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6&rec=105&run=13

位于湖屯镇陶山西北侧的山崖上。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山上有洞,相传为七十二洞,多
深邃不可穷。朝阳洞分初洞、中洞、上洞。洞口上方刻有嘉庆二十二年刘亻全题“朝阳洞”3个
大字,刻面高0.6米,宽1.6米。洞前室宽8米,高8米,深14.5米。东壁近洞口处有关公、周仓、关平
的石刻造像,有1.5米高石佛一尊和“潜修”、“高隐”等题刻。有清末赵光湖用“南无阿弥陀佛”
六字组成的石刻阴文竹画,上方刻“弥陀竹岁在壬寅月上旬写。”西壁有张启秀1923年刻的象征“风
月无边”的“二”字样,高0.5米,宽0.75米。有赵光湖一笔书成的高1.3米,宽0.7米的“佛”字,
书法苍劲豪放有力,作于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桂月上旬。有赵光湖的诗刻一首:“潜迹避世装愚蒙,
修成丹舀炎作哑聋.高尚其志归山住,隐名独立不求功。”左有望雪鸿题“小有天”3字。下有石
佛一尊与西壁近口处“快哉洞”三字相接。
在通往后室的二台上有石佛8尊,其中东石壁一尊,工艺精湛,佛像手拿宝葫芦佛珠,头部有光
圈,上方刻字是:理道始祖杨来如之像。下方有赵光湖草书石刻“南道无量寿佛”6字。两侧刻有楹
联,上联:戒烟禁酒诸恶莫作,下联:明理达道众善奉行,横批:园光普照。偏南石壁上有刻方一块,
宽1米,高0.5米,乃清宣统元年徐茂莘、张怀瑾、纪庆芳书刻的正楷“三教渊源”四字。在西壁还有
石刻“退藏”二字。
后室深7米,宽14米,高10余米,西壁和北壁布满石雕佛像,分上下四层。上部佛龛内佛像矮小,
有22尊。下部佛高1-2米不等,有12尊。洞内石佛,造型坐立各异,姿态端庄,面部安然慈祥。雕刻艺
术之高超,造型设计之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洞外山壁上有高1.2米,宽1米的石刻,刻文为:“嘉庆八年六月八日,长沙唐仲冕、由入、观远
至陶山焚黄树。真炎贲中一清凉世界也。爰命徒者展昆源书于壁.主持僧人通禧,徒心常。”
另有一方,记修复洞时发起人名单和捐资。
朝阳洞造像年代,无确切记载。洞口西壁一篇风化严重的刻字云:“大明国山东肥城西四十里,
陶山幽栖寺上有竹林寺古佛洞一座,自古无人住此。今有本府齐东县僧人……一同进山修行宣道,无
甚酬报诸佛圣恩,谨发虔心,启造圣像,引领各庄村镇众善人,共造像三十尊……”这些文字说明明
朝造像30尊。从“古佛洞一座”句分析,原洞内早有石佛存在。前室风化严重的佛像,年代更早,从
佛像的雕刻风格看,约在唐末宋初。
从朝阳洞往东10余米,北面壁上有一笔挥成的草书石刻“龙虎”2字,未署名姓。还有避乱者有
感神灵保佑的草刻“可避秦”3字,旁有碑文叙述,文字清楚。

(闫正新 魏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