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1&rec=62&run=13

左丘明 (约前 540~前 452)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史称其为左丘明。石横镇衡鱼村人(春秋时期鲁国都君庄),春秋时著名史学家,儒学奠基人之一。左丘明为齐侯支孙,商末以功封营丘(今山东临淄),以地为姓,为丘氏。其父丘成因通晓史事,出任鲁国史官。后丘明袭父职。左丘明品德高尚,胸怀坦荡,深得鲁侯器重。孔子亦视其为君子,谓之于其共好恶。《论语·公冶长》载:“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逝世后,左丘明为使孔子所著《春秋》流传后世,又不致其诸多弟子,各按其意以致歪曲孔子本意,遂作传以释经。历尽艰辛,编著了历史上著名的《春秋左氏传》,亦称《左传》。《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书,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是我国历史经典之一。左丘明还根据史料,口述子孙,汇集成卷,著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史——《国语》。《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述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约前 967~前453)周、鲁、齐、晋、邓、楚、吴、越八国之事,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献。约公元前 452年,左丘明因病逝世。根据其生前嘱托,安葬于所植银杏树“一箭之地”的都君庄。左丘明的品行和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后不久,人们即将他著述过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予以保护,并代有修葺。汉初,肥城置县伊始,即在县城兴建了“左传精舍”,并立重修碑以志。
冉 子 (前 546~?)名耕,字伯牛。王瓜店镇冉家庄(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冉子故里在县西南冉家庄,有明知县王惟精书冉子故里碑。”冉家庄有冉子祠和冉子庙,距庙 20里有冉子墓,石横镇隆庄有冉子先人墓。冉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有很高的威望。孔子对冉子十分器重。鲁定公十年(前 500年),孔子由中都宰晋为鲁司空,冉耕继孔子任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所治之地,“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因冉耕为政有道、治理有方,所治中都成了其他诸侯国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孔子的高度赞赏。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论语·先进》曾记述孔子对这三位冉姓同宗弟子的评价:“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冉子为人端正正派,注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礼节,受到称赞。《尸子》中记载孔子在接人待物方面经常请他来侍奉和帮助。后来冉子得了不治之症,孔子亲自前去探望。《论语·雍也》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东巡,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列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唐元宗时从祀封郓侯;宋封东平公,改封郓114公,从祀孔子。冉子去世后,故乡冉家庄修祠修庙,以示纪念。
有 子 (前 518~?)名若,字子若,肥城(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裔聚族而居。”又载:“有子,若,鲁人,少孔子十三岁。……唐赠卞伯,宋追封平阴侯。墓在肥城,乾隆五十年得宋时墓碣,五十一年学使赵佑会同巡抚奏闻,五十三年始以肥城七十二代孙承袭,今移居城内。”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对他十分尊重。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当老师,尊敬他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有子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但亦辩证地论述礼与和的关系。《史记》载:“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去世后,葬于肥城,周悼公曾向他吊唁志哀。
范 蠡 (前 517~前448) 字少伯,春秋末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经济学家。越国大夫,与文种同事勾践。越为吴所败后赴吴为质两年,回越后助越王勾践发奋图强,灭吴兴越,被封为上将军。他认为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携西施浮湖至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治产致数千万。齐王闻其贤,想以其为相。范蠡将财产散尽,来到肥城陶山之阳,自号陶朱公。经商11年,又积资巨万,后卒于肥城。因此,陶山又名鸱夷山。范蠡入肥后,隐居于陶山之阳的幽栖寺(原为陶公幽栖寺),在其经商的陶山之阳,当时店铺众多,买卖兴隆。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所著《岱览》中亦记载“越后(蠡)扁舟至齐,止于陶,号陶朱公,即今肥城陶山也。旧有祠,创于秦,在公之旧居处,名陶公幽栖寺,有篆碑曰:‘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之下,谁可比伦’。秦丞相李斯随始皇封泰山还,闻蠡墓在此留题。至汉,于祠前建佛殿,去‘陶公’二字,改为幽栖寺,即于寺内立祠祀公”。距幽栖寺 0.5公里处有范蠡墓,墓碑刻鸱夷歌。此碑“文化大革命”前被毁。
尹 庭 (1513~?)字子绍,老城街道尹庄人。《中国名人大词典》载:“尹庭,明,肥城人。嘉靖进士。知郏县。政治为天下第一。寻官湖光道监察御史。奏劾严嵩父子七疏,廷杖回籍。”尹庭于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殿试第三甲 98名,时年 37岁,初任河南省郏县知县。任职期间,体恤民情,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后升任湖光道监察御史。时值奸相严嵩当权。尹庭对严嵩奸党深恶痛绝,连续七次上疏朝廷,弹劾严嵩,声震朝野。皇帝偏信谗言,将尹庭从朝中乱棒打出,令其迁返原籍,永不录用。尹庭生前倡导资助修建了许多公共设施,曾与李邦珍共同捐资,在肥城城内十字路口兴建一座“四牌楼”。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撰《重修贺家寺、福建寺碑文》。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撰写《重修肥城县城隍庙记》,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撰写《重修肥城北门迎恩桥记》,为考证肥城古迹留下了珍贵资料。
