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人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642&run=13

林放(生卒年不详) 字子邱(一作子丘),春秋鲁国人(今新泰放城镇)。
春秋时著名学者。
据史书记载,他是殷代忠臣比干的后裔。一生致力于礼的研究。他曾向孔子
问"礼之本"。 孔子称赞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呀!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
费, 宁可相互节俭;就丧礼说,与其仪式周到,宁可哀恸悲伤。"(《论证·八
佾》)
相传他终生不仕,隐居泰山,高卧山林,放浪于松石云水之间,向进山香客
宣传孔子的学说,并给当地山民传授礼、乐、书、数等文化知识,做了很多有益
于人民的事情。他虚心好学,造诣颇深,在当时已负盛名。正因为他对礼的传播
和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所以受到历代帝王、文人的景仰。汉代的文翁特为林放
绘制了肖像。唐代曾在林放故里放城,修建林放祠。清乾隆年间曾出土《林放祠
记》的唐碑。至今放城的南阁子、北阁子,还传为林放祠的遗迹。曲阜城外还有"
林放问礼处"等遗迹。
鲍信(151~192) 字元诚,汉司隶校尉鲍丘八世孙。先世由山西上党迁
于泰山平阳(今新泰市)。
史称,鲍信"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沉毅有谋"。汉灵帝时,鲍信受知于大将
军何进,官拜骑都尉。何进因与袁绍谋诛宦官被杀。后董卓进京,京都大乱。鲍
信料定董卓必定图谋不规,便劝中军校尉袁绍,趁董卓刚入京师,立足未稳,马
上发兵,除掉董卓。但袁绍优柔寡断,以"朝廷新定,未可轻动"为辞,不敢发兵。
鲍信去见司徒王允,王允也犹豫不决,鲍便毅然率领本部人马,回到泰山平阳老
家。在乡间,鲍信"招徒众二万,马匹七百,车五千余辆",组织起一支规模庞大
的军队。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曹操矫诏发檄讨伐董卓,时任济北相的鲍信与弟
弟鲍韬立即率军响应。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百万人马攻打兖州。
鲍信看到义军众多,百姓震怒,汉军无斗志,认为不可强攻,便建议兖州刺史刘
岱蓄积兵力,坚守城池,伺机破敌。但刘岱不听,战败被杀。鲍信便和州吏万潜
到东郡迎接曹操,拥曹为兖州牧。后,鲍随曹操进军寿张,大战黄巾军。在寿张
战役中,曹操被围,鲍信殊死以战,救曹操突围脱险,自己则在乱军中被黄巾军
杀死, 时年41岁。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为追录鲍信功绩,封其长子
鲍劭为新都亭候,加拜骑都尉。
鲍勋(生卒年不详) 鲍信少子,字叔业。史书称他"清白有高节,知名于
世"。他守正不挠,被曹操封为丞相椽,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拜为余侍御
史。 建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魏文帝),鲍勋任附马都尉兼侍中。
由于他严格执法,受到朝廷大臣们的敬重。
在曹丕为太子时,曹丕妻弟犯法,被鲍勋治罪。曹丕前去说情遭拒,怀恨在
心。曹丕即位后,鲍勋又多次直言规谏,更加触怒皇帝。有一次,大臣刘晔在广
众之下曲意逢迎曹丕,丑态令人作呕。鲍勋不顾曹丕面子,当众斥责刘晔是阿谀
之徒, 理应严惩。但曹丕不但不听,反而把鲍勋降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223
