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资料征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30&run=13

党史资料征集

【典籍出版】 编纂出版《中共新泰年鉴》2006卷、2007卷。《中共新泰年鉴》创办于2006年,在泰安市首开先河,在全省位居前列。是一部为党员领导干部获取新泰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探索执政规律、提高决策水平服务的大型工具书,被誉为“执政百科全书、为民服务手册、展示新泰窗口、存史编年典籍”。已出版2006卷(全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卷。2008卷已编纂完成并交印刷厂,正在进行第三次校版、修改,共160万字,2009卷正在进行第三次初编。2010卷正在进行资料征集。

编纂县(市)委书记口述史。2008年,在泰安率先开展县(市)委书记口述史编纂工作。原市委书记辛显明的口述史《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辛显明话新泰改革与发展》,70万字,2009年1月份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原县委书记许希亮口述史《许希亮与新泰》,
30
万字,2010年12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专题征集和研究】 搞好抗战课题调查研究。2006年,在全国统一开展的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型调研活动中,新泰市被列为全省抗战课题调研试点市,开创的“调查取证与分析研究相结合”工作方法,先后被泰安、省委和中央党史研究室推广,新泰市委在全省抗战课题调研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调查工作全套材料被印成范本,印发全省学习。2007年8月,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来新泰调研,对新泰抗战课题调研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经查,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新泰市(按现有行政区域统计)伤亡人口49674人,其中伤33582人,亡16092人。2009年,按照上级党史部门的要求,在2006年调研的基础上,对近5万伤亡人员名录重新核实,做到“不错、不漏、不重”;完成抗战调研证言证词档案、文献资料扫描、大事记修定、调研报告修改等任务,仅扫描证人证言就达9000多份。2009年7月,泰安市在新泰召开抗战调研资料整理现场会,新泰市介绍工作经验。
2010
年,按照上级“补充完善A卷,及时整理B卷,着手整理C卷”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抗战调研资料的分类整理上报工作。在高质量、高标准向中央报送好A卷、向省报送好B卷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证人证言、档案文献扫描资料和视频资料的翻译,为本市出版C卷做好准备。

征集和研究专题资料。按照中央党史研究室统一要求,2009年开展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个人留存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市委办公室专门下发文件,已征集9人,资料一大宗。继续做好民主革命时期地方党史资料的征编工作,2009年征集上报新泰革命烈士、党史人物事迹材料,完成《泰安先驱》第五集供稿任务。按照市委领导要求,开展“新泰抗日回民大队”课题调研,征集了大量资料。征集《鲁中南红色名人馆》、《新泰市财税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暨泰宁史馆》资料,征集编写《新泰革命史馆》脚本。2009年,市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鲁中南红色名人馆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市委党史委聘请3位党史老同志协助征集、整理资料。共查阅档案、文献资料5000余卷,复印资料1300多页,编印成册12本,累计600多万字。

【宣传教育】 党史宣传教育。2007年12月,举办《新泰县第一次党代会》专题展览。展览分两部分,共展出图片50张。重现了1929年10月新泰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时的情况;2008年7月,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举办《永远跟党走》大型主题展览,展览由七部分组成,共展出图片219张。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泰在各时期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获得全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5月,举办《八路军在新泰》图片展。展览分七部分,共展出图片45张,集中展示了1938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新泰的战斗岁月和革命历程;2009年9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图片展,展览由15部分组成,共展出图片200余张。展览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新泰在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共计数十万人参观展览;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今日新泰》报开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革命传统教育”栏目,征集编纂《新泰革命斗争故事》,已刊登120余期,10多万字,广受社会好评;同年9月征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新泰”、“省委书记、省长在新泰”、“新泰(新汶)历任市(县)委书记”照片及资料,在《今日新泰》报推出国庆特刊。

革命传统教育。2008年1月,中共新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1939年10月)纪念展室在龙廷镇老瓜峪村建成并对外开展,成为全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被泰安市委组织部命名为“泰安市党员教育基地”;2009年5月,举办山东抗日根据地革命传统报告会,邀请罗东进、李维民两位将军做报告,全市各条战线600多名代表聆听了报告;2010年3月,
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充分利用现有革命遗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同时对建立革命传统教育长效机制,加强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建设等做出明确规定。清明节期间,采取祭扫烈士墓、参观毛泽东文献博物馆、请老同志作报告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2010年6月,团市委、市教育局依据党史委提供的少年英雄朱法芝的事迹材料,在全市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英雄、见行动,当好革命事业接班人”活动。

利用现代媒体宣传党史。拍摄党史电视专题片。共4部,分别是: 2006年拍摄《战地黄花分外香》,被
评为全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拍摄《少年英雄朱法芝》(豫剧)、《党的好女儿杨玉芝》(山东柳琴)、《老寨山二十六壮士》(对口快板)。建立党史网站。2006年,市委组织部在党建网站开设“平阳丰碑”栏目,网站点击率居高不下。制作党史讲座课件。从2008年开始,开展党史进党校、进课堂活动,每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设党史课,邀请党史委老同志为学员讲党的光荣历史特别是新泰党的历史,市委远程教育中心专门制作成课件,收到良好效果。

“新泰名人”宣传。2009年,党史委牵头,组织报社、电视台等单位,对诚实守信的道德模范刘绍安和敢闯敢拼的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进行宣传。

【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 2009年5月,山东省第一家县级红色文化研究社团—新泰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副政委、中将,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担任研究会名誉顾问。2009年10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为新泰市红色文化研究会题写会名。研究会成立后,
进行了会员登记,已发展会员近200名;创办了会刊—《红色文化通讯》,第一期刊物已经编辑完成,交印刷厂;研究会内部划分红色文献研究部、红色人物遗址研究部、红色文化传播部和后勤部等四个部室,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红色文化研究的热潮在新泰悄然兴起。新泰已建、在建、正在筹建的红色文化场馆(室)有10处:毛泽东文献博物馆(红色文献博物馆),新泰县第一次党代会纪念展室,八路军在新泰纪念展室,新泰革命史馆,鲁中南红色名人馆,财税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暨泰宁革命史馆,东都党史展室,裕民合作社暨新泰供销社历史展室,国税历史展室,供电历史展室。(照片: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揭牌)

【革命遗址普查】 2007年7月,启动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至2009年共查明重要革命(其他)遗址66处。2010年3月至5月份,按照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统一部署,在泰安市委党史办的指导下,再次高质量地组织了革命遗址普查。新泰市
共确认、上报革命遗址、其他遗址173个,比普查前掌握的66个增加107个。其中:革命遗址146个,增加83个;其他遗址27个,增加24个。新泰市的遗址普查数量占到全泰安市的一半以上。

革命遗址146个,按照革命遗址类型划分,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8个,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9个,革命领导人故居37个,烈士墓32个,纪念设施20个;按照革命遗址形成时间划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56个,抗日战争时期44个,解放战争时期24个,其他时期的22个;按照革命遗址区域分布划分,在新泰市20个乡镇街道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山区、矿区和城区。其中:龙廷镇22个,东都镇17个,翟镇17个,羊流镇12个,楼德镇11个,汶南镇9个,青云街道8个,刘杜镇7个,放城镇7个,新汶街道6个,小协镇6个,石莱镇5个。以上11个乡镇街道有132个,占全市革命遗址总数的90%以上。

其他遗址27个,分为三类:国民党军队与日伪军作战形成的遗址(李家庄战斗遗址、明光寺战斗遗址),村民抗匪、民主人士的遗址;日军侵占新泰的罪证;伪军、土匪所形成的遗址、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