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陶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5&rec=37&run=13

陶山(又名鸱夷山)
位于湖屯镇驻地北8公里。北和西北与长清县接壤。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3.7公里,总面积7.25
平方公里,海拔502.2米,呈椭圆形,基岩为石灰岩。据《山东通志·疆域》载:“相传山前后有72
洞,陶洞(指陶阳洞)在山半,石磴陡绝,攀葛扪萝而上,中有三层,最深处极宽阔。四壁累累皆菩萨
像。”
又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志》载:“陶山在城西南三十里,旧说范蠡三徙而隐於此山,
故名陶山,又名鸱夷山。山高五里有奇,方棱四削,负阴抱阳,有东西二崦,左右环列和屏障。正中
山顶为翔鸾台,上有天池。台东为春晖岩,迎日洞,又有黄华洞,在悬崖峭壁间,樵者倒缒乃得入,
中深窈不可穷。有佛象刻壁者若隐若现。又有石床石几之属。台西为明月嶂,有夕阳洞。台北为璎珞
岗,俗呼鹰落岗,有盘鹘洞。又北接引岩有元武洞、象鼻洞。又北卧牛峡有牛洞。台南为师子岩,有
菩萨洞,一名菩萨岩。菩萨洞一名快哉洞,居山之半,人迹罕至。左有飞泉洞,一名三尖洞,洞泉常
涌。右有金草洞、丹砂洞。又左丹屏峰,赭石壁立如屏,有慈云洞。每亢旱望洞中云出即雨。下有钟
乳洞,又右为车盖峰,有归云洞与夕阳洞相接。有纺车洞在狮子岩西南。其南为伏虎冈,有蟋蟀洞。
狮子岩南为挂灯岩,其下为叠石山。右有巨石曰印峰、曰卓笔峰、丹屏峰。南下为螭首峰,圆椒戴土
下有积水洞。叠石山东南为鼓台,下圆而上平,响鼓洞。叠石山南下为浮羊坪。坪南为青梯关,登山
者必由之,有石屋洞。坪西南为展旗冈,陂陀曼延,有燕泥洞,淡竹叶洞,上水石洞。鼓台南为囷峰,
形势园峭,下有猫儿洞。展旗冈南为黄山,有白藏洞,金蛇洞,又有牧羊洞。青梯关南为鲁罗山,有
水洞四,皆挟陶阳渚壑之水,南出分流而汇淤涧。东崦自接引岩迤东为青霞峡,有青霞洞。又东稍北
为横石嶂,又东为攒洞岭。其下有通樵洞,可通人行。舞鹤洞、木公洞皆有石象。团栾洞、东三尖洞,
皆形似。又东又柿子冈,有丹水洞,又东为凤咮峰,有丹穴洞。其下有墨涛洞,洞南为团瓢谷,有柏
坡。其南有天王万岁寺佛殿,今称东幽寺。《岱亩图经》记陶山有二崦,左曰东幽,右曰西幽,此寺
之各所由来也。凤咮峰迤南为报恩岩,岩北有白姑洞,黄姑洞。南有柏香洞,其下有关帝庙。庙南为
报恩宫。门前溪涧萦回,有泉甚冽,或曰东泉洞。宫西石壑广数丈,瀑布飞泻。东崦之水於此南下,
出陶山南会诸山溪,西南流为大涧宫。东南有十二重楼,楼东有淅米洞。报恩岩东南为小日观,有八
仙洞、八卦洞。又南为小泰山,上有石庙祠元君,其阴亦有元君洞,下有碧云洞。其东北岩有金牛洞,
相传与牛山洞相通可二十里。下有逐狼洞。小泰山南下有五福观,观东有鹿游洞,九芝洞。西崦自卧
牛峡而北为仙人岩,有西施洞。南为蝙蝠洞,中有蝙蝠盈万。又北为牛女嶂,有织女牵牛二石。下有
罗汉洞,又下有采石洞。其上有石柱峰,后为牛角峪。又北迤西为宝藏冈,其下有黄金洞、黑金洞,
其上有弥勒洞。又西为五湖山,有西三尖洞,下有包山洞。又西为幽栖岩,南有竹林寺,俗呼无影寺。
寺有石屋三楹,在悬崖数仞间。旁有井泉,曰无影洞。右有瀑布崖,下有藏真洞。竹林寺南里许为幽
栖寺,俗呼西幽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为范少伯立也。唐时供佛而祠少伯於其右。寺北半里为少伯墓,
墓前有碑。幽栖岩西为望湖岩,下为大溪,在幽栖寺左有流泉洞、泛舟洞。旁有神鱼洞,西崦之水迳
