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7&rec=100&run=13

务实创新求发展
物阜粮丰百业兴
中共孙伯镇委书记 李建刚
孙伯镇镇长 陈 静

孙伯镇位于肥城市西南部。辖17个行政村,3.06万人,耕地面
积3314公顷。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泰(安)东(平)公路贯
穿东西,大汶河流经全境。5年来,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
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
事业得到蓬勃发展。1997年社会总产值1. 27亿元,比1992年增加
4763万元,国民收入1. 7亿元,比1992年增长50%。1993~1997年,
曾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优秀乡镇;连续3年被评为泰安市综合治理先
进乡镇。镇委党校、成人教育中心连续5年保持省级先进单位荣誉称
号。
一、农业实现新突破。
1、大搞以治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取集中会战与村
自为战相结合的形式,治一片,见效一片。先后完成西北角、固山、
鲁山三大集中会战工程。投资1500万元,投工275万个,搬动土石
310万立方米,整平土地1670公顷,打井50眼,铺设地下管道5. 5
万米,修防渗渠50万米,扩大改善水浇面积800公顷,完成各类农
建项目850项,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被评为泰安市农建先进乡镇。
2、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全镇形成了“北部堰边林果连片,
南部平原时鲜瓜菜,中部大棚樱桃、红提葡萄”的新格局。1997年,
果园面积398公顷,其中新发展优质果园100公顷、石榴67公顷、
核桃80公顷。林地面积2930公顷,新植14公顷。新建冬暖式大棚
582个。蔬菜种植面积20公顷,形成肥城市最大的制种基地。
3、畜牧养殖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坚持一手抓千家万户,一手
抓规模饲养的工作路子,以猪、牛、羊、鸡饲养为主,不断改进良种,
提高饲养效益。1997年畜牧总产值4850万元,比1992年增加2300
万元,生猪存栏量1. 70万头,大牲畜存栏量4170头,禽蛋总产量达
1234吨。
4、大搞以荒山绿化达标和道路林网毛白杨化为重点的林业生产。
荒山绿化覆盖率达40. 6%,被省林业厅授予“荒山绿化达标乡镇”荣
誉称号。全镇道路林网全部实现毛白杨化,共植毛白杨42万棵。
5、加强了农技服务工作。农技推广网络逐步完善,镇村农技队
伍达500人。大力推广了农业机械化、模式化种植,村村实现了供种、
播种、耕地、浇水、收割五统一。
二、镇村工业稳步发展。
5年来,镇委、镇政府把发展镇村企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必由之
路和加速农民致富步伐的重要措施。按照“少上、多改、重效”的原
则,切实抓好企业的生产经营。一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
势。1995年利用当地粘页岩资源建成泰安建筑陶瓷厂,年增利税285
万元。电线电缆、草编工艺、纸制品加工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二是
实施名牌战略,加大高新产品开发力量。镇农机厂开发研制的人力抽
水泵在 1997年泰山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荣获铜牌奖,与西安华山机械
厂联合研制生产的高压双层卷焊管项目填补省内空白。镇办肥城市造
纸二厂生产的单胶纸创“省优”,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三是积极
推动企业走内涵式滚动发展的路子。1994年造纸厂自行设计安装四
号纸机,草板纸产量扩大一倍,1995年建成纸制品加工生产线,1996
年跨人国家中型二档乡镇企业行列。通用设备安装公司狠抓管理,提
高施工质量,培养和引进工程技术人才,安装队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施工覆盖面遍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6省市20多个地区,多
次被肥城市、泰安市评为“十强” “十佳”企业。四是深化企业改
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镇木器厂、粮油加工厂实行拍卖租赁,盘活
了企业资产。还先后盘活了孙东棉毯厂、东程冷库,新安置农村富余
劳力200多人。1997年,全镇企业总产值3. 16亿元,利税720万元,
分别比1992年增加2倍和39%,村办企业16家,产值1659万元,
比1992年增长23%
三、村镇建设步伐加快。
村、镇基础性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了镇
驻地纵横两条大街拓宽改造。沿街服务设施供水、供电、通信等设备
日趋完善。先后建起了泰西商社、金融大楼、供水大楼、邮电大楼、
以及办公、教学、营业用楼房12座,总造价1800万元。建立了广播