年) , 尚书令陈群、 仆射司马懿荐鲍勋为御史大夫,曹丕不得已而用之。黄
初六年(225年) ,曹丕欲出兵伐吴,鲍勋进谏。丕不仅不接受劝谏,反而借口
鲍勋动摇军心,贬他为治书执法的小官。
因为鲍勋多次直言敢谏,触怒曹丕,终被逮捕下狱,最后死在狱中。死后,人们
发现鲍勋家无余财,生活十分贫苦,无不为其清正有高节而感动。家乡新泰敬其
为人,把他列入"乡贤"。清代在文庙乡贤祠中崇祀。
高堂隆(生卒年不详) 字升平,泰山平阳(今新泰市)人,高堂生(西
汉时为博士,专门研究古代礼制)之后,生活在东汉末年至魏景初年间,官至太
史令。
年轻时即表现出胆识超人、不畏权势的性格。当他任泰山郡太守薛悌的督邮
(郡守佐官,掌督察纠举属县违法事宜)时,郡督军与薛悌争论。督军叫着薛悌
的名字呵叱。 高堂隆怒不可遏,按剑怒斥督军说:"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
弹秦筝, 相如进缶。 临臣名君, 义之所讨也!"使督军为之失色。建安十八年
(213年) ,曹操征召他当丞相议掾。魏黄初中,为堂阳令。明帝即位,以隆为
给事中、 博士、附马都尉。不久又征为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新泰曾出土"关
内侯印",即高堂隆遗物)。
一生以直言敢谏闻名, 晚年病重,还口占上疏:"秦立,不修圣道,乃构阿
房之宫,筑长城之守,矜夸中国,威服百蛮,二世而灭,社稷崩圮。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逝世时,遗令薄葬,敛以时服。
羊祉(458~516) 字灵祜,泰山梁父(今新泰市)人,北魏名臣。其父
羊规之,曾任南齐任城(今济宁)令,后仕于北朝。羊祉在父卒后,袭爵钜平子,
曾任辅国长史、梁州军司等职。
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 ,南梁夏侯道迁以梁州(今陕西汉中)降
魏。次年,魏大举伐梁,南梁之梁州14郡皆入北魏之版图。在这次伐梁中,魏廷
以羊祉假借龙骧将军、益州刺史。魏军班师回朝,羊祉又以龙骧将军的身份任梁、
秦二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坐镇汉中,统治新占领的地区。
羊祉后因"坐掠人为奴婢",为御史中丞王显弹劾而去职。建昌三年(514年),
魏司徒高肇攻梁益州,又起用羊祉为光禄大夫假平南将军,复因擅杀士卒而免。
孝明帝继位后,准备再拜羊祉为平北将军,未授而卒。追赠为安东将军、兖州刺
史,谥曰"景"。
羊祉在出任梁、秦二州刺史期间,首倡重开褒斜、复通石门这一壮举,应是
其一生的重要政绩。
羊侃(494~548) 字祖忻,羊续9世孙,其父羊祉为北魏名臣。他身材魁
悟,相貌英俊,自幼喜好文史,博涉史籍,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20岁
即随父在梁州立功,被授尚书令。
羊氏父子,身为汉人,不甘受北魏鲜卑贵族统治,有南归梁朝之意。北魏得
知其南归意向,急忙派使者授羊侃为骠骑大将军、司徒、泰山郡公、兖州刺史,
想用高官厚禄稳住羊侃。羊侃不为高官显爵所动,斩使示从,毅然率部南归。
梁武帝大通三年(公元529年) ,羊侃率军到达梁朝首都建康,被授使持节
散骑常侍,都督瑕邱征讨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太清二年(公元548年),
羊侃复任都官尚书。 8月,侯景反叛,攻陷历阳,直逼京师建康。京师全赖羊侃
指挥军旅,与敌对抗。两军旷日相持,侯景派遣仪同傅士哲与羊侃谈判。羊侃义
正词严,说得傅士哲无言以对,由于羊侃奋力坚守,叛军始终未能攻陷建康。是
年12月,羊侃积劳成疾,病逝城中,终年54岁。梁帝追赠他为侍中、护军将军。
羊侃不仅是一位著名武将,而且极有文采,精通音律。