此,南流而下汇於涧。流泉洞泉流数泓,祷雨辄应。望湖岩前有巨石为峰,曰缆船桩。上有青松洞,
虬枝横出,山色俱苍。又西稍南为忠智岩,有铸金洞。再下即少伯墓。又西南为漫陀岩,有朝阳洞,
洞门南向方,可容车广如堂室,为朝阳初洞。又登二十级,亦如之,为朝阳中洞。又登二十级,深广
倍於前洞,为朝阳上洞。三洞四壁皆刻诸佛法相。入洞阴黯,定睛视之,生动庄严。初洞之右有窍穴,
上通上洞,旁入无底,疑有神物往来。元明之季,居民多避兵於此。明季李攀龙肥城城碑记云,在昔
陶山之后,动勤王师,余犹及见之,盖二崦天然石墉,外峻内奥,诸洞皆可受多人,故尝有负山为者
矣。又西南有梳妆台,其西北又有西施洞。洞内有石楼,高峭不能上。又南为啸猢谷,有白猿洞。又
南为孝福岭,二山相连,或云孝福即啸猢,音相似也。上有穿云洞,又南为牤牛山,有百泉洞。洞水
常流崖石间,如匹练也。又南为小华山,东有莲花洞,石瓣攒簇如莲。西岩有西王母洞。此陶山之大概也。”
陶山属泰山山脉,山林茂密,风景宜人。肥城矿务局第二医院建于山脚下。
一、黄华洞 位于陶山东侧的悬崖峭壁间,旧时樵者需以绳倒缒方可入内,深不可测。洞内四壁刻
有佛像,并有石床、石几等物。1 947年3月,中共肥城六区区委书记刘建新率区队队员坚持斗争。国
民党军队纠集近千人包围陶山,刘建新等人凭借黄华洞的险峻,用石块、手榴弹打退敌人十数次进攻,
坚守两天三夜,无一伤亡。为纪念这次战斗,1978年,黄华洞被确定为县级革命文物单位。
二、幽栖寺遗址 位于陶山西侧,栖幽寺村南200米处。寺内大雄宝殿于1971年拆除,尚存刻有图
案的六棱石柱两根,唐经幢一座,唐僖宗李儇时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一根,于1977年运往泰安岱庙保
存。 西配殿内尚有阴线刻花纹六棱石柱。 殿前钟楼保存完好,有4根八棱石柱支撑。旧县志记载:
“寺有钟,其声可远闻数十里,晨钟为肥邑美景之一。”
遗址北数米处有十几块柱础石埋在原地。其中一根八棱石柱,直径约0.5米,高4.3米,一面雕凤
凰牡丹图案,另一面字迹模糊,仅落款“宣和三年”字样尚可辩认。
遗址前数米“韦驮殿”尚存,主体结构完整,坐南朝北,殿内壁画虽历经沧桑,仍依稀可辩。殿
外南墙下部镶有石碑,上刻菩萨像一尊,左右侍女各2,足登莲花。刻石周围布满石勒图案。下方是
造像题记,刻文难辨。左右上角,刻有“赵大娘供养、张二娘供养”字样。殿外东西山墙镶有陶山诗
句刻石各一方,其中一刻石诗曰:为爱幽栖好,乘闲时一过。林深俗客少,山静白云多。睡起逢樵话,
诗成对月歌。兴来何所适,长啸舞烟萝。
钟楼东边有一水井,即使大旱之年,井水水位不降,清澈见底。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志》记载:“陶山幽栖寺石浮图记,漫灭已甚,年月适缺,惟文
内天作,地作,日作,年作,知是武后时物。又(唐)开元八年,张令臣造浮图记,在陶山幽栖寺。”
据此推断,唐玄宗时此寺已有香火。据康熙十一年《重修肥城县志》记载:“幽栖寺在城西三十五里,
创于大唐,元大定元年重修。”
韦驮殿西山墙诗刻:
清明游陶
十年江海遂浮名,虚负东山旧隐情。
幽洞近来谁作主,好花还待我重行。
夕阳天外看归鸟,春晓溪头数落英。
翻笑此身无定所,烟霞何日足平生。
林泉久得乐从容,谁信高轩化日逢。
村酒不堪成雅会,僧房何幸晏儒宗。
云圃西岭芙蓉出,雨东岩翡翠重。
文物一时真胜乐,荒山千古纪行踪。
韦驮殿东山墙诗刻:
游陶山东西二寺
陶朱栖遁处,偶尔得登临。
严然突峰石,静曲路幽森。
入山不见寺,缥缈无踪寻。
行过一里许,遥见藏危岑。
忽闻钟磬响,远迓二淄襟。
崎岖朝阳洞,蝙蝠在前嵚。
竹林遗址峻,徒伤仰高心。
旋舆转麓去,梵宇邃且深。
泉从石窦出,恍惚疑鸣琴。
东西两嵎寺,范蠡旧时林。
