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6&rec=343&run=13

肥城市南部汶河沿线,广阔的河滩沙淤处,适宜蔓荆子的生长。自1918年在田家东史村和汪家城
宫村十多华里的河滩上栽种,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后,肥城市将蔓荆子的生产
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蔓荆子,夏秋开花,呈玫瑰色,果实呈球形,外表暗褐色。于秋季成熟后采集,除杂、晒干,入
药时,盐水炒用。蔓荆子为常用中草药。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肺经。果实含挥发油、生物碱、
黄酮类、维生素A等成分。其功能疏散风热,祛风明目。主治感冒头痛、头风、目赤肿痛,老年体虚,
手足抽筋等症。
1956年全县蔓荆子产量5289公斤。1958年“大跃进”期间,因开发河滩改种粮食,大部蔓荆子墩
被除掉,年收购量只有200公斤左右,曾一度造成货源紧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利用沿汶河
的沙淤处,保证药用的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号召并支持群众栽种蔓荆子,故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展广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