孙复(992~1057) 字明复,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因在泰山
讲学,世称泰山先生。著名学者。历任秘书郎、国子监直讲,累官至殿中丞。
孙复治《春秋》,著《春秋尊王发微》12卷。与石介、胡瑗提倡以仁、义、
礼、乐为学,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 排斥佛、 老,抨击福祸报应学说。嘉祐二
年卒。 欧阳修为其撰墓志铭,称"先后治《春秋》不惑专注,不为曲说以乱经,
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精之本
义为多。"孙复还著有《睢阴子》10卷、《春秋总论》3卷。
金大定年间,在岱庙东建鲁两先生祠,祀孙复与石介,后移泰城东南隅。后
加胡瑗,称三贤祠。清道光九年(1829年)泰安县令徐宗干又奉宋焘、赵国麟入
贤祠,合称为五贤祠。
孙复于景佑、 庆历年间寓家新泰孙村, 讲学泰山。《新泰县志》记载孙村
一名由来:"孙村。(在新泰)县西南,孙明复读书泰山,遂家于此,故名。"
石珪(生卒年不详) 泰安州新泰县(今新泰市)人,宋、元著名将领。
据《元史》、《新元史》、《蒙兀儿史记》诸书记载:石珪为"泰安州新泰人"。
他是北魏泰山学者石介的后裔,世以读书种田为业。石珪身长,体貌魁伟,臂力
过人,倜傥不羁。贞祜兵起,他率领家乡子弟据险自保,后投入红袄军的行列。
石珪曾联合滕州陈敬宗军,大破张都统、李霸王于龟蒙山(今新泰东南)下。
又败宋将郑元龙于亳州(今安徽亳县)。虎踞山东,称雄一时。后石珪率部投军,
驻扎涟水,号称义军。由于南宋一些官员对石珪等红袄军不予信任,视为异已。
忠义军与宋廷矛盾日趋激烈,形势十分危急。石珪看出南宋不能容己,只得另谋
出路,投奔蒙军。
成吉思汗十八年(公元1223年)七月,石珪攻曹州(今菏泽),与金将郑倜
连战数昼夜,粮尽援绝,为郑所擒,押送金都汴京。
金宣宗看重石珪为人, 便以官爵诱其投降。石珪言道:"吾身事大朝,官至
光禄, 复能受封他国耶?假我一朝,缚尔以献!"(《新元史·石珪传》)。金
帝大怒,下令将石珪蒸杀于市。石珪面不改色,慨然赴难。石珪死后,归葬新泰。
《新泰县志》卷七《邱墓》记载:"石珪墓,东都西南,有碑"。
肖协中(? ~1644) 肖大亨(明万历年间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子,明末
著名学者。 自幼工于诗赋, 所作"钜丽妍藻,类汉晋人手笔"。18岁时,即因作
《绿远楼赋》而蜚声文坛。大学者李维祯曾对其加以赞赏,比之"终子云"(西汉
少年名臣中军)。后协中以父荫入仕,历任上林苑监丞、顺天府(今北京)治中。
崇祯末年,肖协中致仕还乡。寓居泰安城酝檀园,致力于泰山地理风物的研
究。时时"野袍山屐"、"竹杖芒鞋",登临山水,濡墨抒怀。甲申泰安城破,协中
投井自杀。一代诗人,悲剧以终。
著有《酝檀集》、《泰山小史》等书。《泰山小史》以名胜为纲,每题下列
短文叙其崖略,词简意赅。系之以诗歌,行、律、绝不拘一体,为山经之创歌。
诗境超逸,神与诗会。诗文中所写的泰山胜迹,无不生动传神,状如写画,读后
使人"如卧青山白云之中"。而且书中记录了一些泰山史料(如半山亭秦篆),对
泰山史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公鼐(1558~1626) 字孝与,汶南镇(时汶南属蒙阴)果庄人。生于一
个历代官宦文学世家,从其高祖公勉仁起,至鼐"五世进士",累朝为官,皆有清
德。
公鼐"生有异才, 龆龄能诗", 自幼聪明好学,过目成诵,"弱冠文名炳著
海内"。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屡迁左谕德,为
东宫进官,进左庶子。光宗继位后,鼐以帝师被召进京,授国子监祭酒。光宗亲
书"理学名臣"匾以赠公鼐。一时间,"国有大事,公卿咸就裁"。他成了颇受器重
的辅国重臣。然而光宗继位不逾一月,就因食"红丸"而丧命。在这场派系斗争中,
