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新泰市支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153&run=13

中国人民银行新泰市支行

【金融运行与监管】 2006~2010年,新泰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重点,始终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金融机构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业务营销,存贷款持续稳定增长,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农业贷款增势强劲,重点骨干企业和民营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消费信贷继续增加,国家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取得新进展。在抓好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加强业务创新,大力拓展银行卡、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等中间业务,积极开展理财业务,加强业务合作,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278.9亿元,比年初增加27.3亿元,增长10.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74.0亿元,比年初增加16.0亿元,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170.4亿元,比年初增加33.8亿元,增长24.7%;新增存贷比达123.5%。各项存贷款余额、贷款增加额、新增存贷比居泰安六县市区首位。

中国人民银行新泰市支行认真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加强对辖内各金融机构的统计、征信管理、现金管理、国库会计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积极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各种扰乱金融秩序的违法活动,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货币信贷政策的有效传导和实施,维护辖内金融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金融服务】 2006~2010年,坚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所赋予的各项职责,在切实做好金融统计、信贷征信咨询系统建设、出口收汇核销等“窗口”服务的基础上,在银企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稳定和金融改革等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大局的系统性服务方面,创造性的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与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把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落到实处,有效地维护了金融稳定。加强政策宣传及落实,强化窗口指导。制定年度货币信贷工作意见等文件,对每年的货币信贷政策精神进行传达贯彻,督促辖区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重点加大对特变电工华东科技园、莲花山旅游开发、港新燃气、东平铁路、农村路网改造工程、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等项目贷款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新矿集团、泰丰矿业、泰山建能、赛特电工、恒信开关、正大焦化、平阳纺织等骨干企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大宝养殖、中泰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满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信贷需求,支持农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全面落实《
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等文件精神,
重点支持莲花山旅游区、青云湖文化风景旅游区、新时代商贸城等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积极满足汽车、住房等信贷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认真落实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就业再就业的信贷支持,根据《新泰市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加快发展,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贯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积极推进生源地贷款,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加快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投放进度,使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学生能够及时获得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风险防范,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严格执行差别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防范信贷风险。开展项目推介,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截至2010年末,累计约有150余个项目进行银企面对面接洽签约,累计签约金额约116.99亿元。银企项目对接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信贷结构调整。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息采集、中小企业信用培植。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健全完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价体系,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
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加强征信和相关金融知识宣传,促进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截至
2010
年末

全辖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户数累计达到1016户,取得银行授信意向的中小企业户数达到279户,其中 204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累计融资额达9.35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引导、督促农村信用联社在广大农村开展“信用乡镇、村、户”的评选活动,积极提供信贷结算优惠条件,支持信用乡镇、村、户发展经济。

【外汇管理】 2006~2010年,转变外汇管理思路,加强外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进口企业核销业务下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按照上级局统一部署,开展进口付汇核销改革试点工作,为特变电工昭和(山东)电缆附件有限公司等四家涉外企业办理企业网上业务开户,对三户企业进行付汇核查系统连通测试,并按季度进入贸易收付汇非现场核查系统,顺利进行非现场核查测试,为发挥货物贸易进口付汇系统功能,为涉外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奠定了基础。加强涉外企业外汇政策宣传培训,提升外汇服务效果。配合外经贸局召集辖内外汇指定银行、40多家涉外企业开展“外汇管理政策业务集中宣讲活动”,配合中心支局搞好外汇年审工作,完成46户辖内涉外企业年审工作。

【金融创新】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在积极推广羊流起重机械信用共同体、动产质押贷款、小企业联户联保贷款、保理、农户大联保体贷款、农业龙头企业动产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惠农卡等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推出小企业“网贷通”、“白领直通车”、农户住房贷款等信贷新产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推出
农村转账电话业务
,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三农”经济等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产品需求,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

引进金融机构,强化金融组织创新。2010年,协助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引进外地金融机构在新泰设立分支机构,截至12月末,引进金融机构2家,其中商业银行一家(莱商银行新泰支行、)、保险公司一家(生命人寿新泰支公司)。
新泰市金融体系发展形成银行、保险、证券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起以人民银行、银监办为管理监督,以国有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分工协作、互为补充、功能日趋完善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截至年末,
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38家,下设分支机构167处;从业人员6000余人,遍布20个乡镇街道。其中业务指导、
监督管理机构2家;
银行类金融机构11家
;保险类金融机构24家;证券公司一家。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推动
金融创新。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意识普遍增强,民营经济不断壮大,资金洼地效应明显。强化征信管理,
积极开展企业评级和信息采集工作,
与市法院联合,在个人信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采集录入诉讼执行案件信息,缓解了案件执行难问题。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惩戒激励机制,促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五年间,人民银行共累计采集中小企业信息980户。
其中有
275
户企业取得商业银行授信意向,
199
户企业取得商业银行融资支持,融资总额人民币
9.0
亿元。建立农户信用电子档案51608户,授信35.15亿元。
金融机构加强
资产处置,效益逐步提高。截至2010年末,累计处置不良资产6.96亿元,其中核销1.2亿元,置换4.9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3.3%,比年初减少4.3个百分点;全市1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全部盈利,实现利润4.2亿元。

创新国库服务手段,进一步提升国库服务民生职能水平。2010年,
加大探索基层国库业务创新工作力度,在直接支付“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村支书生活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服务手段,实现“棉花补贴”直接支付,完成首批“棉农”补贴资金的拨付工作,通过工作创新促进国家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国库服务民生的职能。拓展非税收入直缴入库项目,实现罚没收入直缴入库,进一步
拓宽国库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