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涝洼地改造与塌陷地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5&rec=64&run=13

涝洼地改造
该区涝洼地包括湖屯、石横一带的一小部分、面积达3万亩,占该区粮田面积的16%,这是影响本
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这些土壤主要是砂礓黑土,理化性能较差,质地粘重,结构不良,耕层
熟化度较差,养分含量不协调,易旱易涝。过去群众称这类土为“黑土地,茅草荒,土下是砂礓。干
旱地裂缝,迂雨水汪汪。”这部分地经过几十年改造治理,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已成为平原上粮
菜主产区。对这部分土地改良办法:一是,治涝防旱,排灌兼顾,沟、渠、路、林统一规划,达到了
综合治理;二是,实行秸杆间接还田,施有机肥料,多施土杂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三是,实行
粮棉、粮油、粮菜间作,增种养地作物。扩大花生、大豆等作物面积;四是,增施磷肥,协调氮、磷、
钾养分比例;五是,逐步加深耕作层,由过去的15cm深,增加到现在的25~30 cm深,改良土壤的僵板
性,或容沙改良土壤质地。
塌陷地开发
随着地下煤炭的开采,矿区塌陷地越来越多,截止目前已达20多万亩。这些塌陷地水面大且较深。
有的杂草野苇丛生。近十几年来经过充分改造,利用率大部分在70%以上。有的经过开挖扩填成了淡
水养鱼基地,养鱼水面达60%以上。有的种植了经济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真正做到了地尽其
力。有的利用工矿废渣充填,压土造田,扩大耕种面积,现已改造开发塌陷地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