他持论公允,"秉董孤之笔,疑剖千秋"。熹宗继位后,其虽被擢升礼部右侍郎、
詹事府詹事,但因魏忠贤把持朝政,国事是非,其因耿介忠直而逐渐受到冷落,
后告病还乡。天启六年(1626年),病逝于家。崇祯继位后,追封公鼐为礼部尚
书,谥文介。
公鼐一生勤奋,著作甚丰,有《问次斋集》一百卷行世。在文学上取得了较
高的成就。其诗作,大有杜甫遗风。其纪行诗与晚年的居住诗,善于写景,尤得
真趣,把故乡山水写得色光斑斓,令人神往。
秦士文(1568~1628) 字彬予,一字质之,汶南(时汶南属蒙阴)人。
明末政治家、军事家。曾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4朝,官至兵部尚书。
17岁补邑诸生。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选拔贡,二十二年中举人,万历甲
辰(1604年) 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生涯。他中进士后第2年,授为宝坻县令。
后调任密云县令。 在职期间,"劝农桑,理讼狱,清积案,明教化,兴教育,革
陋习, 以民政佐军机,政绩卓著"。此后又调长治县令。不久,晋升礼部主事。
天启中,秦士文以山西观察使衔备兵怀来,晋山西右辖参。天启七年(1621年)
正月,蒙古族台吉部入侵。秦士文指挥若定,大破敌军,斩获甚众,人称之为30
余年不多得之奇捷。受到朝廷褒奖,升兵部右侍郎,旋晋兵部尚书。
据文献记载, 秦士文晚年投靠魏忠贤,并登上高位,他曾7次上书称颂魏忠
贤。 魏忠贤伏诛后,秦士文在钦定逆案中列入"交结近侍又次等"。后坐待3年,
纳赎为民。
据《蒙阴县志》记载,秦士文之列入阉党又似为一桩冤案。《秦氏家谱》中
也载有为其辩护的疏文,但朝廷始终未为其平反。因而对其是否是魏忠贤死党并
无定论。秦士文被夺职后,一直住在老家,于崇祯元年(1628年)病逝,终年60
岁。
秦士文生前著述颇丰,有《宣府奏议》刊行于世。现汶南杨庄秦氏后人家中,
还保存着秦士文之父秦希夏的寿章和部分印章。
徐光前(1573~1613) 字裕伯,号匪莪,西周镇西西周村人。万历庚子
年(1600年)乡试中解元。丁未年(1607年)中进士。
徐光前中进士后,被任命为交河县令。他一到任,首先对少数几个目无法纪、
鱼肉乡民、横行霸道的不法之徒,予以逮捕严惩,社会秩序迅速好转。他采取了
不少措施,减轻人民负担,兴利除弊,发展生产。
万历庚戍年(1610年) ,徐光前调任密云县令。他治密云3年,政绩卓异,
表现了高度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当地军民曾先后5次向上级推荐,推荐书计32封。
癸丑年(1613年)进京铨叙,徐光前以莅密云不久,要求留任。朝廷一时又找不
到合适人选接替,便令徐光前暂还密云。就在他重返密云两个月后,因病卒于白
擅官舍, 终年40岁。徐光前卒后,密云县民无比悲痛,"父老巷哭相闻,荷锄拾
穗、樵夫牧儿,皆为陨涕。"同年11月,葬于西周徐氏祖茔。
徐光前卒后,由翰林院编修公鼐撰其碑文,御史宋焘(泰安人)撰写墓志,
墓碑和墓志均由礼部主事秦士文书丹。墓碑已被砸坏,墓志现存新泰市博物馆。
徐光前还是一位学者,有诗集问世。
张遇留(生卒年不详) 字封留,明末泰安州新泰县人,禀生。为人"慷慨
有大节",因见国事蜩螗,遂弃诗书,习兵法。其弟志颜,善骑射,胆略过人。
张遇留胸怀大志,目睹国家衰微,时局动荡,深自伤痛。为了保家卫国,他
发起在新泰组建民间武装,共立民军十三营。
清军进入山东后,连破沂州、蒙阴、泗水等地。崇祯十六年初,又进兵新泰。
明军退守县城,新泰危在旦夕。为了挽救新泰危亡,张遇留毅然提兵援城。面对
数十万凶悍的八旗军,张遇留毫不畏惧,与其弟张志颜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五
百"知方军",所到之处,清军人仰马翻,纷纷溃退。是战,新泰军民虽奋力迎敌,
