发展到9300公顷,瓜菜总产量达到50.
25万吨。林果生产结合山区开发高标准建园,良种化栽植,抓培优上水平,抓改接增后
劲,出精品创名牌,提高了果品总体效益。全市7852公顷果园总产量达到10. 52万吨,
1997年在全省组织的果品质量评比中,一举夺得8个金奖,居全省第三位。畜牧生产以
小区建设为重点,加快规模饲养步伐。建成了边院蛋鸡专业镇,发展标准畜牧饲养小区
132处,养殖专业村88个,饲养大户1. 9万个,规模饲养量占社会饲养量的比重达到
60%以上。上庄炉库区和采煤塌陷区重点发展了高产精养养鱼和生态养殖业,培植了新
的经济增长点。全市各类养殖水面达到112公顷,水产总产2330吨。桑蚕业突出抓了
安驾庄、汶阳、王庄、马家埠、过村等几个主产乡镇,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稳定在
1000公顷和1000吨以上。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
作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高质量产品为目标,建立了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畜牧良种繁育基地、果品优质园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龙头。引进和采用现代农业新品种、
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以治水为重点,以节水为方
向,连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 854万公顷,在平原区建成高标
准、网络化暗管灌溉体系2.87万公顷,山区发展微灌1333公顷。围绕建设现代化农业,
不断改善农业装备水平,建立并实施了人工增雨防雹工程,配备了新型农机具。全市农
机总动力达到39. 2万千瓦,配套农机具2. 42万台(件),农机总值2. 35亿元,大中型农
机具的使用量和保有量均居泰安市第一位。利用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对农村集体
资产实行合理流转,共拍卖荒山1333公顷、荒水100公顷、集体房屋1216间。实现了
土地、劳力、资金、技术优化组合。同时。全面完成了新一轮土地承包合同的签定和完
善工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强化综合协调,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平衡发展。围绕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充分
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建立了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农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及时
调度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部署工作。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及时筹备
各种会议,确定工作重点,把各项督促措施落到了实处。注重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
和运行机制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先后开展了百村、科技兴农、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
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农村财务管理等20多项专题调查,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
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