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其他山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5&rec=41&run=13

凤凰山
位于安临站镇驻地西1.5公里处,因形似凤而得名凤凰山;又因山南端悬崖如削,状若鸡冠,又
名鸡冠山。山脉呈南北走向,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35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22.9米。
基岩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由凤顶、凤尾和左、右凤翼四峰组成。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县
志》载:“南凤凰山在城南五十里安宁社,形似凤,昂首南向,四面悬崖如削,山南两偏有洞为耳,
左名鹁鸽洞,右为鸡脑洞,产文石,其纹理似脑,故名鸡脑石,附石壁如钟乳,取石必腰斧猱附而上,
凿而出之,故不可多得。”古遂国居其左,秦王墓位其右,山势险峻,地处要隘,为军事要地。
相传刘金定曾占据此山,南侧顶端建有山寨,石墙屋舍遗址尚存。1932年,土匪刘桂堂(即刘黑
七)部过此,曾与当地红枪会在凤凰山下路口处作战。
一、陆房战斗1939年初,为开辟抗日根据地,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东进
队挺进山东。一路横扫日伪据点,入郓城首战樊坝,歼敌一个团;进军汶上,“草桥阅兵”,一枪未
发拔掉伪据点;进军肥城后,在大董庄击溃700余日伪军进犯。一连串的胜利,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4月底,驻山东日本侵华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纠集近两个旅的日军主力,和济南、泰安、
宁阳、东平、平阴、长清等十几人城镇的守备军共5000余人,配坦克、汽车、火炮、机枪等轻重武器
和装备,分9路向泰肥山区合围,妄图歼灭我主力部队,破坏抗日根据地。5月11日,合围圈缩至陆房
一带,我主力部队与地方党政机关3000余人被困。在形势万分紧迫的情况下,一场粉碎日军合击的战
斗在陆房展开。
师指挥所设在安家林,战斗打响后,各战斗部队抢占陆房周围山头,据险反击,待机突围。上午
9时,日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发起全面进攻。我军将士浴血奋战,顽强抗击。六八六团守卫的肥猪
山、岈山、黄土岭一线,连续打退敌人十几次轮番进攻,敌人死伤惨重,遗尸累累。坚守凤凰山一线
的津浦支队,顶住了敌人猛烈炮火轰击,采取近战猛打的战术,使数百名敌人丧生在阵地前,冀鲁边
七团和师直特务营,以刺刀和手榴弹与敌人搏斗,守卫了鸠山、蛤蟆山一线。下午3点,东南山口发
现了一股日军向陆房逼近,师部预备队骑兵连,奉命跃马出征,一鼓作气冲入安临站,使东线日军惊
慌万状,不敢轻举妄动。经过一天激战,毙伤敌千余人,我军伤亡150余人。
傍晚,我军决定趁夜幕隐蔽突围。在当地群众配合下,埋藏了笨重物资,安置好伤员,分3路机
智突出重围。津浦支队过汶河后,严阵以待,防敌追击。其余则先后到达东平县无盐村一带休整。
陆房战斗,挫败了日军的合围进攻,保卫了抗日武装力量,鼓舞了群众斗志,大振了军威,打开
了泰西地区抗日局面。为纪念陆房战斗,1971年,肥城县在凤凰山下建立“陆房战斗”烈士纪念堂。
197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中共肥城县委、县政府在烈士纪念
堂前建陆房战斗纪念碑。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题写碑名。
陆房战斗纪念碑碑文:
一九三九年初,为开辟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东进队挺进山东,
一路横扫日伪据点,予敌人以沉重打击。
四月底,驻山东日本侵华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纠集近两个旅的主力和济南、泰安、宁阳、
东平、长清、平阴等十几人城镇的日军五千余人,携各种枪炮、坦克等武器,分九路向泰肥山区合围,
欲歼我主力部队,破坏抗日根据地。五月十日,合围圈缩至陆房山区,我主力部队及地方党政机关三
千余人被困。十一日拂晓,我军先在牛家庄一带与日军遭遇,随全线抗击。六八六团占领陆房以西肥
猪山一线阵地,津浦支队占领陆房以东及东北之凤凰山阵地,师指挥所设在安家林。九时,日军在猛
烈炮火掩护下发起全面进攻。我军将士浴血奋战,顽强抗击,连续击退敌人轮番攻击。经一天激战,
毙伤日军千余人,我军伤亡一百五十余人。傍晚,我军趁夜幕在当地群众配合下分三路机智突出重围,
津浦支队南过汶河,其余则先后到达东平县无盐村一带休整。
陆房战斗挫败日军的合围,保卫了抗日力量,打开了泰西抗日局面,军民大振,再创我军历史上
以少胜多机动灵活的战例。陆房战斗永垂青史,革命烈士万古流芳!