电视差转台,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3000门程控电话。高标准、
高质量地完成了“四通”工程,获肥城市先进单位称号;投资250万
元,投工29万个完成泰东公路孙伯段拓宽铺油任务,并获一等奖。
村级规划建设日趋合理。庄头、孙东两个村荣获省、市“新村规
划建设明星村”荣誉称号。庄头、孙东、孙西等 5个村被授予肥城
市小康村荣誉称号。全镇17个村全部完成新村规划,50%的农民住
上小康屋。1993-1997年全镇完成公用设施累计投资350万元,新修、
整修和拓宽街道29公里。其中铺设沥青路面17.4万平方米,砂石路
3.36万平方米。优化农贸市场2处,设摊位1306米。1997年农村建
设投资86万元,新建住房5160平方米,翻新改造旧房2100平方米。
四、财贸流通得到了较快发展。
5年来,坚持以流通促生产,充分发挥财政信贷服务功能,促进
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97年完成财政收入120. 5万元,完成工商
税收30.8万元,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1500万元,完成集市成交额864。
万元;全镇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700万元,人均存款2500元。个体私
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注册个体工商户350户,个体私营企业15家,
从业人员2500人,均比1992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五、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以创建活动为总抓手,全面深化创“双百”“三学一争做”“三学
三富”等党建活动。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树立了“标杆党支部”,开
展了向庄头村党支部学习活动。充分利用镇党校、党员活动室等阵地,
加强对党员干部特色理论、市场经济、科技兴农、以及党风党纪和廉
政建设教育。镇党校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校,连续3年被
评为肥城市党建先进乡镇,南栗、孙东、孙西、刘庄4个村被肥城市
命名为创双百先进党支部。1994年,党员电化教育在肥城市率先推
开,并代表肥城市接受了省委组织部的检查验收。按照“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5年共发展党员231名。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计划生育工作巩固“三为主”实施“三结合”,走上了经常化、
规范化、科学化轨道。5年来,晚婚率、晚育率、计划生育率等均达
到100%,综合考核位居肥城市前列。
全方位、创造性地开展民政工作。全镇统筹烈军属、伤残复员军
人优待金,优待面100%,抚恤率100%。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
度,投保人数占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积累保金110万元。加强镇敬
老院建设,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五保老人入院率98%,供养率100%。
坚持“科教兴镇”战略。1997年全镇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15人,
中级职称的124人,初级职称的345人,引进科技人才25人。1997
年投入教育经费156. 8万元,比1992年增长22%。投资1000万元,
完成了占地5. 3万平方米的二中一期建设工程,全面落实了九年制义
务教育。
文化事业日趋活跃。镇有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大院,其中有8
处被评为市(地)级文化大院。17个村级电影电教放映队、民间故事队、
文艺演唱队,活跃了全镇文化生活。以两位先模人物为原型创作录制
的电视剧《山犊》、《大路作证》在省内引起强烈反响。
实施了村办镇管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初级卫生保健网
络。镇卫生院和17个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保持了市级卫生工作
先进乡镇称号。
交通邮电事业发展迅速。境内有省道10. 6公里,县道6. 2公里,
村村通柏油路。镇公路管理站连续5年被评为泰安市系统“文明分站”
“先进班组”。1997年全镇客货营运性汽车28辆(保有量),拖拉机
250台。村村通程控电话,信息交流迅速,邮政储蓄达到600万元,
比1992年增500万元。邮电业务总量46.7万元,是1992年的8.4倍。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增长。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47元,比
1992年增加1627元,农户家庭开始由富裕型向小康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