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1&rec=71&run=13

北坛大汶口文化遗址
北坛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肥城市老城街道原北坛村南 0.5公里处,靠近济微公路,南北长约 400米,东西宽约 300米,文化堆积约 1~ 3米。1973年,陆续出土一批大汶口晚期标准器物。据考证,属于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石器有硬质磨光石铲、石斧、石刀、石凿、石簇、励石、砍砸器等。出土的陶器有属大汶口文化系列的红陶鬹、鼎、杯、豆、背水壶;白陶鬹、大腹罐;细泥质灰陶杯、豆、觚形器;加炭黑陶壶、罐、高脚杯,镂孔器等。还有年代较晚的战国至汉代的灰陶鼎、青铜剑、簇、镜、戈、铁剑,原始玉器、骨器等,各种古文物 300多件。据专家推断,北坛大汶口文化遗址,是肥城发现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址。
东焦庄遗址
东焦庄遗址位于肥城市王庄镇东焦村东高台地上,长宽各约 300米,文化堆积层 2~ 3米。出土文物有鬲足、口沿、深盘豆、短柄豆、罐、纺轮等。1991年,村民赵德祥兄弟在新宅基地挖树穴时发现青铜器一宗,主要有四鼻鼎、高脚盖豆、提壶、盖舟、奶头镜、铜戈、铜钱等。1988年 6月文物普查时,山东省文物普查队来考查,确定为商代文化遗址。对研究该地区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此之前,村民卢承芳曾挖掘出汉代铁器一宗,有铁鼎、缶、盆、铁链、镢、马蹬等。东焦遗址既有商周文物,还有汉代文物,实属罕见。1994年 3月,泰安市人民政府把文化遗址列为泰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东焦遗址”。
齐长城遗址
位于市境东北部老城、潮泉镇的群山之巅,依山势东西走向,蜿蜒起伏,蔚为壮观。齐长城始建于春秋初期,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周显王十八年齐筑防以为长城”,距今已 2500多年。战国时期为齐、鲁两国分界线,城之阳鲁也,城之阴齐也。齐长城遗址自济南长清区进入肥城境内的项峪山,由西向东,经老城街道、潮泉镇的北部山区,至窗户岭出境,全长 38公里。其建筑系就地取材,用片麻石或鱼籽石垒砌而成。凡经山口处筑土为基,两侧用石护坡,上部则用石筑。在悬崖陡壁险要之处,则依山势为之。现齐长城遗址部分尚存,一般高1~1.5米,宽1.5~2米。有的高4~6米,宽6~ 8米。潮泉镇东端窗户岭处,一段高 10米左右,宽15米左右,保存最为完整。2001年 6月,齐长城遗址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晒书城汉代遗址
晒书城汉代遗址位于桃园镇西里村至龙阳村一带。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晒书城,县城西南三十里,相传孔子经游处。初,土人塑像以祀孔子,幷祀老聃。元至正间,有僧栖止其间,中塑佛像,左老子而右孔子”。遂更名为“三教堂”。明嘉靖二十年,知县刘赞迁佛像移老子,改建大成殿 3间,东西厢房各 5间,大门一座。将孔子安在中间,旁配 4贤哲,匾曰“大成书院”。配专人掌管礼仪。后知县林成立裁掉 2祭者,书院渐衰败。明万历年间,同川公李邦珍将裁者复之,又镌碑以传永久。清康熙九年,知县尹任修整庙宇,使之焕然如新。古时,晒书城占地面积 40余亩,大成殿(大成书院)占地面积 14亩。清康熙十一年《肥城县志》将其列为肥城八大景观之一,曰“书院秋风”。现晒书城城址已毁坏,大成殿以及历代重修晒书城碑记早已湮没。1970年,驻军在“晒书城”遗址处建营房。部队移防后,1987年改建为桃园镇第二初级中学。
左丘明墓
