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79&run=13

发展和改革

【“十一五”规划执行】 “十一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0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5.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万元,达42189元,比2005年增长102.1%,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0亿元,是2005年的3.0倍,年均增长24.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8亿元,年均增长20.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45亿元,比“十五”增长2.3倍。

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9.4:66.7:23.9 调整为2010年的7.6:58.2:34.2。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1246.8亿元、113.5亿元、186.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0%、33.6%和3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44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1%。服务业态趋于多元化,初步建立起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服务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市建成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26家,新认证绿色、有机食品13种和10种。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持续下降,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新泰市“十一五”减排任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太平山林场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创模”26项指标已有23项达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五年保持在全省前5名。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开创新局面

突出中心城区龙头带动作用,大跨度拉开城市框架,科学安排城市布局,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效空间。大力推进城乡布局调整,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水网、电网、路网、气网、信息网、生态环保网,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极大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1%。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民营经济总量日益扩大,效益明显提升,占GDP的比重达到60%
。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日益规范。投资、金融、文化等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累计利用外资9.3亿美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累计引进国内资金402亿元,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1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9692元和4195元。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新增就业再就业1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险扩面12.8万人,各类社保基金滚存结余16亿元。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创获重要科技成果192项,专利授权量达到1152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功承办全国竞走
锦标赛、国际象棋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新泰籍运动员夺得泰安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疾病预防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较快发展。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协调发展。安全生产得到加强,社会治安形势继续好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民族宗教、人防、双拥、气象、防震减灾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二五”规划制定】
“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

一、宏观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经济复苏将是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全球化进程将可能出现曲折。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化体制改革、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保障经济安全的压力更加凸显。各地加快培育新优势,竞相发展、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二、全市发展仍可大有作为。“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凭借较好的物质文化基础,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新泰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承接产业转型的优势更加突出。二是加速推进城市化的优势更加突出。三是“两化融合”的优势更加突出。四是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指导原则

一、坚持率先发展;二、坚持转型发展;三、坚持创新发展;四、坚持统筹发展;五、坚持绿色发展;六、坚持和谐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按照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争先进位的要求,与上级规划相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新泰市发展基础、潜力,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20%和19%以上;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二、经济结构显著优化。三次产业更加优化,比重调整为5:50:45,服务业比重有较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三、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8%。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和吸引力明显提升,新型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五、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单位GDP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量等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达到或好于上级要求,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展现生态新泰的新形象。六、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和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人数4万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重点项目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市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调整,以项目促发展,
科学组织、合理布局,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不断建成一批影响力大、支撑带动能力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
。五年间,全市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6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7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1 倍,年均增长18.4%。2006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77个,完成投资76.4亿元;2007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67个,完成投资110亿元。2008年,新上、续建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83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0个,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2009年,全市把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最直接、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实施特变电工华东科技园超高压及特种电缆建设项目、山东能源集团机械制造工业园、乾元不锈钢极簿板、泰丰钢业石油套管、山东良达投资有限公司防爆电机项目、绿城新泰玉兰花园一期工程、青云湖综合整治、莲花湖旅游度假区、山东优福虫草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冬虫夏草保健品、山东大宝养殖加工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撑带动力强、能够持续提供税源的大项目好项目,扩大总量、盘活增量,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2009年,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63个,完成投资182.7亿元,亿元以上项目47个。2010年,1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202个,完成投资239.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2个,新开工项目130个,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51个,90个项目竣工。

【服务业发展】
以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以政策扶持和调度考核为保障,积极推进全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
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发〔2007〕26号)、《新泰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新政办发〔2008〕47号)、《新泰市关于大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新发〔2008〕31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相继建设
明天商贸城、平阳国际商业中心、荣峰国际酒店、银座商城以及青龙路市场、莲花山旅游开发、东平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新泰段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大型商贸、餐饮、旅游、基础设施类项目,服务业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2007~2010年,
全市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含竣工、在建、续建)达到268个,完成投资276亿元。特别是2009年后,随着全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加大,一大批城中村改造、文化、旅游项目相继投入建设,服务业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仅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9.9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2%,比2005年
提高10.3个百分点
;实现服务业税收9亿元,同比增长38.7%;
规模以上
服务业投资完成130.2亿元,同比增长36.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3.2%;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35.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8.7%,人均服务业
增加值达到14365元;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42.6%。2008年,新泰市城区被省政府命名为服务业先进城区。2010年,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

【对上争取】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把对上争取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重要措施,密切跟踪复杂经济形势下国家和省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动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调度考核,加大对接力度,形成市长亲自挂帅、相关市领导和部门整体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对上争取工作稳步扎实推进。2008年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和省陆续出台旨在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市直各有关部门抢抓政策机遇,积极组织策划、申报项目,充分利用进京“双对接”等有效形式,高密度、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向上争取工作,盯紧靠实,一抓到底,对上争取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2008年,全市共争取项目188个,争取无偿资金4.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80.82%。其中,一产项目75个,争取资金14509.9万元;二产项目18个,争取资金4798.3万元;三产项目95个,争取资金21213.1万元。2009年,全市共争取项目196个,争取无偿资金5.6亿元。2010年,全年共争取项目331个,下文批复无偿资金8.77亿元,其中,政策性资金3.59亿元,非政策性资金5.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75.4%。在重大基础设施、农林水利、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全市积极争取了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流域治理、农村公路改造、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大批项目和资金,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