越王岂能害,种后竟成擒。
岩中犹有冢,世换名存今。
西施匿何所,五牸可能妊。
自吴渡海至,安忍忘山阴。
夕阳笼返照,悼古伫沉吟。
徐徐下坡去,咯咯噪归禽。
诗刻成于明万历五年闰八月既望。
三、朝阳洞 位于湖屯镇陶山西北侧的山崖上。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记载山上有洞,相传为
七十二洞,多深邃不可穷。朝阳洞分初洞、中洞、上洞。洞口上方刻有嘉庆二十二年刘佺题“朝阳洞
”3个大字,刻面高0.6米,宽1.6米。洞前室宽8米,高8米,深14.5米。东壁近洞口处有关公、周仓、
关平的石刻造像,有1.5米高石佛一尊和“潜修”“高隐”等题刻。有清末赵光湖用“南无阿弥陀佛”
六字组成的石刻阴文竹画,上方刻“弥陀竹岁在壬寅月上旬写。”西壁有张启秀1923年刻的象征“风
月无边”的“二”字样,高0.5米,宽0.75米。有赵光湖一笔书成的高1.3米、宽0.7米的“佛”字,书
法苍劲豪放有力,作于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桂月上旬。有赵光湖的诗刻一首:“潜迹避世装愚蒙,修
成丹焰作哑聋。高尚其志归山住,隐名独立不求功。”左有望雪鸿题“小有天”3字。下有石佛一尊
与西壁近口处“快哉洞”三字相接。在通往后室的二台上有石佛8尊,其中东石壁一尊,工艺精湛,
佛像手拿宝葫芦佛珠,头部有光圈,上方刻字是:理道始祖杨来如之像。下方有赵光湖草书石刻“南
道无量寿佛”6字。两侧刻有楹联,上联:戒烟禁酒诸恶莫作,下联:明理达道众善奉行,横批:园
光普照。偏南石壁上有刻方一块,宽1米,高0.5米,乃清宣统元年徐茂莘、张怀瑾、纪庆芳书刻的正
楷“三教渊源”四字。在西壁还有石刻“退藏”二字。
后室深7米、宽14米、高10余米,西壁和北壁布满石雕佛像,分上下四层。上部佛龛内佛像矮小,
有22尊。下部佛高1~2米不等,有12尊。洞内石佛,造型坐立各异,姿态端庄,面部安然慈祥。雕刻
艺术之高超,造型设计之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洞外山壁上有高1.2米,宽1米的石刻,刻文为:“嘉庆八年六月八日,长沙唐仲冕、由入、观远
至陶山焚黄树,真炎中一清凉世界也。爱命徒者展昆源书于壁,主持僧人通禧,徒心常。”
另有一方,记修复洞时发起人名单和捐资。
朝阳洞造像年代,无确切记载。洞口西壁一篇风化严重的刻字云:“大明国山东肥城西四十里,
陶山幽栖寺上有竹林寺古佛洞一座,自古无人住此。今有本府齐东县僧人……一同进山修行宣道,无
甚酬报诸佛全恩,谨发虔心,启造圣像,引领各庄村镇众善人,共造像三十尊……”这些文字说明明
朝造像30尊。从“古佛洞一座”句分析,原洞内早有石佛存在。前室风化严重的佛像,年代更早,从
佛像的雕刻风格看,约在唐末宋初。
从朝阳洞往东10余米,北面壁上有一笔挥成的草书石刻“龙虎”2字,未署名姓。还有避乱者有
感神灵保佑的草刻“可避秦”3字,旁有碑文叙述,文字清楚。
四、洞灵观石刻 位于湖屯镇吕仙村东北的东幽寺遗址。在一块高3米的巨石上,镌刻着“洞灵观”
3个大字。每个字30厘米见方,楷书繁体字,阴纹浅线双勾平底,隋王通书。“洞灵”指道教《洞灵
真经》而言,洞灵观乃道教的庙宇。
王通,字仲淹,谥曰文仲子,龙门人,幼笃学,隋末著名学者,曾向隋王朝上太平十二册,未被
采纳。后退居河汾,聚徒讲学于河南、山东、山西、受业千数。如薛牧、房玄龄、李靖皆受王佐之道。
仿《春秋》著《元经》、《中说》之书。大业中以著作郎、国子博士徵职,卒年仅37岁。唐初著名诗
人王绩是王通的弟弟,被举为唐初骈文四家之一的王勃,是王通的孙子。
石刻附近是东幽寺遗址,建筑无存。从王通书“洞灵观”的年代分析,“洞录观”是当时东幽寺
