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rec=3&run=13

肥城县是驰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她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光荣
的革命传统,丰富的资源和古老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近10年来,在改革开放
的潮流中,她更以繁荣而昌盛的新姿,流光溢彩,引人瞩目。

肥城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泰山西麓。东与泰安市郊区接壤,西与东平县、
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长清县以山为界。距省城济南
75公里。
肥城自古为险要之地,东岳岱宗雄峙其左,陶牛二山环抱其右,北枕五岭,
南临汶河,古为齐鲁之要塞,今为南北之通衢。济兖公路纵贯南北,泰临公路横
穿东西,泰肥铁路自东而西横贯全境,交通四通八达。
旧县城位于县境东北部,因城址下埋藏丰富的煤田,于1980年党政机关企事
业单位迁至新城。 全县总面积1263平方公里,占泰安市总面积的12.8%。其中
耕地占58.5%,林地占10.5%,荒山占6.9%,河流、沟渠、水库塘坝占12 .
5%,村镇工矿占11.6%。境内山脉属泰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较大山头96
个,青石山沙石山约各半。全县大小河流43条,主要发源于泰山西麓的低山区,
多由东北流向西南。汶河为境内主河道,流经28个自然村,长36.33公里,是汶
阳田的重要水资源。全县地貌类型多样,沟壑纵横,为农、林、牧、副、渔全面
发展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肥城县历史悠久,远自西周即有人散居于此,居者多为肥族,肥城因此而得
名。 西汉初期 (公元前206年) 始置肥城县,北周曾置肥城郡,其间多次撤并。
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复置肥城县至今。现辖9镇8乡,593个行政村,871个自然
村。 1987年全县总人口88.8万人, 占泰安市总人口的15%。 其中非农业人口
12.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3人,比泰安市人
口密度多100.7人。
肥城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夏季降
雨集中,湿热高温;秋季雨量骤减,多为秋旱;冬季雨雪稀少。累计年平均气温
12.9℃。年均降水量659毫米。由于受地形的影响,灾害性天气比较多,干旱、
大风、冰雹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肥城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自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
年间,为了民族民主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斗争,创立了不朽的
业绩。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陶山一带农民自发组织的以反清抗洋为宗旨的大
刀会, 曾怒杀作恶多端的英国传教士卜克斯, 成为近代史上著名的教案之一。
1916年3月, 两万多人民群众为抗拒苛捐杂税而举行暴动,焚烧了县公署大堂,
大灭了土豪劣绅的威风。这些自发的群众斗争虽然都遭到失败,但其斗争精神却
鼓舞了后人的革命斗志。
1927年,境内建起了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东向党支部以后,人民群众
在党的领导下,揭开了革命斗争的新篇章。1933年10月,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发
动了要自由、反贪污、求民主的学潮。1935年,中共山东省工委组织部长赵健民
等人先后来到肥城,以教学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1937年,一些在外地的共产党
员积极返回境内组织游击队。1938年1月中旬,夏张、边院、安临站3支游击队会
师空杏寺, 组成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揭开了地方抗日斗争的序幕。同年6
月,中共肥城县委成立后,全县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展开了全面的抗日斗争。
1939年5月, 日军纠集近两个旅的主力及17个城镇的守备军共5000余人向泰肥山
区合围。八路军一一五师与地方党政机关3000余人,在陆房山区一带据险反击,
浴血奋战,歼敌千余,胜利突围,再创机动灵活,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在日本侵略军实行“强化治安”、“三光政策”的艰苦岁月里,暂时转入地
下的共产党地方组织,一面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土地回赎、合理负担运动;
一面坚持游击战争,拔除日伪据点,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肥城各级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又投入了伟大的解放战争,
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组织民工支援前线,开展反奸诉苦,进行土地改革。至1947
年,粉碎了国民党部队对肥城发动的多次进攻和地主还乡团的反攻倒算;石横一
战, 歼敌600余人,处决了罪大恶极的还乡团头子;项白屯一战,又歼敌1000余
人,赢得了1948年肥城全境解放。
在血与火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肥城人民表现了无难不克,无坚不摧的
英雄气概,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县有69630人参军参战,投入支援前线的民工
41.7万人次;上千名群众惨遭敌人杀害,2000多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肥城县资源丰富。 农业有汶阳、康汇两大富饶平原,拥有耕地62.4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61.3%,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驰名中外的肥城桃
基地分散在沿康汇平原的南部山丘地区,约4万余亩,年产肥桃500万公斤。地下
矿藏有煤炭、钾盐、石膏、铁、铜、硫等。煤和钾盐的藏量最为丰富。据勘查,
埋煤面积106平方公里, 是山东的大隐蔽煤田之一。钾盐储量丰富,且埋藏浅,
品位高,易开采。此外还有储量很大的石灰石、花岗石、石英、粘土、黄沙、煤
矸石等建材资源,木材、药材资源也很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以下简称建国) 前,境内经济资源优势未得到发挥。
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585.7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占9.7%。农民年人
均收入41.02元, 吃穿无保障。建国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生产资料所有制
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 全县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4300
万元,占泰安市工农业总产值的10.9%,名列第3位。其中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
由1949年的9.7%上升到54.12%,38年间增长98.77倍。全县农业已不再是以
粮食自给为中心的自然经济,而是在发展商品粮基地的前提下,农、林、牧、副、
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商品经济。特别是号称群桃之冠的肥城桃已誉满中外,花椒、
栝楼等土特产畅销于北方和东北各大城市。1987年,农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
变化。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67.8%,林业占 2.8%,牧业占21.7%,副业占
7.4%, 渔业占0.3%,农业产品商品率达到49.8%。在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
前提下,加强了粮食生产基地的建设。1987年粮食总产达到44408.1吨,创历史
最高水平。 占泰安市粮食总产的18.4%,名列全市第二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成绩显著, 电力、农业机械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县拥有机械总动力28.9万千
瓦, 农用汽车510辆,拖拉机5781台,电机井8171眼。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
大农业增添了后劲。
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建国前,境内仅有私营手工业作坊200余家。1950年县
酒厂建立,为第一家地方国营企业。50年代后期,国家投资开发肥城煤矿,为肥
城工业的振兴创造了条件。80年代,全县已初步形成煤炭、电力、机械、化工、
建材、食品、印刷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
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4800万元,占泰安市工
业总产值的8.5%, 名列第三。其中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20303万元,占全县工
业总产值的58.3%。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1987年,职工年均
工资1678元, 人均消费购买力756元,电视机、电风扇已普及职工家庭。农民年
人均纯收入501元,为1949年的12.2倍。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且进一步求富、
求知、求美、求乐,向着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向发展。忆昔比今,建国38年来
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38年的建设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1950~1956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集中主要力量,医治战争创伤,
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尽
管合作化的后期,曾出现过操之过急,但总体上还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和群众的
觉悟水平,工农业生产每年仍保持了12.5%的递增速度。
1957~1965年,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曾出现过反右派扩大化。尔后在“大
跃进” 中, 刮起了“浮夸风”和“共产风”,对于部分实事求是的人,进行了
“反右倾”斗争,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1958年在短暂的一个月内,突击实现了
人民公社化。 这种脱离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的超前突变,加上连续3年的自然
灾害,一度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工农业总产值连续5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1961年的工农业总产值退回到1952年的水平。人民生活处于饥馑之中。
从1963’年开始,通过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总结吸取了“大跃进”的教训;调整了管理体制和分配政策;修改了脱离实际的
大计划、高指标;退赔了平调农民的财物,消除了“共产风”、“浮夸风”的不
良影响;对一些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的干部,作了甄别平反;压缩了基本建
设投资,精简了职工队伍。从指导思想到工作实践,又回到实事求是的路线上来,
经济困难局面迅速好转。 至1965年,县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1461.82万元,比
1961年的6542.26万元增长75.2%。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0601.7万元,比1961
年增长85.8%, 首次突破l亿元大关。 3年调整期间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高达
17.2%。
1966~1976年, 受“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工农业年产值递增率由3年
调整时期的17.2%跌落到7.7%, 其中粮食减产2300万斤,每年递减1.6%。
1971年以后,党政组织逐步健全,社会秩序开始好转。但由于左倾错误没有得到
纠正,工农业生产虽有所好转,但5年(197l~1975)间的年递增率仅为8.5%。
1978年以后,通过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理
论上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组织上平反冤假错案,排除资产阶级派性干扰,
经济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发展了集体、个体经
济,开放了城乡市场,开拓了国际贸易,全县国民经济呈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鼎盛时期。截止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以每年递增15.4%的速度协调发展。
特别是工业比重的过半,是历史性的突破,改变了肥城自古以来单一农业的格局。