李邦珍 (1515~1594)号同川,祖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白马山前驿马村李家大楼,明洪武年间其祖迁居肥城县。邦珍少时就读于城北牛山佛寺庇普禅师之屋。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任职行人司。后在山西、河南任职,为政清廉。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功绩昭著。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李邦珍被封为文林郎。时值沿海频频遭遇倭寇侵略,李邦珍基于“赤心事上,忧国如家”的忠心,虽为文职巡按,却勇于挑起武职重担,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冬,举起抗倭大旗,担任台(州)、温(州)、福(州)、兴(化)和福宁中路等处的总兵,又上疏朝廷,请任戚继光为副总兵,合力一举重创倭寇,福建民众深感其德,在李邦珍离任时特赠《海狱澄清图卷》一幅,以表彰其平寇安边的丰功伟绩。1567年(隆庆元年)李邦珍升为中宪大夫,后任北京大理寺左少卿右佥都御史。他以法办案,不徇私情。任职河南巡抚时,百姓曾为其立生祠以示纪念。后任都察院右副御史。1572年(隆庆六年),曾参与肥城县第一部县志的编纂。1573年(万历元年),明神宗任命他为提督操江。李邦珍 61岁致仕故里。将牛山原读书处改为“同川书院”,聚集亲戚及子孙授业讲学。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李邦珍谢世,享年 79岁。为悼念其功绩,追封为正二品正奉大夫,御制祭文,并遣山东布政使左参政汪应蛟前来致祭文。
萧大亨 (1532~1612)谱名应文,字夏卿,号岳峰。安驾庄镇南夏辉村人。明代后期重臣。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初授山西榆次知县。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擢户部主事。翌年,升户部陕西司郎中。之后,历任河南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司佥事、山西布政司右参议。1580年(明万历八年),任宁夏巡抚。翌年改任宣府巡抚。1584年(明万历十二年),明廷为其加兵部右侍郎。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擢升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宁夏将领勾结鞑靼反叛,为明军击破。萧大亨平叛有功,升任兵部尚书太子太保。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就任刑部尚书,掌天下刑狱。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在刑部任上兼理兵部事务。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授任兵部尚书,仍署刑部事务。倭寇南侵福建沿海,萧大亨严令闽省予以缉捕,擒斩甚众。后又多次平息西南边陲兵端,安定西南。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罢刑部兼署,专掌兵部。萧大亨任兵、刑两部尚书 13年,时值明末,他厌倦党争,多次上书请退。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卸任回归故里。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卒于泰安府第,享年 81岁。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朝廷为其追赠太傅。
宋 焘 (1572~1614)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汶阳镇宋家孝门村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泰山学者。泰山五贤之一。宋焘幼时父母双亡,由长兄抚养。1601年(明万历辛丑年)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后改任御史,巡抚江南,兼督学政。宋焘立朝,多次仗义直谏,无所顾忌。当时朝政废施,宋焘对此十分不满,上疏斥责首辅朱赓。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秋,江西参政姜士昌因直言被贬,朝臣无敢言者,独宋焘上疏为姜氏鸣冤。神宗阅疏大怒,下诏将宋焘贬为平定州(今山西平定县)判官。宋焘不久便请假辞职,归隐故里。宋焘归隐泰山期间,十分重视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在泰城灵芝街建书院青岩居讲学,培养了一批人才。宋焘还搜寻岱故,考订史实,编著了《泰山纪事》《岱下小史》《州志补遗》等著述,其中《泰山纪事》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宋焘是明代泰山杰出的诗人,著有诗集《青岩居草》和《落花全韵》等佳作。1614年(明万历四十二年)旧历五月二十八日,宋焘因“背疽发作”而卒,葬于泰安城西上旺村凤凰岭下。宋焘卒后数十年,明廷赠封其为光禄少卿。不久魏忠贤大兴党狱,被去削追赠,崇祯初年,方得以昭雪。
唐仲冕 (1753~1827)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世称唐陶山。原籍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后客居肥城涧北村。是清代著名的泰山学者和文史学家。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仲冕之父唐焕出任平阴知县,仲冕随父至此。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仲冕在陶山东麓修道书院潜心读书,自号陶山居士。寄情山水,曾遍游陶牛二山,穷陶山七十二洞之奇,览牛山风景之丽。曾画《陶山望杏图》,著《牛山叠翠》诗。有《陶山文录》10卷,《陶山诗录》24卷。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唐仲冕应泰安州官员之邀,赴泰安主持泰山书院。其间,参与重修《泰安县志》。他探访泰山山水胜迹,遍览泰山历代典籍,对泰山地理历史作了深入研究,效仿《史记》《汉书》的体例笔法,“征引经籍 655种,录次金石 766通”,经十数年,于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完成了《岱览》巨著,共 32卷。《岱览》以其广博和精深,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吴锡麟、史学家洪亮吉、钱大昕等人的赞赏。仲冕勤于笔耕,著作颇多,除《岱览》外,尚有《陶山文录》10卷,《陶山诗录》24卷。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唐仲冕中进士,历任荆溪(今江苏宜兴)、吴江知县,后升任海州(今江苏东海县)知州,又调任通州(今四川大县)、苏州知府,1805年(嘉庆十年),官至陕西布政史,代理巡抚。任职期间,兴利除害。1827年(道光七年),唐仲冕病卒,终年 74岁,葬于肥城“陶山西”。
朱 霄 (1907~1931)原名朱桂生,又名朱啸、张子炎。湖屯镇南辛庄人。幼时随父读书,后转入石横南大留村张振利开设的私塾就读。1922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读书。朱霄在育英中学求学期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上半年,经王翔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 4月,担任由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上海“五卅”惨案后,党组织在济南成立了“学生联合会”,他被选为负责人之一。1926年 2月11日,共青团济南地委改组后,朱霄为第一候补委员,后为正式委员,并任地方特派员。负责淄川、张店、博山一线团的工作。他不畏艰险,经常深入矿山、工厂和农村工作。1926年下半年,山东学生联合总会成立,他担任主要负责人。团省委成立,他担负领导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朱霄转入农村,发动、组织和领导农民运动。同年下半年,朱霄被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委员。1928年调任青岛市委组织部长。是年冬,由于叛徒出卖,他和原省委书记邓恩铭等被捕入狱。在狱中,视死如归,坚贞不屈。1929年,他曾两次协助邓恩铭等人发动越狱。在越狱行动中,他被敌人追回。1931年 4月 5日,他和 22名革命志士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时年 24岁。