的主体建筑之一。 东幽寺可能建于隋朝或更早的时间。
石刻南1 0米处还有明朝澹然子书刻的草书“”二字,澹然居士是明代茅瑞徵的别号。
清嘉庆二十年《肥城县志》曾记载董芸描绘此地景色诗一首:
灵岩古洞幽,扪萝践危磴。
劈空巨溜悬,当腰怪石横。
仰视千仞梯,一发引樵经。
夕阳云木外,冷然数声磬。
古瓦飘松花,天风吹不定。
缅怀河汾叟,上书志未竟。
还违济世心,讵乏名山兴。
劈窠字如斗,腕底蟠余功。
临崖忽长啸,划然四山应。
五、竹林寺石刻 竹林寺位于湖屯镇陶山之阳,俗称无影寺,原寺院早已倒塌,只留残碑柱础。
在竹林寺遗址的西面,有瀑布崖,崖壁有北宋宣和年间一幅浅阳刻弥勒佛画像。文字已残剥不全,
可辩认者一半以上。所刻佛像身着伽裟袍,后有佛光圈。
周围的山崖上,有徐茂莘所书“竹林寺”刻字,有赵光湖所书的“三宝”刻字。
遗址处还留有清乾隆三十一年及民国八年重修竹林寺碑记。
据碑文记载:竹林寺地势幽深,林壑清美,又有洞天映带左右,在肥城足称盛景。内有佛殿三楹,
自宣和年间,稽和其时,金人内犯,宋之号令不行于河北诸郡,此处大好山河,沦为夷狱。……自宋
迄清,七百余年,其间盛衰迭易治乱,相循而陵俗变迁,不弟世事沧桑,而此庙亦谓崖石崩压,荡然
无存,梵王宫作为飞来石矣。……殿守榷颓,佛光暗淡,此有善士张徐诸檀越纠盒合同志,捐资重修
……
六、纯阳宝殿 位于陶山之阳吕仙村内。殿呈方形(3.85米见方),高约5米,全石结构,石块细錾打
成,上下都有出墙10厘米宽的底座和出檐。底座至出檐高2.3米,8层石块砌成,接缝细密规矩,工艺
精湛。殿顶呈四棱圆锥形,用9层石板逐级缩合而成,高2.3米。殿内顶端有圆石浮雕,刻有花卉飞禽
图案,外顶端有石刻莲花,在莲花上竖一石葫芦,作为顶尖。门口上方有石碑一块,0.38米见方,中
间刻“大明崇祯五年刻”字样。北、西墙各嵌石刻一方,均为崇祯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修殿完工安坐
的题记。其中一块的刻文是:“大明国直隶河间府景州东光县道人曲全善,前来济南府肥城县西北二
郎宫主持。今有徒弟高真立、徒孙赵冲云同发心修盖团瓢完乞,宫修吕祖。善人景州东光县仁德乡五
甲人杨可大,室人潘氏。崇祯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安坐。”
据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志》载:“明朝天启年间,有羽士曲全善,东光人,来此感梦,
募化鸠工,创建团瓢,供奉吕祖。工未竟仙去。其徒高立真、赵冲云继其志,工成。塑吕祖像于其上,
而以全善旁立焉。有崇祯七年参之右三才撰碑,澹然子、古超凡书。今其村即以团瓢名(现为吕仙村)。
山明水秀,亦一胜景也。”此殿保存完好,但神像已不存在。
七、通樵洞 位于湖屯镇吕仙村西北两华里,有一三叉峪口,峪口处有一山泉,由泉向北行100
米便是山崖,通樵洞在崖之上两米处。
此洞相当隐蔽,非近前难以发现。傍山崖有一巨石,巨石与山崖间有容1人挤进挤出的缝隙,洞
口就在缝隙间。进洞须顺石缝上攀两米方至。根据巨石和崖壁纹理及洞口形象,可断定巨石乃从山崖
上断离滑下,遮住了洞口,成了天然屏障。
洞口呈截面馍头状,洞高约10米。进洞北行约10米,分为两洞,一通西北,一通东北。通西北方
向一洞,至人不能直立深入处,长20米,据说向里深邃莫测。通东北方向洞,至人不能直立深入处,
约40米,据说这一洞通山后,所以此洞名曰通樵洞。
由于洞口有巨石所挡,阳光不能射入,洞内阴暗潮湿,洞底高低不平,令人毛骨悚然,故入内须
着火把。洞壁之石手触如霜。石头或方或圆或尖,千恣百态;颜色或青或绿或黄。洞壁沁出的水珠,
火光之中熠熠生辉。
因此洞上下不便,加之一些迷信说法,人迹罕见,洞内无刻字,无雕塑。不知何人于何时为引进