狼山
位于安临站镇驻地南2公里,北与凤凰山相接,因形似狼状故名狼山。又因山色多为黑色,曾名
黑豆山。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有牛栏山、狼山顶二峰,主峰狼山顶海拔225米,面积0.72平方公里。
基岩为花岗石,并伴有储量较大的萤石脉矿。《山东通志》载:“狼山在城南五十里,明置狼山屯。”
康熙十一年重修《肥城县志》亦载:“狼山在城南五十里,现有狼山屯。”因村民恶其名改为“兴隆
庄”。主峰为一山寨,方园近2000平方米,周围有墙,门在南边,宽约3米,且有石灰拌缝。现围墙
已塌,平坦处已开垦种植。狼山惨案,1939年5月,日军企图消灭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的阴谋被粉碎
后,遂对狼山一带的群众进行疯狂报复,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狼山惨案。12日,日军进村扑空,便向村
外搜寻,躲避在狼山西北沟里的部分群众被日军发现后,被强迫带到狼山西的山岭上,逼迫18名青壮
年穿上八路军的服装,拍照后全部用刺刀捅死,山前刘家村桥下藏着的8人被拉到桥上枪杀。从早晨
到中午, 日军共杀害群众88人,烧毁房屋153间,其中刘家村即有36人被杀,东陆房村仅马家街就有
12人遇难。山上山下烟火弥漫,哭声遍野,目不忍睹。
玉皇山
位于潮泉镇驻地西南3公里处,旧称金山、塔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面积0.5平方公里,海拔
122米,其基岩为石灰岩。清康熙十一年《重修肥城县志》载:“塔山在城东六七里,上有石塔因名,
宋崇宁二年乡人建玉皇庙于上,又名玉皇山”。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塔山,上有玉皇庙,
中有石塔名白浮图,建自唐时,祷雨辄应”。相传塔山与北邻的孤山一脉相承,当年两座山欲比试高
低,竞争猛长,惊动了附近的乡民。于是,南山周围十一庄院的庄民商定,先在山顶上立一石塔,后
又建庙请来玉皇大帝,求得平安赐福。从此,压住了邪恶,带来一方平安。整个建筑座落在约3000平
方米的山顶上,朱红山门面南,外有2米高的石砌围墙,划分为东西两院。东院前有真武殿,中有石
塔、玉皇庙,北有后寝宫,西院是关帝庙。
1956年在玉皇山建立县园艺场,种植肥城桃80亩,到1987年发展到占地320亩,果园239亩,其中
肥城桃109亩。玉皇山现已成为山上松柏覆盖,山下果园连片的花果山。
一、中共玉皇山党小组
1935年12月,中共山东省工委建立不久,莱芜党内出了叛徒。为避开国民党特务的跟踪,工委组
织部长赵健民经孙怀清介绍来到玉皇山民众教育辅导实验区,以教书为掩护进行党的活动。真武殿、
玉皇殿分别为教室设一个大班,一个小班,后寝宫为办公室兼教师宿舍,开办了平民夜校。夜校除教
国文、算术外,还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和爱国教育,启迪学生的思想觉悟,参加学习的学生多数
投身于革命。同时,赵健民还介绍肥城县民众教育馆馆长王西城和小二和尚及放羊的朱三加入中国共
产党,建立了当时肥城第一个党小组--中共玉皇山党小组。
光山
位于仪阳乡驻地南4公里,东连鸡山,西至安临站镇东虎门,东北至黄石崖,东西长2.1公里,南
北1.4公里,面积约2.75平方公里,海拔365米。属水成岩。因山光如剃,故名光山。今光山已不光,
山上山下柏树茂密,遍及全山,碧绿争艳,劲风齐呼。此山上悬千刃绝壁,下临百丈深谷,地势十分
险峻。
一、孙膑洞 位于光山西南面。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肥城县乡土志》载:“光山在城南三
十里,有孙膑洞。内刻有石佛像一尊,像南侧刻有‘礼行道宅占此’。靖康二年四月十六日”。洞外
有皿一具。
二、洞涧 位于光山东侧千刃悬崖绝壁边缘。此洞涧深不可测,其顶端是一直径30厘米的洞口,假
如在洞口投一石子,响声如音乐传播,据传此洞底部面积较大且有水。
三、南天门 位于洞涧北往下20余米的绝壁上,南天门是天工所造,洞外侧有一石柱,把洞自然
分为南门、北门,可谓顶天立地、巧夺天工。门内有天然石凳、石桌,人在南门、北门相向而坐,可
对弈、对饮,如入仙景。