肥城地处黄河下游,有古老的历史文化。1973年北坛遗址出土的石铲、石斧、
石镰、红陶鼎等,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属大汶口文化标准器物。它说明5000
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即脱离茹毛饮血而进入文明时期。还有不少的石刻、造象、
庵观寺庙,均为先人勤劳、才能、智慧的见证。由于古老的文化传统和优越的地
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少山青水秀,林深壑幽的自然景观。陶山有72洞,西侧
有栖幽寺。据史料记载,越国上将军范蠡曾在此隐居。肥城北部有齐国修筑的齐
长城,至今依稀可见。历史上布金山的瀑布流泉,曾吸引过不少名人学士。唐代
诗人李白偕杜甫东游至此,曾写过一首《送王山人归布山》的诗。还有孔子周游
列国遇雨晒书的晒书城,颜渊到过的颜子坡,春秋史学家左丘明之墓。这些历史
文物古迹,足令炎黄子孙为之自豪。
建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卫生、广播、
电视、体育、文艺创作等事业迅速发展。至1987年,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8849人,为6738人评定技术职称,已取得技术职称的4743人,其中副高级83人,
中级1416人, 初级3244人。小学、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8.7%和75.9%。肥城
县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和“全省尊师
重教先进县”。历史上遗留的许多烈性传染病已得到控制或消灭。全县人均寿命
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69岁。

肥城大地经历代人民的开发、耕耘,特别是经过建国后38年的建设,山河面
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自然经济的长期影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科技水平还不够高;工业比重不够大;农村
经济商品率比较低;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1987年,人
均1.11亩, 比建国初减少了0.85亩;水资源缺乏,全县尚有近百个村8万多人
大旱之年人畜用水困难。大部分山区的灌溉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天等雨。
明天是一座台阶,一直通向未来,在崎岖的山路上,开满了希望、憧憬、向
往的花朵。未来是一个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她需要凝聚历史留下来的所
有遗产,她需要付出桃乡人民全部的智慧、汗水和情感。从建国以来的巨大变化
中可以预见,今后全县人民必将在中共肥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攻
城不畏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
繁荣肥城的步伐,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谱写出更加光辉灿烂的
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