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科技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4&rec=476&run=13

科技投入1988年,肥城市投入科技三项经费5万元。1992年增加到100万元,达到占当
年财政支出1%的要求,2000年增加到558万元,成为山东省科技三项经费第一个过百
万元的县级市。1998~2002年,争取上级的无偿资金150万元,贷款200万元。

1988~2002年肥城市科技三项经费情况表
表19-1-1 单位:万元
┌──┬──┬──┬──┬──┬──┐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
│1988│5 │1993│112 │1998│350 │
├──┼──┼──┼──┼──┼──┤
│1989│7 │1994│158 │1999│510 │
├──┼──┼──┼──┼──┼──┤
│1990│10 │1995│240 │2000│558 │
├──┼──┼──┼──┼──┼──┤
│1991│20 │1996│234 │2001│400 │
├──┼──┼──┼──┼──┼──┤
│1992│100 │1997│318 │2002│440 │
└──┴──┴──┴──┴──┴──┘

科技推广活动1988~2002年,全市注重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农业实用新技术,并以大
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建立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工作中大力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结合肥城
市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
全科技转化服务网络,疏通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
1998~2002年,全市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28项,县
级科技进步奖214项,共申请专利188件,授权160件。在取得以上科技成果的同时,
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共有9个企业被山东省知识产
权局命名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
1996年,成功地申报肥城市为“山东科技成果推广区”。1997年,建成泰安市第
一家农村秸秆煤气站。1998年,肥城市被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列为“山东省十大科技可
持续发展示范工程”中“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示范县市。1997~1998年,
与山东省科学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制定“肥城市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市科
技局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承担的国家级攻关项目“栝楼新品种选育”,经过两年种植
试验于2002年10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1996年肥城市肥桃研究所与中科院植物研
究所研究合作进行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肥桃新品种,示范推广育成的肥桃新品种0.2
1万公顷,并在实践中总结出适用于新品种的配套技术规程。2002年11月27日,通
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鉴定,得出结论:该研究利用国内优良桃品种,对历史
名产资源肥城桃进行品种改良,并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在国内尚属首次,
整体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全市上联科研院所,下建科普示范基地,先后引进示范济南16、济旱197等十几
个小麦新品种,推广1.3余万公顷,平均增产10%以上。引种的鲁单50、掖单22玉米、
鲁资101花生,引进的鲁谷10号,成为当家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脱毒土豆、脱
毒地瓜、脱毒草莓、早熟大蒜、巴西陆稻、早熟桃、双胞菇、高粱制种、EM菌剂、固
氮菌剂、绿灵宝等均形成规模效益。1999年,市科协将汇编的近10万字的《农业实用
新技术》5000册,发放给农村干部群众。王瓜店镇南仪仙村,与天津黄瓜研究所、武
汉市种子公司、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常年发展黄瓜、豆角
、大葱等制种,年产值超过千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制种专业村和富裕村。2001年,
市科协引进节水高产池藕种植新技术,经专家鉴定,平均亩产池藕万余斤,亩收入5
000余元。泰安市委、市政府召开现场会议,组织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