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0&rec=205&run=13

肥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73年,在老城镇北坛村出土的陶器、石器、青铜器、铁器等一批文物,反映出从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到春秋战国各时代的连续关系,真实地显示了先祖在这片热土上劳动生息的历史状况。之后的龙山文化,在仪阳乡王晋村西出土,其蛋壳黑陶展示了先民的创造智慧。商(殷)周时期,先民在境内活动留下了王庄东焦庄、边院镇小王庄和潮泉镇小王庄3处遗址。1965年,潮泉镇小王庄出土的青铜壶、鼎、鬲、簋、盘、匜等造型精美,据专家推测此处遗址应是古肥子国人生活的中心地带。从王庄东焦村出土的战国青铜提梁壶、四耳鼎,汶阳出土的战国青铜雕花双耳杯,安驾庄出土的青铜剑,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的肥城政治、经济、文化已发展至较高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齐长城,从西北至东南穿越肥城北部。西汉初年,设置肥城县。多处汉墓的考古发现和众多的出土文物,印证了西汉时代肥城经济文化的繁荣。唐代的翦云山黄巢寨、宋代的牛山穆柯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刹寺院及其原县城内文庙大成殿(为元复设县后元至元十二年所建,至今已有七百三十五年的历史)续写着肥城延绵不断的历史文化。
肥城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冉子祠、左丘明故里、范蠡墓、黄巢寨、泰山显灵宫等历史文化古迹。寺、庙、观、阁多达100余处。肥城境内的牛山、陶山、布山、翦云山、云蒙山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还有很多的历史人文景观。绮丽的风光,留下了范蠡隐居陶山的美谈;孔子周游列国遇雨晒书,留下晒书城遗址;唐朝李白到此游览书写了《送王山人归布山》、《沙丘城下寄杜甫》诗篇。史圣左丘明著《左传》的“左传精舍”代有修葺。
肥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树一帜。桃木工艺给人吉祥文化的享受,安驾庄梁氏正骨,以其精湛医术及良好医德,驰名全国,石横武术、白窑土陶烧制技艺、砖舍李氏唢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技艺特长声誉远扬。
肥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7月,中共东向支部建立,为现肥城境内第一个党支部。1938年1月中旬,泰西武装起义部队在仪阳乡空杏寺村会师,成立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是年5月,中共泰西特委在北仇建立。6月上旬,中共肥城县委在西里村建立。1939年5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东进支队在安临站镇陆房一带歼敌1300余人,取得了陆房突围战的胜利。1940年7月,徐向前元帅路过肥城,纠正了“红五月”运动中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1940年8月,棋石岭反“扫荡”阻击战是继陆房突围战之后给日军以重创的战例之一。毙伤日伪军200余人,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计划,抗日部队40余名干部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了泰西党、政、军机关的安全转移。1947年10月8日,地委、专署、军分区和肥城县机关部分人员1000余人,计划向泰肥边界一带山区转移。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七十三师十五旅遂以重兵向大辛庄、布山一带包抄。分区一团和特务营迅速抢占大辛庄和布山顽强阻击,使大部分人员轻装突出重围。突围中100余人牺牲、负伤和被俘。1947年3月,黄华洞战斗创造了重创敌军、全身而退的奇迹。
肥城,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灿烂的历史文化。肥城市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获得城市品味的提升。一个崭新的文化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