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6&rec=440&run=13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人们习惯称“过年”,是民间最重视、过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腊月始,
人们便赶集上店裁做新衣、筹办年货。二十日左右,杀猪宰羊。待鸡、鱼、肉、菜、酒诸品备齐后,
家家蒸馒头,做年糕,包团子。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户户打扫庭院房屋,俗称“扫屋”。
除夕,人们俗称“年除”。家家户户再打扫院子、街道,贴对联、年画,备足初一的吃水、烧柴。
下午,人们在正房屋挂“家亲轴子”。傍晚,由长者用托盘端着香炉、牌位、酒具在家门口或村头,
朝祖坟方向焚香烧纸(或烧谷草把),洒酒磕头,以示请已故亲人“回家团聚过年”,称“请老的”,
或称“请家亲。”“家亲”请到,门内置“拦门棍”,意防乱鬼进门。院子里挂“天灯”,供桌上摆
供品,燃烛烧香,供桌两旁的座位人们不得入坐。正月初一或初三傍晚,家人端着供和酒,到村头烧
纸磕头,将家亲送回。建国后,此俗逐渐破除。年除这天,人们敲锣打鼓,给烈、军属挂光荣匾,贴
春联,送年货,打水,扫院子。
除夕之夜,阖家团聚,有的通夜不眠,称“守岁”。分居的儿子,到父母家中饮酒辞岁。父母去
世者,弟弟到兄长家,畅饮辞岁酒。午夜,放鞭炮,叫“发子”,象征进入新的一年。是夜人们多
吃素馅饺子,象征来年“素静”。吃饺子就蒜,意味过日子会“算计”。包饺子时,多按全家人数或
6个铜钱(现为硬币)包到饺子里,谁吃到带钱的水饺多,象征谁来年“福气”大。饭后晚辈给长辈叩头
拜年,长辈向晚辈(年幼者)分发“磕头钱”,亦称“压岁钱”。随后,本族近户互拜,天亮前结束。
近年来,多数家庭以看电视代替守岁。
年初一,邻里街坊开始拜年。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妇女儿童穿红着绿,热闹非凡。
建国后,民间拜年之风仍盛行,但免去磕头,代之问候致意。各家备有烟、茶、
糖果、花生、瓜籽相待。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多在正月初一上午举行团拜。
旧时,穷苦人家过年如过关。一则没钱置办年货,二则所欠债务要年底还清。为躲债,有的不敢
在家过年。但旧时也有个规矩:到除夕这天,只要请了“家亲”,不能再登门讨债。
正月十五以前,是走亲串友小辈看望长辈的日子。初二、初四,拜岳父、岳母。新婚3年之内,
女婿要在年前给岳家送“年礼”,岳家压回十几斤至几十斤重的大糕,意为祈祝女儿家步步登高。年
后女婿去岳家,岳家设盛宴款待。旧时一般走亲串友者带馍馍篮子,有的再拿一块肉。现今多以鸡、
鱼肉、酒、烟等为礼品。
初五,市内人习惯吃水饺,俗称“捏五”。有“初五吃顿弯弯角,打得粮食没处搁”之说,表示
人们祈求丰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