光亮,在洞口上方凿出一如窗方口。因而该洞又名“窗户洞”。
旧社会兵荒马乱的日子,吕仙村及附近村的群众常到此洞避兵燹之祸。
八、范蠡墓 位于陶山幽栖寺遗址西北约百米处。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墓被发掘,未见随葬物。
墓壁为粗石砌成,后又填平,保留遗址。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所著《岱览》中记:“越后(蠡)扁舟至
齐,止于陶,号陶朱公,即今肥城陶山也,……旧有祠,创于秦,在公之旧居处,名陶公幽栖祠。有
篆碑曰: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谁可比伦。……斯从上封泰山还,闻蠡墓在此,吊书。斯
者,丞相李斯也。至汉,于祠前建佛殿,去‘陶公’二字,改为‘幽栖寺’。即于寺内立祠祀公。一
日,有老人自称青松子对冢三笑三点额,既而手指冢口诵八言曰:‘霸业朽,忠名在,此堆土,黄金
块,传万古,人人爱,纲常维,宇宙赖。’诵毕,化为香风不见,遂刻其语为‘汉赞’。隋时移祠于
冢右,曰‘忠智幽栖祠’,即今之遗址是也。然秦碑汉赞残断剥蚀,无复完好。至唐贞观元年,有好
事者重刻于石,并刻鸱夷歌于额,立之冢上。”此碑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已重新复制完好,
立于冢前。
范蠡与越王勾践深谋20余年,灭吴雪会稽之耻,封为上将军。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
载:“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知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
千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
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这里
的“陶”即肥城的陶山。
九、唐仲冕母墓 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仲冕母墓在陶山阳,仲冕墓在陶山西,仲冕妻
墓在陶山东。仲冕湖南善化人,先是仲冕父焕令平阴时仲冕母殁。仲冕殁,遗命踵葬焉,故仲冕亦自
称肥城人。唐氏祠堂在涧北庄天和观旁。”唐仲冕,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中进士,官至陕西巡抚。
仲冕寄情山水,曾遍游陶牛二山,穷陶山七十二洞之奇,览牛山风景之丽。曾画《陶山望杏图》,著
《牛山叠翠》诗。有《陶山文录》10卷,《陶山诗录》24卷。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唐仲冕应泰安
州官员之邀,赴泰安主持泰山书院。其间,参于重修泰安县志。他“历扪葛攀罗之险,亲历岱畎”,
探访山水胜迹,遍览泰山历代典籍。对泰山地理历史作了深入研究,“征引经籍655种,录次金石766
通” ,经十数年,于1793年 (清乾隆五十八年) 完成了《岱览》巨著。
仲冕母墓在陶山之阳,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地布局严整,层次分明。从南往北第一层次立有两
根高2.9米,宽0.4米见方的巨石望柱,柱的基座0.8米见方,望柱刻磨棱边框。望柱中间立有石碑(已坏),
碑的基座、碑帽尚存。碑帽石刻条纹。第二层次有石羊一对。第三层次有石虎一对。第四层有石马一
