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山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6&A=1&rec=23&run=13

境内山脉属泰山山脉西麓。山脉走向东北至西南倾斜。
北部有富有胜景的牛山、陶山,形成肥城盆地的天然屏障。中部以肥猪山、
马山、布山为主,构成县内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有:
牛山 又名金牛山、郁葱山,位于新城北约15公里。北邻长清,东起老城镇
杨庄、栾庄,蜿蜒北伸,至大小董庄折而西行,止于王瓜店镇黄叶村,东西长约
7.5公里, 南北宽约2.5公里,总面积约”平方公里。主峰穆阁寨海拔524米。
原有寨墙,并分东、西、南、北寨门,寨内西半部仍有房屋旧址残存。据光绪十
七年《肥城县志·方域》载:“金牛山在城(今老城)西北,其东麓距城三里,蜿
蜒而西距城十里二十里不等,俗呼牛山。宋真宗东巡临幸赐名郁葱山,翠柏千嶂,
流泉百叠,为肥邑第一名山。山之中峪距城八里,初入山为文昌峰,有文昌阁在
焉;不一里一高岗当路,是为印山;由印山沿溪北行,不一里为资圣院,院西高
亢处为同川书院,下有牛山洞,深远不可测,相传与陶山通;又西为龙沼,亦名
五龙池,东北有泉,自山岭而下,所谓落石泉也,适当资圣院之后;西北为獐猴
崖,上有老鹰石,屹然为鹰立。西岭为穆阁寨……其西有石曰仙人石,又西曰迎
仙石,如人举袂相揖状;寨西南麓,为大红涧、小红涧,土石皆赤;大红涧之北
曰小寨山,山西麓有石高数丈,四面各丈余,红黑色,击之作金铁声,三小石支
其下,名垛子石;小寨山南有石,如老翁形,面目酷肖,长髯垂胸,是为老叟峰;
东南里许为黑龙潭,发源于山后云山,至此陡起,瀑布数十丈,奔流之声可闻数
里;小寨山之西为红山头,其上多土、少石、色赤,故曰红山,与陶山东崦之小
泰山相连,此皆山之阳也。山之北为云山,在穆阁寨后,前有大刹曰回佛寺,山
阴为书堂峪,与长清接壤:而山之东j[麓窈然而深者为樱桃峪,乃全山之胜概焉。”
建国前,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后又经“文化大革命”破坏,牛山古迹几乎殆尽,
现仅存牛山寺大殿、八角琉璃井、文昌阁、牛山洞、樱桃峪等遗址。
建国后, 县人民政府设立肥城县牛山林场, 负责牛山的封山育林工作。至
1987年, 林地面积发展到15351亩,其中乔木林15136亩,经济林215亩。如今,
山上山下郁郁葱葱,秀丽宜人,为本县第一名山。
陶山 又名鸱夷山, 位于湖屯镇驻地北8公里。北和西北与长清县接壤,东
连小泰山, 东西2.5公里,南北3.7公里,总面积7.25千方公里,海拔502.2
米,呈椭园形,基岩为石灰岩。据《山东通志·疆域》载:“……相传山前山后
有72洞,陶洞(指陶阳洞)在山半,石磴陡绝,攀葛扪萝而上,中有三层,最深处
极宽阔。四壁累累皆菩萨像”。山前有栖幽寺,为范蠡隐居处。距寺o.5公望处
有范蠡墓,墓碑刻鸱夷歌。该山属泰山山脉,山林茂密,风景宜人。肥城矿务局
第二医院建于山脚下。
布山 又名瀑布山, 位于新城南15.6公里。为安临站乡、马家埠乡、边院
镇分属的交界山。 南北走向,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2公里,总面积约11平方
公里,基岩为花岗岩。主峰海拔447.9米,名曰玉皇顶。顶之阳曾有“云阳庵”,
庵南曾有“大云寺”。庵寺建于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据光绪三十四年
《肥城县乡土志》载:“瀑布山在城南40里,上有天峪,旁有岭蜿蜒,唐李白送
王山人归布山即此……。”此山山势险峻,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
日军曾在山上安设据点, 盘踞3年之久。1947年10月,中共泰西党政机关、军分
区部队曾在此与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七十三师十五旅发生战斗。自清末以来,由于
屡遭战争洗劫,又因“文化大革命”破坏,古遗址荡然无存。建国后,党和政府
重视山区建设,封山造林。如今,林木如海,碧草成茵。
凤凰山 位于东陆房乡驻地东北1.5公里。形态似凤,故名凤凰山。又因山
南端悬崖如削, 形似鸡冠子,又名鸡冠山。此山为南北走向,长2.3公里,宽1
.35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22.9米。基岩主要由石灰岩构成。为
纪念1939年5月11日陆房战斗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胜利突围, 1970年在山南
麓建立肥城县烈士陵园。 1977年1月23日,确定“陆房战斗遗址”为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望鲁山 位于安驾庄镇驻地北5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海拔278.3米,
基岩为花岗岩。相传战国时鲁王之女嫁与齐。后两国对立,其女不能归,怀念亲
人时,只好登山顶遥望,故名“望鲁山”。
肥猪山 位于东陆房乡驻地西1.5公里,南北走向,东西2.25公里,南北1
.35公里, 总面积3平方公里。 基岩为石灰岩。 上有“黄顶”、 “二顶”、
“小南山顶” 等峰。 主峰黄顶海拔429.9米。据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
“肥猪山在城南五十里,四面悬崖势如刀削,东偏稍北有石窟,名风谷洞,能容
数百人。循崖南行三里,有仙人洞,深不可测。”山形似猪,故此得名。在陆房
战斗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据此险要地形,击退日军。
九山 位于孙伯乡驻地东北3公里, 西北东南走向,长2.5公里,宽1.5公
里, 总面积3.75千方公里,海拔398.7米。基岩为花岗岩。山东侧与琶山相连
处有一山涧,仅能容1人通过,俗称“黑风口”。其山顶有9个山头,故名九山。
夹子山 又名黄山, 位于潮泉乡驻地东北6公里,为长清县、肥城县、泰安
市郊区的分界处。此山南北走向,境内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公里,约18平方公
里, 海拔600米。基岩为花岗片麻岩。山顶有黄巢寨,相传为黄巢屯兵处,故又
名黄山。 ’
黄山 位于仪阳乡和过村乡分界线上, 南北走向,长1公里,宽0.8公里,
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海拔417米。基岩为石灰岩。
光山 位于安临站乡驻地西北4公里, 南北走向,东西2.1公里,南北1.4
公里,总面积约2.75平方公里,海拔365米。基岩为水成岩。据《肥城县乡土志》
载:“光山在城南30里,有孙膑洞”。因山光如剃,故名光山。
马山 位于安临站乡驻地东北2公里,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海拔394米。
基岩为水成岩。
岈山 位于孙伯乡驻地西北3.5公里, 东南西北走向,长4.5公里,宽1公
里,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山顶5个山头,主峰海拔443米。基岩为石灰岩。因
主峰直插云天,其形似牙,故名牙山,后演变为岈山。
雨山 位于边院镇驻地北4公里,南北走向;长3.3公里,宽3公里,总面积
约4.65平方公里,海拔405米。基岩为花岗岩。此山原名“羽父山”,后演变为
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