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菜篮子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170&run=13

1987年,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市内开展"菜篮子工程"第一轮工程,为期10
年。1997年,以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 大力开发第二轮"菜篮子工程", 突出蔬
菜、 食用菌两大主导产业生产及5大产业(蔬菜、食用菌、林果、畜牧、桑蚕)
发展,探索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力增长和农村经
济稳定做出了贡献。2000年,全市蔬菜耕地面积达到16.5万亩,播种面积达45万
亩,瓜菜菌类总产130万吨(其中食用菌2万吨) 。 "菜篮子工程"中肉类15.2万
吨,蛋类6.16万吨,奶类5720吨,鱼类3300吨,水果类4400吨。"菜篮子工程"总
产量152.7万吨,总收入22.38亿元,经济纯收入10.4亿元。
城区菜园建设 包括市中、 沈家庄、西周、东都、新汶、小协等乡镇办事
处共计5万亩。市中办事处18个蔬菜专业村,蔬菜播种面积扩大到23100亩,总产
量8万吨以上,商品率达90%以上。西周镇实施"菜篮子工程",成立无公害绿色蔬
菜基地, 并在前、后上庄及其它6个村利用土、肥、水无污染的有利地势,建立
了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3000亩; 在南公管区种植蔬菜面积4000亩,建设大棚180
多个。
西部菜园建设 以楼德、天宝镇为主,延伸至禹村、宫里、大东庄镇共计8
万亩。借助泰安良庄蔬菜批发市场外销, 增加菜农收入。 楼德镇蔬菜生产是菜
农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播种面积扩大到41000亩,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上推广"四
种四收"模式化栽培。即:蒜苗/白菜早春土豆/菜豆玉米/芫荽,"五种五收"面积
达万亩,每亩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大力推广早春保护及秋后延迟栽培,西葫芦、
黄瓜、西瓜、西红柿2000多亩,亩纯收入达到8000元,部分收入在万元以上。各
类大小拱棚、弓棚已建成13000个。仅赤坂村建成冬暖式大棚80个,大拱棚600个,
中、 小拱棚800个。宫里镇扩大蔬菜生产面积,以镇里、王家庄、双河、王灵等
村为重点的万亩马铃薯和万亩大白菜生产基地, 发展大中拱棚蔬菜800亩,反季
节种植1000亩,引进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鲁引一号50万吨,亩产马铃薯达3吨以上。
天宝镇在柴汶河两岸的10个村种植大蒜1500亩, 建立以姜芽为原料的"红白姜芽
厂";以西羊舍村为主的蒜苗、白菜"四种四收"5000亩。
山区菜园建设 主要以龙廷、岙阴、北师店等乡镇为主,面积1万亩。1997
年9月4日泰安市在新泰召开了全市六县市区山区大棚蔬菜开发现场会,推广了岙
阴乡上庄村的旱地西红柿、北师店乡瑞山后村的大棚西瓜和旋崮河村的山区大棚
蔬菜开发技术。龙廷镇的冬暖型大棚、沈家庄镇借庄村的黄花菜种植、放城镇的
马家寨子香椿生产,都做到了品种有特色,基地有规模,产品有销路,生产有效
益。1997年,山区蔬菜平均亩纯收入6300元以上。
黄花菜种植园 以中国黄花菜第一镇-沈家庄镇为中心辐射邻近乡镇,黄花
菜面积发展到1.5万亩。境内设施栽培黄花菜的发源地-借庄村,黄花菜种植面积
达到1200亩,其中冬暖式大棚100亩,拱棚300亩,地膜覆盖800亩,总产量360万
公斤,收入18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2500元。
市中万亩特菜园 工程主要在城南平阳河两岸近万亩耕地上实施老菜区改
造、新菜区扩展,同时推广"名、优、稀、特、野"优良品种和节水灌溉等新技术,
建成工厂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生态高效蔬菜科技示范园。 项目计划3年完成,
共兴建新型日光温室1000个、 大型拱棚10000个、 中小弓棚20000个等,总投资
3820万元。 其中基本设施投资3500万元,种子工程投资320万元。建成后粮经比
例达1∶9, 亩均产值1.25万元,年产各类蔬菜26万吨,年产值2.4亿元,年新增
产值1.38亿元。2000年,土地调整工作完成,新打大口井(直径6米)6眼、群井
100眼, 水库扩容4万立方米,渠道延伸2000米,完成架设电力线路15000米,生
产路6条6000米。水电路配套工程全部完成,建成占地面积667平方米的无立柱冬
暖式大棚400个,无立柱大型拱棚4000个,中小拱棚12000个。
有机无土栽培示范园 1998年, 在中国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支持下,在翟镇
刘官庄村煤矿塌陷的废弃土地上建起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高科技示范园, 面积
100亩。建起冬暖式无立柱占地面积667平方米26个大棚,利用秸秆、草碳、蛭石
和N、 P、K及微量元素为基质,用基质和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来灌溉作物的
无土栽培新技术。这种新技术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运作快、无污染、投资少、
产出高、克服连作障碍、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特点。特别是它能生产出国家AA级
绿色食品,具有推广价值。