四、石锁洞 位于南天门北10余米处。所谓石锁,是由人作为通向山顶的钥匙,只有瘦者为钥匙方
可顺利通过, 胖者无法通行。因从此至山顶,仅几步之遥,而从别处上山可要半天功夫。
五、黄山洞(鹁鸽洞) 位于南天门北20余米处。此洞更加险要,进入此洞,首先要用木板连作仙人
桥,到洞口后,沿自然石阶数级,拾级而上,到达洞中,此洞宽敞平坦,面积宠大可容纳数百人。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内民兵及村民利用此洞多次避免了日伪军及还乡团的残害。
望鲁山
位于安驾庄镇驻地北4公里处。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主峰海拔278.3米。基岩为花岗岩。
山顶建有“望鲁庵”一座,残基尚存。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志》载:“望鲁山在城南五十
八里,长亘五里许,登绝顶可望兖州,故名。山南隶泰安,山北隶肥城,中为秦王峪。北有龙泉寺故
址,寺东南水流汩汩,冬夏不涸,即龙泉也。”寺南上方有一狼窝洞,口小腹大,侧身方可入内,洞
可容十余人。在洞尽处,有一天门,上通顶峰。寺南有一土堆,直径为50米,高10米余,为“望鲁坟”。
相传春秋时鲁王之女嫁与齐。后因齐鲁相争,其女不得归,怀念亲人时,只可登山顶遥望,死后葬此,
故名望鲁山。
望鲁山东侧为上庄炉水库大坝,水库总库容287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望鲁山水源
丰富,经绿化,全山已植核桃、苹果万余株,刺槐约200万株,已是林木成荫,硕果累累。
岈山
位于孙伯镇驻地西北3.5公里,东南西北走向,长4.5公里,宽1公里,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山
顶5个山头,主峰海拔4 43米。基岩为石灰岩。因主峰直插云天,其形似牙,故名牙山,后演变为岈
山。
1938年11月,泰西抗日武装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随着部队的不断发展壮大,1939年
1月在岈山一带建立了休养所,又称岈山后方医院。伤病员平时分布于岈山、莲花峪、老树峪、郝家
峪、山套等十几个村子的群众家中,有情况时转入山里或地堰洞内。休养所有医护人员40余名。后岈
山后方医院几经迁址,于1949年10月在一区(今老城镇)百尺村分别编入空军和地方医院。
雨山
原名羽父山,后演变为雨山。位于边院镇驻地北4公里,南北走向,北起大横山之尾,向南延伸
至赵家山头村,长3.3公里,宽3公里,总面积约4.65平方公里,海拔405米。基岩为花岗岩,石质坚而
美,是上乘的建筑材料。山上林木葱郁,以杨、榆、槐为多。山腰多植果树,盛产苹果、桃、核桃、
板栗。田间地埂植有大量花椒树。另外,野生药用植物极为丰富,有柴胡、半夏、山豆根等。夏秋雨
季,上顶常常云雾缭绕,成为当地晴雨表,有“雨山戴帽,小工(打活的)睡觉”之说。
雨山东南之余峰名宝山,又名宝金山,海拔390米,面积2.54平方公里。上有古庙泰山行宫(俗称
奶奶庙),始建于清乾隆九年。旧时,农历三月初三设香火庙会,方圆数十里商贾游人云集至此。后
庙毁于战火,祭祀乃止,庙会也停。近年来,为挖掘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兴隆村重修奶奶庙,修建
景点多处,并恢复庙会,规模比旧时扩大数倍,宝金山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风景胜地。
米山
位于桃园镇驻地屯头村北1.5公里处。相传古时有一帝王过此迷路,故名“迷山”,后谐音演变
为“米山”。东西走向,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0.9公里,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米山共三峰,中
峰最高,海拔149米。山之阳属桃园镇,山之阴属王瓜店镇。
米山基岩为优质石灰岩,1971年在山脚下建成肥城县水泥厂,到1998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65万吨/
