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2&rec=233&run=13

刘善友,1945年4月生,王庄镇演马庄北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济南市副市长(正厅级)。
1961年,刘善友考入肥城第一中学高中部学习。他刻苦上进,成绩优异。1964年高中毕业时被选
送省委党校青训班学习。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党建、汉语等课程。1964
年10月,曾参加省委组织的“社教”工作团,到全省3个试点县之一的齐河县参加“四清”运动。
1968年夏天,按当时派性领导人王效禹:把“旧省委”培养的这批“接班人”,全部分配到县以
下农村小学当教员的批示。同年7月,被分配到肥城县桃园公社东伏庄小学当教师。两个月后,又随
着全国“公办小学下放到村级来办”的号召,回老家王庄公社演北村当小学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
使瘫痪了两年的初中和小学复课,成为本公社当时办得最好的学校之一。1969年,担任村革委会副主
任。1970年2月,调到平阴县城关镇胡庄联中任教,曾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翌年10月被调到中土楼
村任联中负责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1年3月,任公社团委副书记。刘善友吃苦耐劳,经常到
“老大难”村去驻队。他任劳任怨、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深受群众的欢迎。
1975年7月,被平阴县委提拔为玫瑰公社党委副书记,翌年任玫瑰公社党委书记。此后,曾先后
担任孝直公社党委书记、平阴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1984年,提任县委副书记、县长。1986年2月,
调任济南市农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7年2月,调任长清县县委书记。1991年5月,调任济南市政
法委副书记。1992年2月,任济南市粮食局局长。翌年3月任济南市政府秘书长。1998年2月,任济南市
政府副市长。
刘善友从政30多年,务实求真,从不说大话、假话。1977年,任平阴县玫瑰公社党委书记时,县
里要求半个月把小麦普浇一遍,向县里报喜。地处山区的玫瑰公社根本无法做到。他发动群众打井修
渠,建水窑、修塘坝,大搞水利建设。而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向县里“报喜”。但是,第二年他却在泰
安地区抗旱工作大会上介绍了抗旱治水的经验。刘善友有能力不外露,有成绩不张扬。1990年在长清
县任县委书记时,一位著名散文家写文章赞扬他“宠辱不惊”。
刘善友心胸宽阔,淡泊名利。30多年来,几十次工作变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服从组织调遣,
从不讲价钱。1987年2月,市委从市农委调他到长清县任县委书记。当时,济南市机关正在办理待遇
升格。去县里工作,意味着工资的实际减少。长清县当时又是一个问题成堆的地方。况且他的家刚从
平阴搬到济南,又有3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但是,为了党的事业,他毅然抛弃了家庭利益,独自一人
到长清县任职,一干就是4年半。1991年,组织上调他回济南市任政法委副书记,7个月后又调任粮食
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他一如既往,没讲任何价钱。并且每到一个新的岗位,立即进入角色,干得有声
有色。2003年2月,市政府换届,时任济南市副市长的刘善友,由于年龄关系面临工作岗位的转移,
或到市人大任副主任,或到市政协任副主席。但是,他毅然决定,直接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空出一
个副市级职位安排其他干部,自己甘愿当一名普通老百姓。许多同志赞扬他“高风亮节”,给领导干
部的“多去向”安置带了好头。
刘善友从政一生,为官清廉。在公社任党委书记时,村里送去一筐苹果、几个西瓜,他打发公务
员把钱送到村里。在市里工作后,一次有个干部为了工作安排,把装满钱的信封放在他办公室里就走。
他立即打电话, 让那位干部把钱拿走, 并严肃批评了他。任秘书长期间,曾负责抓投资3个多亿的
“三仙堂”、“济南大厦”等3个宾馆的建设。有人怀疑他“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但是,后
经严格审计,他从未利用分管工程的权力介绍过一个施工队伍,没有指定购买过一种用品,没有经手
花过一分钱,更没有接受过任何人的贿赂和礼品。群众称赞他廉洁奉公,一身清白。2003年2月,刘
善友改任济南市政府特邀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