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由来与城区变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0&rec=4&run=13

名称由来与城区变迁 西周时期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年始置肥城县,其城址位于肥城县东北部,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距今已2215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知县赵珪监修肥城城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城东、北二隅为河水所啮,后随势维修,致有凹陷。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县林廷庸又增筑月城和门楼。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县钱商周组织民众重修城池。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县马经纶组织民众改筑为石砌城垣。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李九如率民修补城池32段。清咸丰三年(1853年),知县吴树声倡导捐款维修城池。老县城经历代修建,俯视城池形状,恰似猛虎平卧,头南尾北,故有“卧虎城”之称。1946年5月,为清除国民党军政机关在城内的依托,县民主政府组织群众将部分城墙拆除。至1958年全部拆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城建设列入国家计划,进行了改建和扩建。至1976年,县城建筑用地1.23平方公里,居民1.77万人。因老县城地下埋煤待采,1975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决定将县城迁至城南7公里处的刘家庄西侧。1977年1月开始规划设计,同年7月破土动工。1980年1月,中共肥城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和部分企事业单位迁驻新城。1982年县城搬迁基本结束。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改设肥城市(县级)。至200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26.56平方公里,城区居民18.2万人。市区已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附:肥城县修城碑铭
肥城县修城碑铭
(明)李攀龙
《汉书》泰山郡有肥城县,应劭曰:肥子国也。城围六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云,盖岩邑也。五岭盘其北,陶山据其西,视郡城为外屏焉。国家分千户所,守御其间,念至深矣,然而覆土耳。先是邑令万君则行筑,分东南北隅,延石而堞之。守御者率疲卒昼夜墐斥堠、省楼橹无遗力,而西一隅竟以先劳中废。夫城盛也,一隅之隙,全邑任之,何彼此也?在昔陶山之役,动勤王师,今安可使从高临下而窥以不逞之心,无论五岭之为逾备矣。邑人大中丞李公盖常忧之,谓今令吴江钱君曰:“此焉不延石而堞之,即二面虽金汤无益也,又何必环而攻之?”属按察使周公先以参政行部过肥子,亦以为言,而钱君则虑事授司徒量功命日,略基址,分财用,具糇粮,三月而集,不愆于素堞,凡若干所为,雉若干云。攀龙曰:肥有陶山之役,余盖犹及见之,邑中丞自父母之帮,守不为小,按察使周公慎其四境云尔。而肥是城有味乎?王公设险之义乎?与其动勤王师,宁短垣是图,覆土而土堞之,如涂涂附。天之阴雨,亟溃亟瞑,孰若延石之永逸也。是摄守御而徴余自帑政,则钱君欲发与民而已。而邑是城则依物而偶于政,肥之所以有成城也。周公名某,钱君名某,中丞公名某云。铭曰:天不可升,地险邱陵。维休维戚,肇自中丞周公,居东于宣于藩,匪除于庭而力于原有令。如发大物,是凭绸缪牖户,百堵斯兴。言售厥谋,用在不疑,匪良执事,一篑之亏,卓彼岩邑,何干、何桢三人同心,乃成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