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588&run=13

概况 1986年以来, 各级学校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健
康,积极上好体育课。在课程设置上,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开满体育
课。中、小学校统一规定每周两课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
分,为体育和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实践部分,小学一、二年级含走、跑、投掷、
攀爬、滚翻、平衡和简单的体操动作、游戏、韵律活动、舞蹈等;三年级以上为
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田径、体操、球类、传统体育、身体素质练习选用部分;
初中为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体操、舞蹈等;高中为田径、体
操、球类、武术类;职业技术学校、职工中专、师范学校参照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理论部分是在教室中进行讲授,实践部分大多在教室外完成。各学校分别组建成
立了田径队、 篮球队、 武术队等运动队伍,利用早晨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业余
训练。 1995年,有8所学校被评为泰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至2000年,有19处
学校被评为泰安市以上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6~2000年,仅考入体育大专以
上院校的学生累计就达615人。
运动会 1986年以来, 每年春季,市教委、市体委都联合举办一届中、小
学生运动会。项目主要有田赛、径赛两大项,有乡镇处和市直各学校组织的代表
队。小学组仅限于市直小学参加。在市运动会举办之前,各乡镇处和市直学校一
般都举办一次运动会,以便选拔运动员参加市运动会。自1997年开始,市中、小
学生运动会增设了大届, 隔年1次。大届在项目设置上除田径外,增加了篮球、
乒乓球、足球、软式排球和跳绳。参赛单位有高中组、职高组、初中组和小学组
共44个代表队。 高中组包括6处普通高中和师范共7个代表队;职高组包括4处职
业学校和职工中专5个代表队; 初中组包括乡镇27个队及实验中学、新汶实验学
校共29个队;小学组有3处市直小学及聋哑学校4个代表队。在举办好每年1届中、
小学生运动会的同时,每年还举办1次冬季越野赛。
体育场地 1986年, 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已达到省级"六配套"要求,
乡镇初级中学都建有体育运动场地。1991年,为迎接省政府对城镇中小学校舍改
造"五达标"验收, 新泰四中对原操场进行扩建,建成了全市学校第一块400米标
准场地。 1995年,全市174处学校修建了体育场地。2000年,新泰一中为承办泰
安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把原300米的场地扩建成高标准的400米场地。至2000年,
全市学校共有田径场地281块, 其中400米场地2块,300米场地8块,标准篮球场
地124个,足球场地87个,排球场地6个,基本上满足了教学训练和学校举办运动
会的需要。
体育教师 1986年, 市内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缺乏,正规学校毕业的专职
教师少,只有中学体育教师为专职,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
八十年代末,全市加强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将大批师范类体育专业毕业
的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1993年,全市体育教师达到438人,其中专职162人,兼
职276人。是年,新泰师范学校设立1个体育专业班,招收热爱体育教学工作的部
分应届初中毕业生, 为各小学培养体育教师,至1998年每年招收1班。正规学校
毕业的教师逐渐增加,兼职教师数量减少。 至2000年, 全市共有中、小学体育
教师401人,其中专职教师289人,兼职教师112人,专职教师合格率达到85%。
业余体校 全市有业余体校两处: 一是1984年10月正式成立的市体操运动
学校,其前身是新泰县体委业余体操训练班。二是1989年成立的市业余体育运动
学校。1995年10月,两校升格为二级事业单位,校内所设运动项目有:体操、蹦
床、田径、篮球、柔道、摔跤、武术、散打、跆拳道等。专职教练员29人,其中
高级教练2人,85%以上教练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986年以来,市体委积极深化
体育改革,调整项目布局,以体操、竞走为龙头,带动整体上水平,训练成绩不
断提高,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截止2000年底,两校共向省级以上运
动队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00余名。 市体操运动学校于1992年、1996年被评为
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1997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业余
体育运动学校于1993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