对,马高1.3米,长2.2米,刻有鞍辔,形象生动逼真。第五层次有石人一对,身高2.6米,手握笏板,
身穿朝服,腰束玉带,端庄严肃,栩栩如生。石雕后,正面为石表、石碑,后为墓穴。石碑高2.2米,
宽1.15米,边框上刻有花卉云纹图案,碑文隶书,书法工整秀韵。上刻“诰赠奉直大夫前山东昌邑县
知县唐公继配谭太宜人墓”。下落“嘉庆八年夏五月”。
在墓地西南方向约300米处有一神道碑, 龟形碑座长2.6米,宽1.1米,高1米,四周有基座。碑高
3.5米,碑冠有麒麟图案,上面篆刻“皇清诰命妇人唐母谭太夫人之神道碑”。碑阳中刻“皇清诰赠
夫人唐母谭太夫人之神道”。碑阴刻有“道光三年四月,陕西布政使唐君仲冕致事侨居金陵来谒曰慈
窀穸,肥城之陶山五十年矣幸遇”字样,碑阴还记述了赐同进士出身的三位官员撰写的铭并叙。
十、涧北烈士陵园 位于湖屯镇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的陶山南麓,占地约1000平方米,北倚陶山
主峰,俯瞰湖屯大地,山上翠柏森森,山下良田万顷。8位烈士墓在陵园内一字排开,东西走向,每
座墓前均立碑纪念,写明烈士生平事迹。布局合理,庄重肃穆。
1979年冬,涧北村党支部决定,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将本村散葬各处的烈士坟墓,集中安葬
于陶山之阳。墓地地势平缓,群山怀抱,居高临下,可目睹湖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发生的巨
大变化。涧北烈士陵园已成为湖屯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十一、小泰山碧霞宫 位于湖屯镇吕仙村东北小泰山顶。旧县志称石庙。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碧
霞宫供奉碧霞元君,群众称“泰山老奶奶”。“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后当地好事者又集资塑像修复
完好。登碧霞宫有象征性的“十八盘”,至山门共58级台阶。山门宽1.36米,高1.84米,深1.57米,石
条砌成,门额刻“碧霞宫”3字。院内宫殿保存完好,石块砌体,圆锥顶。以石块扣拱缩合而成,坐
北朝南,两间相连,东西长5米,南北宽4.05米。另有前厦1.05米,厦用8根石柱支撑。条石砌成基部,
砖砌漫圆式顶,门上面刻有“小洞天”3个大字。旁有“三元一心”“五行一气”相对应的横写刻字。
8根抱厦石柱高2.3米,正面宽0.26米,规矩讲究,分别用行、草、隶书体刻有四副对联:
仙佛频来可云洞天福地,
人神共羡堪拟蓬岛瀛州。

五老同心造出婆娑世界,
三清一体静修自在之天。
泉美林秀何处再觅佳境,
水抱山环此地即是蓬莱。
刻字刀法古朴苍劲,颇具功力。
宫的西壁嵌有石训两方。南边一方刻文:“永寿二年三月初三日,集诸大会,保奏天仙玉女,化
生吾身来小岱永镇,受权碧霞元君使国泰民安,诛锄奸盗,扶危济贫,平治水火天灾。弟子张自玉为
感心愿发心起修娘娘行宫,于明万历十八年修起。”北块刻字上书“薛道光宗派”,下题人名,后记
落款为万历年。在宫下南侧有1940年石碑一块,文曰:“小泰山,泰山支脉也。古人爱其俊秀,遂修
天仙圣母行宫于此焉。惜其殿庙狭小,未免风雨摧残,墙宇矮,其未免凭眺危险,庙院无门,未免不
壮观瞻。而后曹秉山等有鉴于此,乃邀同诸位善士,竭力劝募,竭力监督,遂修抱厦,长院墙,建山
门,以致诸弊悉泯。今已告竣,特将惠捐善男信女姓名勒石,以资永垂不朽云。首事王鸿亮、张华桐、
曹秉山、唐茂梅……。中华民国二十九年花月榖旦。”碑高约120厘米,宽61厘米。
