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89&run=13

质量技术监督

【概况】 2006~2010年,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突出区域监管一条主线,狠抓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围绕行风、服务、宣传三项重点,采取改革增活力、学习增能力、考核增效率、管理增效益等四项措施,强化人员素质培训与提高,狠抓检验检测能力硬件建设,积极探索实行区域监管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监管网络,有效增强了执法监管和巡查服务效能,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等执政、执法能力不断增强,质量检验、计量检定、信息咨询、标准制定等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先后被评为泰安市级文明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1998~2002年度先进集体、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

【检测设施建设】 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440万元,购买和新上双筒量热仪、支柱试验台、数字压力校验仪、液压支柱、气相色谱仪、热解析仪、空气采样器等各类仪器设备,购买万元以上大型检验检定设备16台(套)。2006年,统一规划,调整实验室布局,新建政务大厅,购置高标准的现代化试验用具,实现实验区与办公区的分离,提升窗口服务形象,规范内部检验检定服务流程。重点完善安检室特色检测项目建设,拟将安检室建成项目齐全、省内一流的规范化标准实验室。加大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力度,2008年,泰安市煤矿安全计量仪器检定中心正式成立,落户新泰。检测能力覆盖催化燃烧式甲烷报警器、光干涉型甲烷报警器、风表、氧气报警器、粉尘采样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断电仪、压力传感器等多种项目。同时,积极做好山东省矿用提升输送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工作。中心建成后,检验能力将覆盖十余类提升设备、两类输送设备、近十类矿车以及五十余类相关产品和零部件等产品。将为全省矿用提升输送设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检验检测和产品技术研发支撑平台,促进全省矿用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快速、科学发展。2010年,通过布局分析和规划设计,中心总平面布置图和总布局主体效果图已经绘制完毕,土地征用及上报审批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对该中心及起重设备中心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提出承建实施方案,建议新泰市政府在开发区设立矿山用提升输送设备孵化基地,以检验中心技术创新为基础,积极推动全市矿用提升输送设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区域监管】 区域监管工作进一步深入细化。2006年制定《智能化区域监管电子信息系统作业指导书》,按《新泰质监局企业等级评价表》加强巡查计划管理,全面运行好智能化电子监管信息系统,共录入企业信息838家,张贴标签771个,贴标率为96.5%,巡查纪录1576条。为全面掌握区域监管进展情况,建立健全区域监管人员机构信息库、两个网络信息库、企业档案信息库、生产许可证信息库、计量管理信息库、标准化管理信息库、执法人员信息库、强制性认证产品数据库、食品企业数据库等十个数据库。2007年后,开展企业基本信息普查“回头看”活动,及时更新数据库,进一步确保信息准确可靠。在做好日常巡查基础上,增加夜间巡查频次,不断增强巡查工作的突击性和针对性。创新实施区域监管千分制考核。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施《质量计量标准化区域监管绩效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增强监管分局、监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位一体”电子监管工作得到深入推行。按照省、泰安市局部署,强化宣传督促,组织52家企业完成申请和数据上传。成立视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深入企业积极宣传,圆满完成泰安市局下达的13家企业100%接入、开通视频监管信号的工作目标, 加快推进企业视频监管工作步伐。

【食品安全监管】 强化获证监管,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和审查制度。以山东金质区域监管信息系统为平台,结合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视频监管系统,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三位一体”(电子监管、区域监管、视频监控)监管体系,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进行动态监管。2007年,全部食品企业已纳入山东金质区域监管信息系统,22家食品企业加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4家食品企业安装摄像头建立起视频监管系统,从源头上保障了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积极帮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十一五”期间共有91家企业新取或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116家工业企业获得产品生产许可证。开展区域性食品整治工作,推进全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2009年,“楼德煎饼”、“放城香椿”、“楼德香肠”、“羊流豆腐皮”等30余家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展专项整治和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全市范围内的桶装饮用水、小麦粉专项整治打假风暴行动和节令性食品专项检查,取得明显成效。

【计量监管】 不断夯实计量器具管理基础,加强对煤矿安全防护类计量器具等计量器具的备案管理工作,建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管理档案,完善全市10t以上大型衡器台帐;组织开展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信息建档工作。基本完成衡器、加油机、电能表三种强检计量器具的登记建档工作,并陆续录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信息采集系统》;推进“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工程,五年间,共检定各种计量器具 6.3万台件,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0%,合格率达到95%以上;开展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整改情况检查和重点用能单位计量合格确认摸底调查,重点开展食品、农资类定量包装生产企业、集贸市场以及加油站的计量执法检查,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维护交易公平。

【隐患治理和安全监察】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
围绕重点季节、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设备、重点隐患五项重点,发挥四方(监察、检验、稽查、区域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开展集中整治,提高隐患整治率和定期检验率;认真开展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普查登记工作,继续落实重点行业领域特种设备安全包、保责任制,实行重点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到岗、到人;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向企业印发《致全市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一封信》,提高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对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普及宣传讲座。
积极协调,理顺程序,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全市特种设备作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执法检查,除做好节假日等各项安全专项检查外,先后开展气瓶充装专项检查、起重机械专项检查、换热站专项检查等多起专项行动,保障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

【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 加强自身法制建设,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利用集中学习培训、完善执法管理、规范执法程序,促进行政执法办案质量的透明和提高。严格遵循“查办分离”制度要求,调整案审委成员,明确执法机构各自职责,坚持三级把关,每月对审理案件案卷进行一次综合分析,确保案件质量,促进规范执法。大力查处违法案件,开展执法打假活动。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节假日热销产品,重点开展查处食品、酒类、煤炭、农资、建材、电线电缆、无证产品、强制性认证、特种设备等九个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开展好“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十类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食品专项整治、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五年间,累计依法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300余起,受理消费者质量投诉160余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400万元。

【标准化服务】 扎实推进标准化战略,2010年率先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考核体系之中,对参与标准化制修订等各类标准化活动的企业,由政府出资奖励。“十一五”期间,新泰市新增国家和行业标准30项,地方标准10项,AAA级以上化良好行为企业5家,在泰安市排名第一。通过山东省标准化服务试点验收,并被国家质监局列入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同时荣获全国政府管理创新奖二等奖、全国标准化创新奖三等奖,“行政服务标准化”等五项标准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新泰市将2009年和2010年定为全市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年,市政府连续两届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举办的电子政务会议。

【质量技术监督宣传】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一是抓好重大宣传活动,增强宣传力度。五年间,每年均围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安全生产月”、“质量月”、“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二是建立宣传队伍,扩大宣传成果。以泰安金质、山东金质网上信息传递渠道的开通为契机,明确任务,细化奖惩,进一步建立完善从局机关科室到技术机构、监管分局的信息宣传,扩大宣传信息来源,及时反映全局各项工作动态。多次在《中国质量报》、中国质量新闻网、山东电视台、《经济导报》、泰安电视台、《泰安日报》和新泰电视台等媒体刊物上发表稿件,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