位于石横镇东衡鱼村东北。占地 2公顷,其墓台长60米,宽 40米,墓地直径为 20米,墓高 8米,墓碑高8米,前有供桌、香炉等,墓台下为 10米宽的沥青路面,前有墓门坊,高 10米,雄伟壮观。
左丘明墓的记载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富城(今肥城)有左丘明冢。”唐朝《元和郡县志》载:“平阴东南有左丘明墓”。明《左传精舍》卷三小序中载:“肥城为左子桑梓地,其墓亦存焉。”后因战乱灾荒,左丘明墓数次被毁,明代嘉靖建墓门坊一座,御书:“先儒之墓”。明天启年间,肥城县令王惟精又重修墓。建国初期,墓有封土,墓前有王惟精书写的墓碑,墓门牌坊及石兽、翁仲等附属物尚存。后封土铲平,石碑、牌坊等湮没。2000年,石横镇重修左丘明墓,建墓门坊。门坊“先儒左丘明之墓”,由新加坡书法协会主席丘程光题写。在重修左丘明墓的过程中还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批文物,据考证为左丘明及其子孙的殉葬品。
范蠡墓
位于湖屯镇陶山主峰西麓栖幽寺村北 200米处。1967年被发掘,墓壁为粗石砌成,后又填平,保留遗址。范蠡墓三面环山,犹如一把太师椅。墓高 1.67米,围墙高 1米,南北长 15.1米,东西宽 15.3米,四周原有一米高的围墙,围墙内八棵千年古柏遮天蔽日。墓前有三块碑,正前一块,上刻正楷大字“越大夫范蠡之墓”。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所立。中间一块碑,乃唐贞观元年(627年)重修时所立,上刻秦丞相李斯篆文赞语“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碑阴刻汉代青松子,即丞相张良的笑赞句:“霸业朽,忠名在,此堆土,黄金块,传万古,人人爱,纲常维,宇宙赖”。此即是所谓的“秦碑汉赞”。此碑毁于 1964年。墓前的三块碑和围墙是 1996年重修。围墙前两块碑是日本友人酒井甫于 2002年所立。
陶山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湖屯镇栖幽寺村东北 600米处陶山主峰西北侧的山崖上,洞口朝南,为陶山七十二洞之首。从外至内由初洞、中洞和上洞三部分组成。初洞,有石佛像十三尊及关公之像,有“朝阳洞”“快哉洞”“弥陀竹”“高隐”“佛”“小有天”“退藏”石刻。中洞,比初洞高约 2米,洞深 4米,宽 4米。东壁有石佛八尊,“南道无量寿佛”“三教渊源”等。上洞,共有大小佛像三十四尊。据专家考证,应为宋、元时期造像。洞口外侧亦有多处石刻,如洞口左下方 20米处的“可避秦”等。“陶洞清幽”是“肥城八景”之一。
空杏寺
空杏寺又名涌泉寺,位于仪阳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空杏寺村东,建于唐朝初年。1982年定为肥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 10余亩。主体建筑有山门、钟楼、天王殿、东西偏殿、后大殿和西跨院禅房等。寺院内碑石林立,现存石雕墓志塔石 40余块,古碑5通,其中元朝皇庆二年(1314年)二月所立“皇赐涌泉寺圣旨碑”堪称群碑之首,碑首篆刻“皇赐涌泉寺圣旨碑”八个大字,碑心楷书成吉思汗、月古台、薛禅和完者蔫四位皇帝的御赐圣旨碑全文。此外,还有明弘治九年、嘉靖二十五年和清康熙十一年、嘉庆十二年重修空杏寺的古碑四块。
空杏寺不仅是闻名遐尔的名寺古刹,还是泰西抗日武装起义的发祥地。1938年 1月日寇入侵泰安后,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张北华、远静沧同志在此创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点燃了泰西抗日的烽火。建国后,空杏寺历经多次修复,于 1992年重建山门,立古碑 5块,门外立抗战救国碑一块。

肥城市国家级、省级、泰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