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营体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246&run=13

1986~1989年,物资流通体制不断改革,主要生产资料逐步放开经营,指令
性计划分配物资逐年减少。经营体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90年后,
物资系统发挥作为国家物资仓库和中转站的作用有了较大变化,由国家计划分配、
独家经营,到国家计划指标的逐年减少,加之集体、个体物资经销商的纷纷上马,
物资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效益大幅下滑,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现象。
1990年, 销售收入由上年的17129万元下降到11666万元, 利润由178.9万元降
到-57万元。 1993年,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亏损额达286万元。为改变物资系统
亏损状况,期间,物资局下属各企业,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改进和完善经济承包
责任制。 如市燃料公司,根据局下达的各项计划指标,把销售和利润分解到5个
经济核算单位,并分别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公司副经理一级的业务骨干,根据
自己的分工范围,把个人工资和奖金直接与分工的承包单位挂钩,既明确了领导
责任, 又调动了干部与职工两方面的积极性, 煤炭销售连年递增,由1986年的
732113吨, 发展到1989年1421113吨。同时,改进经营方式,打破各专业公司的
经营界限,在全系统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方式,把各专业公司办成
经营多种生产资料的综合性经营机构。如建材公司过去只限于经营水泥、沥青、
玻璃、彩石子、油毡纸、石棉制品建筑材料,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后,打
破行业界限,开展综合经营,当年仅销售各类钢材就达16875吨,销售额460万元,
占该公司全部销售额的60%以上。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经营,各公司还相继成
立了市场科和综合经营科。1994年,为适应市场变化,开始划小核算单位,本年
共划分组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营公司8个,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12个,均收到
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当年6月,金属材料公司在全系统率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
股份制公司的成立,改变了原有的分配制度,实现了政企分开,公司决策层的任
命均按照公司章程来完成。经营方式和产权结构的变化,使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显
著增强,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金属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其
他企业在用工形式和分配制度上也进行了改革,诸如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对人
力资源实行优化组合,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