但因力量悬殊,终于不幸战败。张遇留手刃清军数十人后,慷慨殉难。张志颜亦
战死于乱军之中。张遇留之妻王氏,闻夫捐躯战场,"欲自缢以殉,为家人所劝",
遂绝食自杀。可谓一门忠烈。
张遇留的抗清斗争虽然失败,但其民族正气,却长期为家乡父老所敬仰。因
而,清代新泰士人将张氏兄弟崇祀入新泰忠义祠中,以寄哀思。
张相汉(1590~1660) 字韩忠,新泰籍逸民诗人。幼时读书习文,苦而
坚贞,勤奋好学,学识兼优。18岁便成为博士弟子员,淹通经史及诸子百家。天
启辛酉(1621年)选贡生,崇祯间历官泗州州判,天长高平县令。他在任职期间,
体察民情,关心民生,不畏权势,有"强项令"之称。明亡后,归隐故里,拒绝与
清廷合作,多次坚辞官府征召,以黄冠衲子自比,最后终于山林。
张相汉才气横溢,著述甚丰。所著诗有《燕淮秦晋四游草》、《寒上吟》、
《悲秋吟》、《续貂集》、《不择音》、《废驴吟》,文有《彀吟集》、《再苏
吟》、《新邑(泰)志略》等。其诗语言精炼,韵律严谨。如《云山清云》诗曰:
"云来云去片无增, 烟锁层岚供眺登。一片霞光青护障,半天花雾紫垂藤。石门
仅止归来鹤, 裥榻久稀入定僧。我与瞻云云恋我,寒山内识故人曾。"可见其诗
风一斑。
卢綋(生卒年不详) 字元度,号澹岩,湖北蕲州人。顺治六年(1649年)
进士,历任新泰知县、桂林知府同知、江南布政司左参政等职。
他在新泰任知县时,"兴废坠,平赋役,赈穷困"(《新泰县志》序)。力促
清丈减赋,民得稍苏。他还"亲课农桑",保护古迹,编修县志,政绩为民所称。
史称"文行吏治,为新泰百余年中所首屈者"(乾隆《新泰县志》卷十一)。他工
于诗文,著有《四照堂诗集》十卷,多反映社会现实。《清诗纪事初编》本传称
其"入清涉历宦途, 后燹未久,井里萧条,征戌徭役,不堪其苦,诗中率直纪之
……读之令人酸梗。 "《丝炱吟》便是卢綋在新泰创作的一首同情民间疾苦的好
诗。全诗反映了新泰蚕民、麻农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和被
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矛盾。该诗及序,还为研究新泰蚕丝和麻纺业,留下了一份不
可多得的史料,收入现代史家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中。
郭璞山(1854~1900) 字一峰,号介勿,新泰放城人,清末地方教育家。
少年天资聪敏,20岁后以泰安县(时放城属泰安)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后因
学识声望卓异,遂获选为乙酉(光绪十一年)科拔贡,候补直隶州州判。光绪帝
很赏识他,钦赐"选进士"匾额。此后,郭璞山"学益邃,志益励",但不求仕进,
一心治学从教。于是"徂阳之间,高士秀才争委贽门墙。"
郭璞山一边严谨治学,一边专心从教。在教学中,他实事求是,鞭以身教,
不以言教,书斋即名为"求是斋"。他主张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强调思想教化,
注重教师的自身表率作用。放城虽处县之边鄙,但由于郭璞山名望高,弟子从泰、
泗、费、新各地涌至,从事求学者先后达千人。郭璞山认为教育的作用在济世利
民,所以主张"进(做官)则见诸实事,退(退隐)犹将启后学。"在省内学界知
名度很高。
在教学之余,郭璞山综纬经史,潜心治学,著书立说。他著有《求是堂诗文
集》、《语录》若干卷,《说文摘字》4卷,《敬仪录》3卷,但未刊行。他一生
淡泊名利,不媚权贵,他教育4个儿子多做学问不做官、多为乡里做些有益的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郭璞山因病去世,时年46岁,弟子及乡亲都为他
悲痛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