年,米山牌R型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荣获部优产品称号。1970年桃园公社在米山建成桃园水泥厂,2000
年水泥产量达到20万吨/年,建力牌425#R型、525#R型普通硅酸盐水泥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
米山岭伏击战,1944年7月的一天,演马庄据点300余日伪军,押送运粮大车20余辆约3万公斤小麦,
由米山西大道进城。肥城县大队得到情报后,在米山一带设下埋伏,当运粮车队及日伪军进入埋伏圈
后,县大队一举将其大部分日伪军歼灭,所剩残兵狼狈逃窜,缴获了全部物资。
白云山
位于城区西南3.5公里处。东西走向,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9公里,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海
拔高度180米。因山阳有一洞,傍晚有缕缕白雾飘出,汇集成白云,飘浮在山顶周围,又加之风化石
形似白云缭绕,故名白云山。
白云山为低山丘陵地带,基岩由石灰岩组成。山上部为裸露风化基岩,山中下部为沟谷梯田、坡
麓梯田,由坡积、洪积物形成,多为褐土性土、褐土和淋溶褐,土质地为壤质和沙壤质,是著名特产
肥城桃的主产地。
一、白云洞 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白云山在城(指老县城)西南二十五里东礼社。山腹
有洞曰白云洞。由洞口伛偻而入,石壁嶙峋,宽步余,长丈余,中有一窦,深不可测,洞外古柏参天。”
二、群力放水洞 位于白云山前半山腰处。1960年县委、县政府调集8个公社8000余人建设尚里五
级扬水站工程,凿通白云山,提康王河水,送至山前,穿山隧洞410米,底宽2.6米、高2.2米。洞出水
口用雕刻石块砌成拱形门,门两侧为高6米,宽8米石墙,墙内分别嵌“群力赞”和“英雄赞”石碑。
洞口上方为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著名书法家舒同题“群力放水洞”5个大字,正中刻有五角星一颗。
在石墙上方的平台上,建有似阁建筑物3间,面积60平方米,两侧刻有“群力打开放水洞,放水浇灌
桃园花”的楹联。现群力放水洞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洞口正前方有用细石砌成深1.5米、宽2.6米、长约30米的水渠,连接正八边形蓄水池,容量1000
多立方米。现已成为桃园主景区。
三、石猴洞 位于群力放水洞东200米处。洞口呈直径2米圆形,洞深约5米,斜向北延伸。洞壁垂
挂石灰溶岩,经水、气冲刷形成猴状,故名石猴洞。相传此洞为子母洞,因其中一洞已被碎石掩埋,
故无从考证。
四、缺水碑记 位于群力放水洞南端。上刻“尚里自古缺水,众人皆以为忧”。“咸丰九年春,当
事李恩亮、李曰厚等会集合庄公议捐钱输夫,凿井于庄西,供庄人饮水。”
石坞洞山
位于仪阳乡驻地东北8公里,东北西南走向。东南隔邻泰安市岱岳区二起楼、肖家岭村,南靠张
家庄村,北面山脚连石家庄。面积0.5平方公里,海拔319米,属石灰岩。据传,此山以前叫小天台山,
后改为石坞洞山。
一、石坞洞 位于山顶北侧,为典型的石灰岩溶洞,洞内供奉观音神像7尊,刻碑数块,并有石屋,
故山名为石屋洞山,后来“屋”演变为“坞”。洞高7米,圆形,面积百余平方米。
相传南斗北斗曾在此下过棋,棋盘在洞口东悬崖之上,棋盘虽风化尚能看清。
二、山顶寨村 清末,太平天国时期,起义军和清兵相斗,石坞一带农民为避战祸,在石坞洞山山
顶修建山寨村,面积约30亩,寨墙坚固齐整,寨墙体2.5米,设有四个寨门,寨内有两条街,150余户
宅院,取名石坞洞山寨村。至今尚存数百间房基及陶瓷碎片。因在山上未受兵祸,后来人们把安全下
山的日子定为农历二月十九日,又定此日为香火会以示纪念。
据当地老人讲,当年从石洞到山下,全是不见天日的苍松翠柏,约有500多棵,都是两人合抱的
参天大柏树。还有一棵当地的大白杨,四人合抱不了,从大杨树往上建有三十七级台阶的盘路。每到
香火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北大顶山
位于仪阳乡东南部边沿,荣华村北,距乡驻地7.5公里,山东坡与泰安市岱岳区为邻,南北走向。
