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2&rec=276&run=13

朱玉合,1953年3月生,山东省新泰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原中共肥城市委书记,现任中共
泰安市委常委、秘书长。
1973年9月至1975年8月,朱玉合就读于新泰师范学校。1975年8月至1976年11月,在新泰县果都公
社白河联中任教师。1976年11月至1977年2月,在山东省团校学习,后在团省委帮助工作。1977年6月
至1979年3月,任新泰团县委干事。1979年3月至1984年9月,先后任新泰团县(市)委副书记、书记。
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为山东农业大学干部专修科学员。1986年7月至1988年5月,任新泰市委企业
政治部副部长。 1988年5月至1989年5月, 任新泰市财政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9年5月至
1992年12月,任新泰市禹村镇党委书记。1992年12月至1996年7月,先后任中共宁阳县委常委、组织部
部长、县委副书记(其间,于1993年7月至1996年7月,在山东干部函授大学经管专业学习)。1996年7
月至1997年12月,任泰安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市接待处处长。1997年12月至2001年1月,任中
共东平县委书记。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任中共肥城市委书记、党校校长。
在担任肥城市委书记的两年里,和市委常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
拓创新,促进了肥城各项事业的发展。期间,运用土地和城市资产,解决了城区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
近2个亿的投入。以开阔的思路运作发展、整合资源,与驻肥企业联手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把驻肥
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境内的外商”,从各方面为他们创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加快了境内
要素融合、产业链接。两年时间驻肥企业15亿元资金投资地方,扩张规模,形成了地企联手发展格局。
把招商引资置于发展之首,实行全民动员、全方位招商引资。两年间,共引进到位市外资金23.8亿元。
激活了全盘,催化了改革。把工业经济作为整体发展之“纲”,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冶金机械、纺织
服装、食品加工、新兴电子五大主导产业。新上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骨干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
并向集团化、 园区化发展。 2002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57.45亿元,利税5.05亿元,分别是
2000年的2?34倍和2?73倍.县域经济实施“最大民营化”,9个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初具规模,成为经济
发展的增长带。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倍扩张,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龙头。2002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
值和税收占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9.6%和41.2%。被评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
农业上集中实施了“有机化”战略。发展绿色和有机认证总面积20万亩,有机农业成为肥城农业的特
色。把培强造大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引进山东龙大集团新上了“绿龙有机
食品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项目。2002年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加快了城市开发和基础设施
建设,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28.3平方公里。农村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同时,重点实施了“五纵
五横”省二级路标准的市乡道路规划,完成了“两纵两横”118公里的路基工程和38公里的潮汶路油
面铺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同时,坚持把求真务实作为从政之本,不搞形式主义。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将30多个
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集中在一个大厅,统一管理,一站式办结,建立起了环境建设的互动机制,深受
基层和群众的欢迎。
由于推动思想解放激发了活力,2002年,实现GDP104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5.4%;地
方财政收入完成4.5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00年净增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9元,比2000年增加
359元。肥城的开放发展和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就。
2003年1月,朱玉合调到泰安市委工作,先后任中共泰安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委常委、市委秘
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