李鹤年 (1895~1969)原名李传龄,边院镇东向西村人。1916年,李鹤年应募去法国当了铁路工人,结识了在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郭隆真、赵世炎(后为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等人。1921年前后,他和留法学生先后领导了 3次罢工,取得了胜利。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 6月,党组织派李鹤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同年 12月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 5月,提前回国,被派到北方区委工作。10月,因受敌通缉,受命潜回家乡,待机开展革命活动。回村后,他以开办“平民饭店”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夏,李鹤年团结进步教师,发展党员,开办夜校,进行平民教育。7月,成立了中共东向支部,李鹤年任书记。8月,根据山东省委决定,在东向建立了中共泰安县委,李鹤年任组织委员。1933年 8月,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供出李鹤年。不久被捕。李鹤年被押至山东省第一监狱。至 1937年“七 ·七”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浪潮迫使下获释。1942年 12月 13日夜,李鹤年被日伪军逮捕,关押在泰安日本宪兵队,受尽各种酷刑,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46年 2月,调聊城专署铁工厂任经理。1952年 5月,调任华北妇联总务科副科长。1953年 1月,调任中央建工部技术司秘书科副科长。1966年因病退休。1969年 12月病逝,终年 74岁。1987年 9月 8日,李鹤年骨灰被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赵 丹 (1914~1980)原名赵凤翱,祖籍安临站镇贺庄村。生前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常务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3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和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话剧《回春之曲》《娜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曾任明星影片公司演员。主演《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影片。1937年参加抗敌演剧三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出演《塞上风云》《三江好》等剧。后在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演出影片《中华儿女》。1939年赴新疆从事戏剧工作。1946年后任“中电”二厂、昆仑影业公司演员,主演《遥远的爱》《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影片。建国后,先后出演了《武训传》《李时珍》《林则徐》《聂耳》《烈火中永生》等影片,创造了李时珍、聂耳、林则徐、许云峰等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获文化部 1949~ 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著作有《银幕形象塑造》《地狱火门》《赵丹书画选》等。
王照华 1921年 8月生,安驾庄镇洼里村人。中共党员,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全国老龄委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五、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八届全国政协常委。1935年,王照华入泰安萃英中学读书。1938年 2月,投笔从戎,参加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后到八路军东进支队任青年大队队长,曾参加过著名的陆房突围战,后随东进支队转战于沂蒙山区。1948年参加了济南战役。历任山东各界救国联合会联合剧团团长、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宣传部长等职。1949年曾在天津市工作,1950年调任北京团市委书记。1957年调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67年,被下放到河南省“五七”干校劳动。1974年到中央七机部工作。1979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期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1986年任全国老龄委主任,先后代表中国出访了瑞典、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并登上第 47届联合国讲坛。1990年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阴法唐 生于 1922年 7月,桃园镇张里庄人。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中将军衔,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37年,阴法唐毕业于泰安省立第三初级中学,后毕业于济南山东高级职业学校。1938年 5月,参加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发动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同年 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自卫团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后曾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总支书记。1940年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后改为冀鲁豫边区二分区)组织干事,1941年任濮县大队政委、中共濮县县委委员。1945年任独立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冀豫军区(后改为第二野战军)先后任第一纵队 58团政治处主任,59团政委、团长兼政委。1950年,任52师副政委,接受进军西藏、解放和建设西藏的任务,指挥部队取得了昌都战役的伟大胜利,为政治上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之后,历任昌都解放委员会委员,西藏江孜军分区政委,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后改为地委)书记、西藏工委委员。