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6&rec=441&run=13

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因有上灯的习俗,俗称灯节。这天,人们多用蔓菁或胡萝卜或面团做灯,
棉花做捻,用豆油点燃(富者面灯有用香油的)。傍晚,先到墓地坟前上灯,后到供桌、粮囤、门口、
院内、井旁等处上灯。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灯火辉煌。元宵之夜,人们扶老携幼,上街观灯、看演出,
到处锣鼓喧天。此为“闹元宵”。
元宵节上灯的习俗延续至今,但萝卜灯、面灯已被蜡烛取代。机关单位多在门口悬挂纱灯,在建
筑物上悬挂彩灯。1985年,县城举办花灯展和焰火晚会。是夜,城内花灯似锦,天空礼花缤纷,大街
小巷人山人海,鞭炮鼓乐响彻云霄,盛况空前。
旧时,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惯,但只限于少数富有人家。一般农户元宵节吃面条、水饺,南
部安驾庄、汶阳一带称此为“龙拿珠”,并有“领灯饺子领灯面”之说;北部则把饺子比作“元宝”,
面条比作“银条”。两者皆表人们祈求平安富裕的心理。80年代,城乡吃“元宵”已比较普遍。
正月十六,长辈到小辈亲戚家看望,叫走百家。至此,年才算过完。
二月二俗谓“二月二,龙抬头”,意为从这天起始闻雷声,祈求雨水调和,五谷丰登。是日日出
前,农户用草木灰在宅院、房内、场院处围圆圈“打囤”。场院谓“柴草囤”,宅院、屋内谓“钱粮
囤”。建国后,此俗渐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