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汶阳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6&rec=566&run=13

远近闻名的汶阳田,地处巍巍泰山脚下,悠悠汶水之畔。古往今来,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不知上演
过多少威武雄壮的活剧,留下了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关于“汶阳”地名,据《辞海》记载:“汶阳,古地名。春秋鲁地。今在泰安西南一带。因在汶
水之北故名。”西汉曾置“汶阳县,治所在今宁阳县东北。北魏移治今泗水县北,隋开皇初废。又隋
曲阜(今县)博平(今泰安东南)两县,亦曾先后一度改称为汶阳县。”由此看来,古代的“汶阳”一地
所指甚泛。时至今日,则只有肥城县南部的汶阳区葆有这一古雅的名称了。
春秋时期,汶阳田属于鲁国。齐国曾发兵前来争夺这块富饶土地,后即传为“齐鲁必争汶阳田”。
关于汶阳田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鲁僖公元年(前659年)冬:“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距今已
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有关齐鲁两国对于汶阳田的争夺,可见于下面几段史料:
《春秋·成公二年(前589年)》:“取汶阳田”,六月十七日“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杜注:
“晋使齐还鲁。”
《左传·成二年》:“秋七月,晋师之齐国佐盟于爰娄,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
《左传·成三年(前588年)》:“夏,公如晋,拜汶阳之田。”
《春秋·成公八年(前583年)》:“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公羊传》云:“鞍之战,齐师大败。齐侯归,吊死视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晋侯闻之曰:
‘嘻!奈何使人之君七年不饮酒不食肉?请反其所取侵地’。”
《左传·成八年》 :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季文子饯之,私焉,曰:
‘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贰心。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使归
诸敝邑。今有二命,曰:归诸齐。信以行义,义以成名,小国所望而怀也。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
方诸侯,其谁不解体?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
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春秋·定公十年(前500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齐人来归郓、、龟阴田。”
《左传·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
‘齐师出境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
以共命者,亦如之!’”,“齐人来归郓、、龟阴之田。”
齐鲁之间对于汶阳田的争夺,《公羊传》还有这样一段记载:“庄公登坛,曹子手剑而从之。管
仲曰:‘君将何求?’曰:‘愿请汶阳之田!’桓公许之。”
“往事越千年”,诸侯鏖兵已化陈迹,只为后人留下了“古今闻名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的
谈资。那么,汶阳之田的现状如何呢?
肥城市南部的汶阳平原,包括汶阳镇全部,边院、安驾庄、孙伯镇大部,纵横272.81平方公里,
拥有耕地27.4万亩。五月麦熟,薰风南来,如海如潮,一望无际。因此,五十年代曾有“苏联有个乌
克兰,肥城有个汶阳田”之说。据《肥城县农业区划》载:汶阳平原粮食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北高
南低,海拔高度60~90米,地面坡度1/1000~1/2000,漕浊河贯穿东部入汶。地貌类型属倾斜、微倾斜
平地、扇间、交接洼地。土壤多为褐土、潮褐土,地势平坦,土层较厚,质地良好,肥力较高,多为
一至三级地。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190天,光照时数2679小时,≥0℃的积温4945度,能满足
农作物一年两熟制的需要。 多年平均降雨量660毫米。第四系沙层水埋深3~5米,单井涌水量每小时
50立方米, 地下水矿化度0.21~0.33克/升,属标准淡水。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麻为主,复种指数
172.9%。1980年,粮食总产10524.5万公斤,占全县的36.5%,商品率19.2%,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今后
发展方向,以粮为主,农牧结合集约经营,建设成粮食精种高产区,同时,充分发挥剩余劳力多的优
势,大力发展工副业生产。据《汶阳区概况》载:汶阳平原特产丰富,著名的有“河岔口鸭蛋”、汶
阳大麻和汶阳香附。 据《纲鉴》载:明永乐年间,河岔口村就在皇宫注册立户,岁岁进贡鸭蛋100至
200个,赏金钱一串。据说这项进贡一直延续至清末。腌制好的鸭蛋煮熟剖开,色泽鲜艳,质地细嫩,
蛋黄桔红色,沙瓤,油脂四溢,色香俱佳,近年来多以此物招待外宾,誉延四海。汶阳大麻已有600
多年栽种历史,质地洁白,皮质柔韧,纤维长,拉力强,广销数省。汶香附在中草药中久负盛名,据
《本草纲目》:“香附子虽广布全国各地,唯汶香附最佳。”汶香附的特征:茎块肥大,瓤色洁白,
冰碴,质优味厚,向来为医家所重。
建国后,汶阳田仍然以地饶物丰著称于世。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来视察麦田。前来考
察、观光的外国来宾有墨西哥考察团、保加利亚品种资料研究所、美国韩森夫妇等。党的三中全会以
后,素以勤劳聪慧著称的汶阳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才智、干劲,在这块古老而光荣的土地上,谱写
四化建设的新篇章。正是:
史载诸侯频用武,
地灵人杰甲齐鲁。
丰年把酒话沧桑,
千古汶阳一片土。

(何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