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桃史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0&rec=50&run=13

肥城桃因产于肥城而得名,简称“肥桃”,又因中秋节前后成熟,当地群众过去多以此供佛,故又名佛桃。肥桃栽培有千余年历史,文字记载最早见于1726年《山东通志》:“桃产肥城者佳。”1815年《肥城县志》载:“桃味美,惟吕店、风山、固留诸社出者尤佳。”1908年《肥城县乡土志》载:“远近千里外莫不知有肥桃者”,“东西洋诸国亦莫不知有肥桃者。”由于肥城的生态条件,加上科学的管理,肥桃品质优良,他境莫能及。肥城桃,清光绪年间多为农家小片种植,一般户在田间种三五亩,有的植六七亩以上,有的农户在庭院种植,全县约7000株。1934年山大农学院吴耕民教授的《肥城桃调查报告》记载:“县知事因(肥桃)作为贡品,或馈赠上峰,差役于成熟之前,至各桃园查封贡品,凡栽培较佳、结果丰盛之园,多被封禁,不准他售。若能向差役纳贿,则可以免封。否则只能听之。其被封之园,届成熟期,差役持粗目之网摘果,凡不漏网之大果为贡品,其落网者差役取为已有,无须给价。即作贡品者,给价与否,亦只能任差役之好恶,农民何敢与争。是以彼时农民种桃,反易招祸,多有伐去之者。”1909年,山东省劝业道萧某,为革除弊端,曾于县城南关火神庙旁立一保护肥桃良种碑,“示文刊石垂久”,以保护桃农利益,求其桃业发展。1935年,隐居在泰山脚下的原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到肥城视察,倡导发展肥桃生产,并派人在北仪仙租地建园,作为实验基地。为此,他赋诗一首:“肥城桃,肥城桃,不独供给富人食,劳苦大众也要吃个饱。”1937年3月,肥城县政府曾以“肥桃本为著名特产,徒以性易腐烂,不便运销,难期推广”为由,呈文请求“筹设制造肥桃罐头工厂”,以期发展肥桃生产。同年5月,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建设厅长沈鸿烈批示:“所请筹设制造肥桃罐头工厂俾利畅销一节,尚有见地。惟以肥桃产量太少,势难作大规模制造,成熟期间太短,工厂久闲,亦不合经济原理。又肥桃为粘性核,制罐工作甚感困难,且届成熟时期,其果肉多液化,若加水加热,势必溶解。有此数端,制造罐头实属不易”。呈文未获批准。建国以后,肥桃栽培面积逐年扩大。1953年,尚里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文代表互助组的17户桃农,挑选了13个重500克以上的肥桃寄给毛主席,收到周总理的亲笔回信。他曾三次进京给党中央毛主席送桃。城关公社桃农张圣本,从1955年到1958年,每年都精心挑选部分果大质优的肥桃寄给毛主席,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赞扬信。1958年,盛产肥桃的尚里乡、屯头乡合并为桃园公社。1985年,东尚里少先队将亲手种植的“红领巾果园”里的最大最好的肥桃献给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邓颖超,收到邓奶奶的赞扬信。1990年,西尚里村11位桃农精选代表11亿中国人民心的11个肥桃献给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受到亚运会基金办公室的高度赞扬。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肥城桃产业发展,把加快肥城桃产业的发展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措施,促进了肥城桃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到2009年,全市肥城桃总面积达到10万多亩,年产量达到1.6亿公斤。其中传统佛桃5000万公斤、水蜜桃6500万公斤、设施油桃1500万公斤、中华寿桃1200万公斤,其它桃1800万公斤。栽培品种达到60多个,形成了以传统佛桃、水蜜桃、中华寿桃、设施油桃等品种为主的早、中、晚熟品种系列,基本实现了四季有桃,成为鲁中南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优质肥城桃系列品种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开发肥城桃旅游观光,成功举办了九届肥城桃花节,以桃为媒,扩大开放,促进了全市二、三产业的发展。
附:保护肥桃碑文
山东全省劝业道萧
为禁革事,案奉山东巡抚部院孙批,据本道详情将应供肥桃立予蠲免,不许勒发官价,再派丁役验缉,致滋扰累一案。奉批:据详已悉,查州县搜取土产,馈送官长,最为恶习。况肥桃为山东省特产,中外交誉,若官吏借以赠投,差役因之骚扰,致令种桃各户,愁苦咨嗟,甚至斫去桃株,冀免扰累,殊属不成事体,亦大非朝廷讲求树艺为民兴利之宗旨。前本署院访闻,该县差役事先封树,借端讹索,当即札行藩司,严札禁除在案。兹详各节,果与本署院访闻无异,种种贻害农民,极应如详禁止,以免诛求。仰即分别移行,并妥拟示文刊石垂久,庶于维持种植之中乃寓严防横取之意。此檄等因到道,奉此移行各衙门一体查照外,合行勒石禁革,为此示仰阖县农民人等一体知悉,自示之后,永远革除,如再有巡察封树勒买等情扰累农民,准受害之家来辕控告,定即从严究办,决不宽贷。其各懔遵无违,特示。
宣统元年九月右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