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管理与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74&run=13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境内流
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1995年, 全市跨乡、镇、办事处育龄流动人口为
9745人,到2000年末上升为60937人,平均每年增加10238人。针对育龄流动人口
的快速增长,1995年12月,市政府发布施行了《新泰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
法》及《关于成立新泰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
成立乡镇办事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设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
室”的通知》。从1995年始,对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实行办理《流动人口计划
生育证明》,对育龄流动人口签订计划生育合同,并建档立卡管理。1996年2月3
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
理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卫生局、市劳动局、市民政局联合印发《新泰市流
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有关部门职责》 。1997年9月,为加强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
育管理工作,市委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转发〈关于印发城市流动
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考核的几点说明的通知〉 的通知》。1999年6月,为适应新
形势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根据
国家和省计生委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建立了市、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计
算机管理系统。 9月,为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流
动人口管理工作,结合本市实际印发《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健
全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意见》 。2000年3月,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流
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规定》和山东省、泰安市的有关要求,开始换发国家计划生
育委员会监制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1月,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在
全市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联合办公制度的意见》。通过各级的共同努
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上级多次考核评估中,持证率、建档率、验证率均
达100%。
城市计划生育管理 八十年代中期, 为解决城区党政机关及厂矿企事业等
的计划生育遗留问题,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成立了由市纪委、市监察局、
市总工会、市劳动局、市计生委等部门参加的清查处理小组,并专设办公室,制
定了详细的清查方案,共清理清查出1000余例计划外生育。同时,市计生委设立
城市计生管理科,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生育指标,严
格执行政策。199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
的意见》,明确市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级驻新单位都要设立计划生育科
或办公室,配备1~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1998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新泰
市城市计划生育属地管理的试行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计划生育工作
的体制。市计生委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完善档案资料。人口与
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由各乡、镇、处与辖区各单位签订责任书,落实市委、
市政府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并进行检查考核。各主管部门都要对下属各
单位实行部门负责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处与具有法人资格单位签订
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实行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同时,各处、镇、乡、村(街
道居委会)要与驻地单位依法签订计生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方自觉
遵守。属地管理的实施使城市计生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与完善。
农村计划生育“三结合” 实行计划生育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同
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计划生育“三结合”
的本质是服务,以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开展生产服务,以帮助农民建
设文明幸福家庭为目标开展生活服务,以帮助农村优生优育为目标开展生育服务。
境内的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根据全市计划生育中心工作的要求,围绕转变
人们的婚育观念这一目的,把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妇女的
社会经济地位、提高群众尤其是育龄妇女的自身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实施少
生快富幸福工程为总抓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创造了优先优惠型、资金帮扶型、
辐射带头型、兴办实体型、社区服务型和宣传娱乐型的计划生育“三结合”载体
模式。一是优先安置就业,优先安排独生子女户、双女绝育户和计划生育户到市、
乡、村企业就业。二是优先、优惠计划生育户发展项目,在荒山、荒滩、荒水、
荒地及土地、山林、果园承包等项目上标底相同的优先让计划生育户中标,并优
惠10~30%的承包费。三是优先为计划生育户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使90%以上的
育龄妇女都掌握1~2种生产实用技术。资金帮扶型:市、乡、村三级政府筹措扶
持资金无息发放,滚动运作,一年归还,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展投资少、见效快、
风险小的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经济项目。辐射带头型:对涌现出的
一大批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并率先致富的会员积极分子,注重宣传引导,把她们培
养成少生快富的带头人,让她们担任少生快富中心户长,帮带户区内的“三户”
(一男户、一女户、双女户),发展家庭经济项目,增加计划生育户的家庭收入,
通过开展帮带致富活动使其与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搞好计划生育和精神文
明建设。兴办经济实体型:创办“三结合”项目,采取协会自办、协会承包、协
会和企业联办、协会参与等形式,重点依靠村“两委”支持,兴办增加计划生育
户收入的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三结合”项目,设立专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项目盈利用于计划生育事业。社区服务型: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由计生协会
建起“三生”服务中心或服务队,依托社区搞好服务,举办培训班,开展避孕节
育优生优育的学习,传授科学技术,为计生户提供致富技术信息和化肥、地膜、
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宣传娱乐型:各级计生协会成立文艺宣传队,发挥有文
艺特长的会员作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开展读报用报、群众讲演和知识竞赛活
动,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广大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受到教育。2000年,在计
划生育“三结合”活动中,全市共筹集扶持资金248.5万元,无息扶持485户上项
目,占农村总户数1.6%。是年,全市有计生协会项目25个,“三户”参与875人,
筹集资金297.5万元,年盈利323.8万元。
技术服务 1985年7月, 市计划生育指导站正式成立。1991年7月,市计划
生育指导站更名为市计划生育服务站。
计划生育服务站早期主要开展已婚育龄妇女每年环情及孕情检查、避孕药具
发放和输卵(精)管结扎术、放(取)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等节育技术工作。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技术服务工作逐步向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技术服
务拓展,相继开展了咨询指导,输精管粘、栓堵术,芫花贴引产术,皮下埋植避
孕术,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新型宫内节育器(r型、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
1989年,市计生站对申请医学鉴定的病残儿进行初步鉴定,对泰安市批准再生育
的家庭开展优生监护服务,并开展了节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1993年5月,
市内第一个遗传优生室在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建成,开展了遗传优生技术服务,相
继发现5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 节育技术政策由“一环二扎”逐步推行至
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1996年5月,在天宝、放城两个镇的7个村开展避孕节育
措施知情选择试点, 1997年12月扩大到5个乡镇办事处的24个村,2000年底27个
乡镇办事处的547个村实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 为保证出生婴儿性别比在正常范
围内, 1997年6月,制定了《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
规定》,规定所有持生育证的孕妇因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必须经市计划生育行
政部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