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洞清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0&rec=199&run=13

陶山位于肥城市北部,属泰山山脉。据考范蠡三徙而隐于此山,故又名“鸱夷山”。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山高五里有奇,方棱四削,负阴抱阳,有东西二崦。左右环列为屏障……”。
陶山山势险峻,遍身披翠,伟岸挺拔。山中奇石遍布,天然石洞星罗棋布,相传有72名洞,多深邃不可穷。古时山前为湖,风光秀丽,是《水浒传》中提到的八百里水泊的一部分。有诗赞曰:“泉美林秀何处再觅佳境,水抱山环此地即是蓬莱”。
据清嘉庆二十年《肥城县志》记载:“洞在陶山之中,石磴陡绝,攀葛扪萝而上。中有三层,最深处极宽阔,四壁累累皆菩萨像,似非尽出於人工者。辽渺幽深,尘飞不到。清磬一声,如闻天上,真所谓洞天福地也。”肥城古八景之中的“陶洞清幽”即指“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陶山景区,是鲁西地区摩崖石刻最著名的溶洞,为陶山七十二洞之首。据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朝阳洞,洞门向南,方可容车,广如堂室,为朝阳初洞,登二十级亦如此为朝阳中洞,又登二十级,深广倍于前洞为朝阳上洞,三洞四壁皆刻有佛像”,有1.3米高的“佛”字石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组成的石刻竹画。朝阳洞分初洞、中洞、上洞。洞口上方刻有嘉庆二十二年刘佺题“朝阳洞”3个大字,刻面高0.6米,宽1.6米。洞前室宽8米,高8米,深14.5米。东壁近洞口处有关公、周仓、关平的石刻造像,有1.5米高石佛一尊和“潜修”“高隐”等题刻。洞内壁上有明代所刻的众多菩萨像和佛像。
春夏秋之季,拾级蜿蜒而上,远远望去,洞外藤萝缠绕,松柏葱翠;近观洞内,造像错落,清静幽深。清朝肥城知县史廷桂有《陶洞清幽》诗赞之:“偶寻幽迹问禅关,堙洞荆榛未可攀。鉴取鸱夷齐地客,智辞鸟喙越臣班。当年花雨因风违,此日松云渡水还。欲把麋踪吊西子,薜烟萝月满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