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城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209&run=13

放城镇

【概况】
因孔子弟子林放故里而得名。位于新泰市南部。辖23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总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260亩。辖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北半部以丘陵为主,南半部为丘陵、山区。省道新枣公路、东平铁路贯穿全镇南北,北距京沪高速公路新汶出口15公里,南距327国道、兖石铁路10公里。放城镇属淮河流域,洙河从北向南贯穿全镇,是泗河的主要支流。境内拥有大小水库塘坝76个,水资源充足。 2010年,总人口34092人,汉族人口约占97%,回族人口约占3%。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煤炭、石灰石、石英石、粘土、铁矿等储量可观,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554万吨、石灰石储量3亿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泰山红”石榴、“马家寨”香椿、“梅鹿山”贡米为远近闻名的土特产。辖区内有小三峡、春秋故道、摩崖石刻、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3655元,2007年5046元,2008年5482元,2009年6360元,2010年7460元。2010年,实现总产值5.4亿元,比2005年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2亿元,比2005年增长32%,工业及民营经济产值4.2亿元,比2005年增长5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81万元,比2005年增长213%;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460元,比2005年增长120%。

【种植业】
2010
年,全镇粮食种植以地瓜、小麦、玉米为主,面积1.6万亩,年总产量1100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70.6公斤;地瓜种植面积1.3万亩,总产量650万公斤;小麦、玉米种植面积3000亩,年总产量450万公斤。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种植面积1.2万亩,总产量268万公斤;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00亩。

【畜牧业】
做大做强传统畜牧养殖业。 2010年,成立文君等养殖协会(合作社)12个,吸纳会员390名,建成文君等规模养猪场43个,中原等标准化养鸡大棚25个,鲁邦莱肉牛养殖基地存栏肉牛600头,养鸭场6个,规模养兔场2个,实现总产值5230万元。全镇牲畜饲养量猪8万头,家禽160万只,肉牛5000头,羊6万只,兔8万只。做好重点疫病防疫工作,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作为防控重点,做到镇不漏村(场)、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防疫密度达到100%。配强配齐了专业防疫员,组建防疫预备队,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防疫人员业务技能。

【林果业】
发挥山区林果种植优势,打造万亩林果园工程。2010年,林果面积发展到一万余亩,其中发展“泰山红”石榴2000亩,“香铃”核桃2200亩,山楂1500亩,板栗2000亩,其他林果1200亩,香椿1100亩。全镇发展各类用材林、速生丰产林6000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60公里。

【食用菌和蔬菜】
加强与省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合作,扩建食用菌科技示范园。2010年,生产香菇、平菇等食用菌300吨,实现产值450万元。建成大蒜种植基地1000亩,年产大蒜660吨,产值720多万元。建设有机蔬菜300亩,蔬菜大棚数量达到300多个,主要种植芹菜、菜花、黄瓜等蔬菜。

【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

培植壮大高效农业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吸收引进
省果茶站先进生产技术,新增邱子峪、三小庄地区绿色茶园种植面积420亩,实现年产值390万元;
发展东石井村花卉苗圃繁育基地100亩,输出各类优质花卉、苗木3.5万株;打造“梅鹿山”地区万亩优质小米种植区,现发展种植小米6000亩,石井食品公司年实现加工小米1200多吨,产值1300余万元;新增香椿种植3000亩,形成年加工鲜、干、腌等各系列香椿制品8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形成以小米、香椿、淀粉3大农特产品加工项目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开展循环利用新模式。五年间,共建成“畜~沼~果(菜、茶)”、“圈~沼~厕”、“一池三改”等模式生态沼气池680个。与山东正大热电厂进行合作,建成山东正大热电秸杆压块项目,年回收农作物秸秆1.5万吨,生产秸杆压块一万吨。

【农田水利建设】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发展命脉。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洪河流域9700亩,邱子峪流域300亩,南涝坡、太平900亩,菅家峪1200亩土地整理项目,共整理土地12100多亩。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座,其中小(一)型水库2座:上峪水库投资430万元、洪河水库投资140万元;小(二)型水库4座:三小庄水库投资69万元、丁家庄水库投资36万元、太平水库投资32万元和南涝坡水库投资20万元。新建塘坝32个,桥涵37座。
投资90万元,新打规模以上机井11眼
。投资150万元新修生产路23公里。

【科技工作】

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和农家书屋工程,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40余项,引进果品、蔬菜等各类新品种60余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00余场次。建立茶园、核桃、食用菌、花卉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23个村设立高标准“科普村村通”宣传栏。组建16个科技服务队,定期对全镇林果、畜禽种养户进行入户指导。

【民营经济与招商引资】
2010
年,全镇民营企业达36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00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达6000万元。年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3.2亿元,利税387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8.6%、29.8%、25.6%。截至2010年底,全镇引进国内招商项目6个,合同利用内资8000万元。投资1.5亿元的泰丰宝源工贸机床附件生产加工项目,投资1600万元的石井食品有限公司小米深加工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招鑫物资有限公司棉纱合线生产加工项目,投资600万元的桃花峪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等,带动一批机械、食品、物资等加工产业,全镇民营经济、招商引资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镇村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镇村街道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拆除镇商业街私搭乱建违章建筑,路面拓宽到18米,铺设完成中心商业街道路沿石1200米,人行道地板砖2.5公里。栽植绿化景观树木4000余株,安装路灯120盏,粉刷沿街墙壁6500平方米。实施商贸中心4号楼主体建设工程,引导建设5处大型便民超市,规划6处大型农贸市场,4处农资销售中心。投资200万元建成卫生院综合服务门诊楼一栋,投资100万元建成邮政综合大楼一栋,投资30万元进行敬老院整修。投资210万元完成23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的自来水村村通工程。新建洙河大桥一座,硬化“村村通”道路,增设居民健身器械20余件。新组建30余人的镇区环卫队一支,负责镇区商业街的日常清理工作;各村组建环卫小分队,负责村级道路等清理工作,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教育】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学设施全面升级,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全镇设初级中学一处,在校生1200名,专任教师68人;小学5所,在校生1510名,专任教师106人;幼儿园6处,专任教师26人,在园幼儿560人。投资900万元完成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及涝坡、东石井、太平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投资60万元,对中心小学、初级中学进行绿化美化。

【卫生】

提高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有卫生院一处,职工53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9人,初级职称28人。投资200万元新建卫生院综合服务门诊楼一栋,增设病床50张,新上设备3台。建立新农合一体化卫生室14处,乡村医生36人。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计划生育】
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实现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达到100%。对育龄人员实行定期孕情检测。严惩违法生育,严打非法收养,积极倡导晚婚晚育,优化人口结构,稳定低生育水平。投资100万元,新建计生综合服务楼一栋,增加计生服务室20余间,购置B超机、病床等器械设备,极大地改善办公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对计生专职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年培训800多人次。2010年,全镇合法生育率98.2%,人口出生率14.8‰,人口自然增长率7.9‰,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市先进行列。

【劳务输出和社会保障】
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年间,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00余人,有230人取得等级职业证书,共输出劳动力12867人,增加收入8231万元。全镇60%以上的群众参加农保,60岁以上老人全部发放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300余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861户,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9%。

【社区建设】
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政策,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突出重点,建设规划科学、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的样板社区。对全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1+X”的规划模式,进行全面调整,规划为一个中心社区和三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心社区邱子峪居住片区服务楼、河北居住片区服务楼于2010年11月建设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