据《岱览》载:陶山东崦风味峰迤,南为报恩岩,岩东南为小日观,又南为小泰山,岑绝类,岱
顶上有石庙祠元君,岁六月六日,远近村民祈赛於此。
碧霞宫的周围建造如东岳,有象征性的舍身崖、天街、望海石。王灵观的位置所在,恰似东岳中
天门。故登小岱颇有临东岳之感。每逢农历正月初六和六月六日,地方举办庙会,游人云集,热闹非
凡。
1992年12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玉皇洞石刻 位于湖屯镇吕仙村东北,小泰山北侧的悬崖上。洞深约20米,主室宽约4米,
高约3米。洞内石壁造像大小共6尊,坐立各3,其中一尊为宋建炎元年(1127年)造像。在洞的西壁上,
有一篇文字,用隶书体刻写,字体圆韵浑厚,落款是明万历三年。在洞内还有一块刻石。载有“玄元
圣祖大明万历三年七月吉日立”字样,刻面宽1.1米,高0.8米。在洞口上方刻写着“鬼斧神工”四个
大字。在洞口下方,有明朝万历二十九年紧依摩崖凿出的一块蟠龙首龟驼碑。碑文残剥不清,只隐约
看出立碑年月。玉皇洞石刻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娲皇殿 位于小泰山后的半腰处。旧志谓“娲皇庙”,现存圆顶建筑三间,全石结构,坐
北朝南,前有院墙,中间门口上方刻“娲皇殿”三字,左刻“大清同治拾壹年”,右刻“壬申暑月立”。
内供娲皇。东边一间供“文昌”。“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主大贵,后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
禄位的神。西边一间供奉“山神”,神像是后人重塑的,此建筑东西长11米,宽4.4米,建筑面积49
平方米。殿顶用石块缩砌而成。内顶中石刻有花朵、鱼图案。前壁有古铜钱式小石窗两个,整个建筑
保存完好。
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娲皇庙在陶山东小泰山北,有明崇祯元年楚北闵文衡真草隶篆四
诗、石刻款题、玉皇香案。”
闵文衡诗
娲皇炼石补天处,石破山空名洞天。
我欲劈开三十六,不知何地隐真仙。

东山有石袒龙鞭,八骏奔山自远天。
山石无心亦荣辱,白云封处祀金仙。

独乘款段策长鞭,来异陶朱洞里天。
一树梅魂招不得,欲将此地访神仙。

马式铜声已罢鞭,岩岩一石独攒天。
神芝夜烛幽岩上,谁识龙津调剑仙。
今此碑断为3截,字亦依稀可辨,殿前有一石刻,载“小泰山,百果树下女娲祠”字样,刻于民
国十一年九月(1922年),南侧还刻有吕祖训语:“东离洞门四丈长,乱石以下藏古方,百年青春三代
远,而今可在泰谷嶂。”殿前百果(银杏)树一株,粗数围,直径3米,世所罕见,建国后伐掉。
娲皇即封神演义中跨青鸾而行的那位古代传说中的女祖先。她团泥造人,炼五彩石补天,生有恩
德于民。据传古历三月十五日是她的生日,故这天是娲皇庙会,女娲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十四、十二重楼 位于小泰山西南方。据《岱览》载:“十二重楼明末镇守太监所筑,为母后祈
福,旋经兵燹,仅存四壁屹立,今人犹称十二重楼也”。十二重楼占地2400平方米,墙宽7米,墙基
用一寸三錾的方条石砌成,墙主体内外侧用旧式大方砖垒砌,中间则用石灰、沙、土填充,坚固异常,
整体为方形建筑,檩梁均为上等木材。石柱精雕细刻。十二重楼只修了四层因故停工。每层高约5米,
从地基算起高约20米。据传修完四层后,遭兵燹被火烧,徒剩四壁。
建国后,所剩残垣断壁也被作为“四旧”拆除。现只留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