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374.6米,属石灰岩。
因此山顶平整而大,又处于群山北边,故为北大顶山,又名太平山。山东侧有天然石洞两处,一
处为牛鼻子洞,一处为朝阳洞,据传皆为古时道家修炼之洞府。此山分为两层。上层为百丈陡滑凸凹
特殊的悬崖,帽大干矮的柏树,如钉订崖缝上,碧绿争艳,劲风齐呼;下层是乱石富土的数十丈陡坡,
柏树茂密,遍及全坡。
一、牛鼻子洞 位于北大顶山东侧崖坡之间。有两个平行洞,平距两米多,洞口都是圆形直径1米,
似牛鼻,故名“牛鼻子洞”。
两洞平行深入4米之处合成一孔,孔长6米,90度角形成1.5米高的竖井,井口上就是大洞。大洞
地平面9平方米,沿洞壁有土炕似的台阶。大洞东端有东高西低地平面5平方米的缝洞,人只能卧倒方
入。传说它与石坞洞相通,无人探索。游者带强电光进入,需半天方能返回。大洞西北角有窄曲长10
米的缝洞,只能侧身挤进。在东缝洞里举目东南,能看到弯曲长约丈余的一个石眼,向洞内透入缕缕
光明。
先人虽没有为该洞“塑泥竖碑,修饰雕画”,但逢农历正月十六“朝阳洞香火会”时,凡登山拜
佛求佑的人,无不到此一观。
二、朝阳洞 此洞居北大顶山东侧,牛鼻子洞向南约70米处。洞前有平坡地数十平方米,且上悬千
刃绝壁,下临百丈深谷,地势十分险峻。洞分南北两洞门及洞室,北洞为主洞。从主洞进入5米处,
有丈余高的扁石竖立,自然地把洞深入分为两半,从任意一边继续深入,是几丈高的通天一线空间,
向里或向上皆黑洞洞一片,脚下鸟粪半米有余。南北两洞内有曲径相通,两洞口均有人工建造的洞门。
北洞室门东有石砌钟楼一座,原有高1.5米、重800公斤的铁钟一口,后毁于大炼钢铁运动中。此洞门
左首立有万古流芳碑一块,为乾隆二十三年二月十七日,由主持道人邓仁义同乡里善男信女同立;洞
门右首立重修朝阳洞碑一块,为民国廿四年腊月,由当地三名信女布施修洞而建,其碑文载:“庄之
北太平山阳有朝阳洞,临洞前,高瞻远瞩,见汶水南流,泰岳东寻,眼界为这一旷,上前清阳环抱,
泉流石上,柏森碧空,居此不入烦恼而入清静世界;属吾邑名流,祥考县志,甚于陶山清幽、牛山迭
翠并称,内有神像数尊,不知创自何代……”。南洞室宽约5~6米,高约10~15米,宛延进伸约30米。
南洞室较小约20平方米,据传是道人居室,有一半圆形洞与北洞相通,人低首可过,洞门右上角约3
米余绝壁高处又有半间屋大小石洞,此洞不仅直上直下,而且从下往上逐渐外仰,很难攀登。据传是
道人炼丹洞处。此洞上侧悬崖上长有一碗口粗细的迎客松,形如蛟龙探海。南北洞内四壁岩层如鳞,
恰似碧波涟漪,又如莲瓣重迭,甚是壮观。整座洞府天设地造,鬼斧神工,妙不可言。
棋石岭
位于仪阳乡驻地东南7公里,西接横山(又名红山),东连黄山,北邻赵家庄。
村南山谷悬崖大石上有一棋盘,据民间传说,南斗北斗曾对弈于此而得名棋石岭。
一、棋石岭阻击战 1940年8月,日伪军集结500余人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泰西军分区调集分
区训练队、陕北营(原挺进纵队五支队三营即肖华支队)等部,反击日伪扫荡。一日拂晓,护送山东干
部奔赴徂莱山任务的陕北营,与日伪军在棋石岭一带遭遇。奉命留下来阻击敌人掩护干部转移的一个
连队迅速占领棋石岭村附近的红山、黑山高地,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日伪军。敌人分三路轮番向阵地发
起正面进攻。日伪军发起的数次进攻被坚守阵地的指战员击退后,敌人又从背后发动包剿,我军腹背
受敌,战斗异常激烈。坚守阵地的指战员,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和石头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激战竟
日,打退了日伪军的5次进攻,毙伤敌军200余人,敌军被迫撤退,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计划,泰
西党、政、军干部安全转移。
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肥城市及仪阳乡于1997年12月,在棋石岭红山之阴立“棋石岭战斗
遗址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