1959年任某平叛部队第一政委,参与和指挥了平息西藏叛乱的战斗。1962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任对印反击作战前线指挥部政委。反击战胜利后,为毛主席接见的 5名对印反击作战人员之一。1963年任西藏大军区政治部主任。1971年调出西藏,任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落实政策后又恢复主任职务。1975年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78年任军区副政委。1980年为稳定西藏局势,二次进藏,被中央任命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被军委任命为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在此期间还被选为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第三届政协主席。在主持西藏工作期间,成功抵制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对西藏的渗透和破坏,维护了西藏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1985年 7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田纪云 生于 1929年 6月,汶阳镇田家东史村人。中共党员,中学文化程度。1941年秋参加八路军,1942年初在鲁西抗属工厂当童工,1943年 6月被保送抗属学校学习。1945初,到鲁西南第三抗日中学从事战勤工作,同年 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至 1949年,历任冀鲁豫朝城县一区土改工作组组长兼区长,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总会计,赣东北行署财政处总会计。1949~ 1953年,任贵州省贵阳市军管会财政接管部机要秘书,贵阳人民革命大学班主任,贵州省财政干部训练班班主任。1953~ 1969年任贵州省财政厅秘书科副科长、科长,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省财政厅计划科科长、预算处处长,省财政厅副厅长,中共中央西南局财办财金处副处长。1969~ 1981年,任四川省革委会财贸经营管理组副组长,省财政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1981~ 1983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成员。1983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1985年 9月在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7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 11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 4月连任国务院副总理。1992年 10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年 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1997年 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8年 3月至 2003年 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欧阳中石 1928年生,汶阳镇西徐村人。大学文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杰出的学者、教育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中小学时在济南就读,后在济南市永长街穆庄小学任教。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次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与逻辑学专业学习。之后,一直从事中学教学 28年。1981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治学涉及广泛,除逻辑、哲学外,语言文字、诗词歌赋、音韵、戏剧、山水花鸟,乃至数学、教育,无不有所尝试。1985年在北京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大专专修班,并主持教学工作,着力于培养高层次学院派的书法教育学、创作人才,开中国书法正规学院教育之先河。欧阳中石自幼师事武岩法师,曾临北魏隋唐之碑 20余种,又兼及篆字部首及汉隶数家,特别于欧阳询《醴泉名》《张猛龙碑》驻足时间最长。其后又师从吴玉如,着意于二王的行书,遍临历代诸家的手札墨迹,而与王珣的《伯远帖》中汲取法势最为突出。至于草书,除从王羲之之简约,孙过庭之萦绕取法外,近年又增益黄庭坚的点法,形成了自己的机杼。欧阳中石除逻辑、中国逻辑史等方面的著作外,在书法方面的专著或主编的有《书学导论》《楷书浅鉴》《行书浅鉴》《草书浅鉴》《中国书法》等;书作专集有《佳句手书》《中石夜读词钞》等。欧阳中石还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副校长,是北京大学、济南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曲格平 1930年 6月生,桃园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教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 10岁时作为抗属子弟被抗日政府扶养。先后就读于县抗日高小和冀鲁豫区第四中学。之后到文工团工作。济南解放后,到山东大学艺术系学习。1952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后调任保定胶片厂副厂长,化学工业部处长。1969年,调任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处长,被指定联系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事务。1972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保护事业会议。1976年后,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局长,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同时,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也是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客座教授。被英国布莱德福大学授予工学博士荣誉学位,香港城市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质奖章”,1992年 6月获联合国环境大奖(环境领域的最高荣誉),1993年获中国首届绿色科技特别奖,1995年获荷兰王储颁发的“金方舟”大奖,1999年获日本国际环境奖“兰色星球奖”(是与联合国环境大奖齐名的最高奖项),2001年 9月,获世界自然基金会“爱丁堡公爵保护奖”。1993~ 2002年,被聘为联合国秘书长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1994年后,被聘为全球环境基金(GEF)高级顾问。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2000年的中国环境》等 10余部。其中《2000年的中国环境》一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