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596&run=13

收入 1986年, 市内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的指导方针从单纯"以粮为纲"转向"农林牧渔多业并举",
农民收入进入迅猛增长阶段。 是年,全市粮食总产36436.3万公斤,农民人均纯
收入378元。 1987年后,市政府提出"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大发展"的指导思想,
把发展乡镇企业、多种经营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完善农村承
包责任制,推进科技、农机、购销三大服务体系建设,理顺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土地发包与承包的关系,建立和发展商品粮基地,实现由农村产品经济向有计划
商品经济的顺利过渡, 农民收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1992年, 全市粮食总产
44982.6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824元。1993~2000年,政府确立以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开发
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针对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变化,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乡镇企业实现二次、
三次创业, 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帮助农民进城打工, 使农民收入大幅
增长。 1997年,全市粮食总产53248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2000年,
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1.1亿元,比1986年增长419.9%,平均每年增长9%;农村经
济总收入达到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粮食总产量45910万公斤,比1986年
增长26%。 由于农业产值的普遍提高,农民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是年,全市农
民人均纯收入2825元,比1986年增长2447元,提高了647.4%。
消费 八十年代中期, 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
快速发展,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其消费水平增长较快。这一阶段,农村居
民的食品消费逐步实现细粮化;衣着基本告别自纺自制的粗布衣,开始大量购进
化纤衣料;自行车、收音机、手表及大型家具、沙发、写字台、大立橱等日用耐
用消费品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不少农民开始翻修房屋为土坯房披瓦,或盖新房;
为满足生产需要,大量购置大牲畜、农机具。1986年,农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为
352元。 至1990年,随着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乡镇企业异军
突起和多种经营收入增加,加之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较
大幅度的提高。这一阶段,农民的食品消费开始由"吃饱"向"吃好"转变,食品消
费支出结构有明显改善;衣着改变了色泽单调、款式单一的状况;自行车、收音
机、缝纫机、手表、钟等日用耐用消费品已普及,黑白电视机、电风扇等大量进
入农村家庭;居住支出增长迅速,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新建、翻新住房多为砖瓦
结构,不少地方已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家庭
经营支出进一步增加,农业机械、农村用电量、化肥使用量保持较快增长。1991
~1995年,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进一步增加。这一阶段,全市农村在全面解决
温饱的基础上,部分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食品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彩电、电
冰箱、洗衣机等日用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农村家庭;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砖瓦结
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比例增大;农业生产经营投入进一步加大,大型工业机
械、运输机械、生产用房大幅度增加。1996~2000年,全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民的
消费水平又有新的提高, 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得到改善。
2000年, 农民消费总额为193800万元,其中自给性消费34651万元,商业性消费
131130万元,文化生活服务性消费13356万元,住房及水电消费14663万元。农民
年人均生活费用支出1663元。农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25.8平方米。每百户农民拥
有电视机98台,电冰箱10台,摩托车12辆,洗衣机3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