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1992年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3&rec=27&run=13

1988年以来,全市(县)人民紧紧围绕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重工、
强农、兴商”和“三为主,三突出”的发展战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经济出现了大
发展的新局面。
1、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大幅度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2亿元,
比1988年增长57.2%,平均每年增长12.0%;国民收入达到16.9亿元,比1988年增长59.1%,平均每年增
长12.3%,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8亿元,比1988年增长128.4%,平均每年增长22.9%。其中:市属工农业
总产值38.5亿元,比1991年增长62.4%,比1988年增长192.0%,平均每年增长30.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255元、17 35元,4917元,比1988年分别增加931元、719
元、2967元,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有所改善,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2、农业获得全面率收,农村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5年来,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战胜了连年
干旱等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连年取得好收成,高产、高效农业迈出了较大的步子。1992年农业总产
值达到8.5亿元,比1988年增长37.5%,平均每年增长8.3%。在粮食播种面积比1988年减少13.13万亩的
情况下,总产达到49.32万吨,比大丰收的1991年减产4.25万吨,比1988年增产5.65万吨,平均每年增
产3.I%。通过狠抓调整、转化和开发,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1.67万亩,比1988年增加8.72万亩.农、
林、牧、副、渔各业比例由1988年的67.0:3.0:26.2:3.5:0.3变为1992年的55.0:2.7:39.9:2.0:0.4。
乡镇企业、畜牧、夏粮生产、农机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投入、规模、效益上有
了新的突破,获得了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鲁水杯”金奖,被评为全国土地复垦先进县,被列为全
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3、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全市工业生产在改革开放中以较高的速度协调发展,
特别通过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工业生产又有突破性发展,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加强,经济效益明
显提高。199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不含驻肥企业),比1988年增长3.3倍,平均每年增长43.9%,
比1991年增长84%。其中:市直工业达到5.6亿元,比1991年增长22.8%,比1988年增长83.1%,平均每年
增长16.3%;乡镇办工业6.4亿元,比1991年增长105.1%,比1988年增长3.2倍,平均每年增长42.9%,村
及村以下工业18亿元,比1991年增长110%,比1988年增长6.5倍,平均每年增长65.5%。1992年市乡(镇)
工业实现利税11990.4万元,比1988年增长1.75倍,平均每年增长28.8%,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
产净值105497万元。企业装备水平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机械电子、轻纺、
食品、建材6大工业生产体系。地方交通运输、邮电有了较大发展,1992年货运周转量达到22108.7吨
公里,比1988年增长64.4%,邮电业务总量922万元,比1988年增加3.2倍。
4、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趁筑安袭业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治理整顿的需要,1989年和1990清理
压缩在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减少,其它几年投资增长较快,5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
建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四万吨尿素、三万吨磷铵、五万吨精制盐、万条车桥生产线等一批重点工业项
目相继投产,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市乡(镇)产值过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发展到6家,有10家企业产值
过千万利税过百万元,提高了新产品的开发和配套能力,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
而起,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乡建筑安装队伍迅速发展91992年乡镇以上建安产值完成7.2亿元,实现
收入2.4亿元,分别比19 88年增长89.5%、110.50%。
5、社会财力增加,银行信贷扩大。1991年,全市实现了财政收入过亿元的目标,1992年,实现
财政收入11338万元,比1988年增长63.1%,平均每年增长13%;银行各项存款年末余额达到107228万元,
比1988年增长2.47倍,平均每年增长36.5%,各项贷款年末余额158204万元,比1988年增长59.7%,平均
每年增长12.4%;1992年银行企业发放债券405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
6、内外贸易和对外开放都有了较大突破。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87554万元,比1988年
增长81.5%, 平均每年增长16.1%。外贸出口收购总值1991年突破亿元大关,1992年达到20300万元,比
1988年增长3.5倍,平均每年增长46%。利用外资协议金额累计26 00万美元,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初具规
模。
7、城镇及公用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5年来,新城建设投资累计达2500多万元,完成城区道路
改造和一大批项目建设。道路交通、公园、绿化、供水、供电、供气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明显增
强。环境保护、供电、通讯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绩,1991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获得全省城市三上活
动“齐鲁杯”奖。乡镇道路改造及公用设施建设亦取得重大进展。
8、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全市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开
始向小康目标迈进。 1992年职工年均工资2099元, 比1989年增加66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90 0元,是
1988年的1.6倍;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84877万元,是1988年的5.4倍;城乡居住条件有很大改善。保
险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91年被评为全国保险先进县,199 2年保险费收入达到2706.5万元。社会福利
事业率得显著成效,各乡镇都建起了标准较高的敬老院。扶贫、老龄、军人安置、职工养老金统筹等
社会保障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9、科技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5年来,全市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59项,
其中:3 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80年代末先进水平,一大批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含量逐年提高。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9209人,占总人口的1.95%。科技投入
大幅度增加,成为全省第一个三项经费过百万元的县。三教统筹的教育体制得到巩固和发展,各类教
育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率达到95.5%。各类
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7处,农工商各业兼备的成人教育体系已羞本形成。全市人民群众的国策观念、
生育观念、人均意识普遍增强,初步实现了组织机构网络化,宣传教育经常化,计划管理正规化,服
务工作制度化,成果考核数据化,整个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人口过快增长得
到了有效的遏制,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
10、其他各项.业有了断的发展.在文化和卫生工作方面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已全部建立了文化
站,建成县级文化大院130处;市级文化大院40处。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市、乡、村三级医疗预防
保健网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全市每千人占有卫生技术人员由1 988年的2.67人增加到2.71人。广播
电视事业稳步发展。1989年获得全省广播先进县称号。1992年完成部分广播载波工程,广播覆盖率达
到100%。电视台建立以来,开辟了中央一套、中央二套两个频道,建立了安驾庄、边院、桃园3个电
视差转台,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劳动就业工作,1992年,全市共安置待业青年5464人,待业网点
已发展到163个。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群众团体活动不断增加.5年来,为上级输送了一批后备体育人
才。新闻出版,为宣传肥城,推进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先后出版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系列
丛书。
(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